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未来到底可期还是无期

基因编辑技术:未来到底可期还是无期

文/卢青青

曾几何时,霍金这样预言过人类的末日:“有一天,人类通过基因改造技术自己编辑自己的基因,创造出从基因层面全面超越普通人类的新人类。这种‘超级人类’一经出现,便宣告了普通人类将被淘汰掉。因为在这种超级人类眼中,普通人类就像是有缺陷的低等种族一样。”基因编辑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它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更进一步为人类打开一个魔幻的世界。

“基因魔剪”——基因编辑技术

据人民网2018年11月26日报道,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团队宣布了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十一月在中国诞生。此次基因编辑婴儿的亮相,一时间将基因编辑技术推上了舆论热议。

在基因编辑的过程中,这种技术一步步地实现对基因的特异性改变鼓动世界万物的生长。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改,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从而精确定位每一个基因的技术,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激活、敲除、加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最终真正达成“编辑基因”。

而ZFN技术、TALEN技术和CRISPR/Cas技术,这三个种类则是目前主要的基因编辑技术。其中,ZFN作为第一代基于锌蛋白发展起来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很多物种及基因位点的编译上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TALEN基因组编辑技术,相比较于ZFN,它有更广阔的应用潜力,它的可设计性更强,不受上下游基因序列的影响。基因编辑技术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它的兴起也促进了基因编辑领域飞速发展。

人类踏上探索基因的旅途,可以追溯到1866年,孟德尔的奥地利学者在那时与基因科学相遇了,他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发现一些可以遗传母代特征,它们决定了豌豆表皮是光滑的还是褶皱的,是黄色还是绿色。在接下来的漫长的150年中,基因的结构、突变、化学成分、功能等都成为了科学界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科学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通过基因打靶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但此技术在其余细胞内效率极低,其应用受到了基因突变的极大限制。

随后,九十年代基因编辑技术转而在植物病原菌中进行编辑,可以识别DNA中一个碱基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来一种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转录激活样因子核酸酶技术,但由于操作过程繁碎受限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新时代的发展下,相比之前的编辑技术上又上升到了一个高层次,造就了今日别具一格的个体基因。奋战在科研前线的科学家们揭开了它的面纱,映入眼帘的是意外之喜,加快人类的进程,用基因编辑改变着人类的命运。

CRISPR/Cas作为当今科学领域十分火热的基因编辑技术,它为全人类带来了最贴切的感受。“这个技术,从发现到爆炸,相继推出了三代基因编辑技术,每一代都在不断地超越。”这是中国科技院院长白春礼教授对于基因编辑技术做出的最简单最有力的回答。基因编辑技术从简单的基因打靶到不断迎接社会科技发展潮流,进而改进核酸酶技术,到目前的DNA、RNA的指导核酸酶技术,每一次的跨越都是基因编辑领域的挑战。

基因编辑技术照亮了一片天空

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基因编辑技术得到迅猛进步,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极为光明、广阔的前景。比如在农业、医疗卫生、畜牧业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造福了人类的生活。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十三五”七大作物育种专项首席科学家张学勇表示:“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业领域前景广阔,与物理或化学诱变育种相比,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更准确、更精细地改变生物体内有机大分子的合成速度和方向,是一种精准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时时刻刻,保护着作物的生长,进而通过这样的技术直接可以编辑作物的基因,以此来优化农作物。

在对农作物的基因编辑下,基因编辑技术也从侧面影响着畜牧产业的变化。从1982年以来,超级鼠的基因突变,刺激了转基因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比如克隆羊、牛等,通过转基因技术,严格分析其基因要素,编辑畜牧的基因,培养优质的动物品种。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袁隆平院士就带着自己的团队重点研究作物的基因变化,试图进一步完善基因元素,增加农作物本身的基因的适应能力。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善传统农作物育种模式,实现精准化作物改良,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就白粉病来说,它在早年的农学科学上,严重阻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之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在小麦中实现了基因的突变,从而获得了对白粉病具有抗性的小麦,并在小麦农业安全生产上具有重大意义。

虽然基因编辑技术为我国粮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这种技术在选育种、抗击病虫害、提高作物养分等方面,质量和效率显得低下。基因编辑技术正在逐渐地深入人们的生活,不再是我们口中可望不可及的科研应用,而是成为我们去探索人体医疗疾病的动力,用好奇心去诠释基因编辑技术。

著名卢铀教授在基因学术研究中,用基因编辑技术这把利器,敲除了 PD-1 ,以此增加人体免疫系统抗压能力。前几年我国沿海地区流行地中海贫血症,超过三、四十万的人不仅仅要承受身体的痛苦,还有承受精神和物质的压力,进而沉浸在疾病的煎熬中。而这时通过基因编辑就把人体内的血红蛋白重组编辑,让人体内的系统指标随之上升,直到与正常人的标准化水平。

2013年,我国科学家李劲松教授巧妙地利用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治愈了小鼠的白内障遗传疾病。与此同时,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艾滋病病毒HIV-1携带者免疫细胞中的基因,从而使得细胞不再受HIV-1病毒感染,为彻底治愈一些重大疾病的患者寄予希望。

基因编辑技术能否“绝地求生”

2018年11月26日,科学界的专家反对贺建奎在基因编辑婴儿研究,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科学家发出质疑的声音,其中122位中国科学家一致确认,该技术存在巨大风险,紧接着又有46位律师做出了联名发布律师声明:“深感震惊与不安的同时,建议司法机关介入调查,依法追究相关联方责任。”

《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律师声明》谈到:我们46名律师深感震惊与不安:两名名叫“露露”和“娜娜”的无辜婴儿,用现行法律尚不准许的基因编辑技术受孕出生,122位中国科学家也一致确认这项没有任何创新的技术存在“巨大风险”。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学者指出:“在选择出那些成功修复了受损基因的细胞时,我们可能也会无意中挑选出了p53基因功能失调的细胞。如果将其移植到患者体内,就像遗传疾病的基因疗法那样,这些细胞可能会引发癌症,这无疑将导致人们对CRISPR基因治疗安全性的担忧。”基因经过编辑重组过后,它的许多细胞会更容易感染其他有害疾病,身体的生物信息会出现混淆和泄露,危机个人的健康和隐私安全。

在《自然》的杂志上的一篇名为《自然方法》上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复了导致两只小鼠失明的基因后,经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小鼠体内有超过1500个单核苷酸发生基因突变,并有上百个的位点存在残缺。这样的实验也进一步导致了基因编辑严重的脱靶现象。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的运用,虽然能够长久性地改变一个物种的基因,但随着时间的消逝,编辑的基因会慢慢的显露出来,有时候会与其他的基因分子发生变化,导致基因的乱码,互相感染等一系列问题。长此以往,目标序列的切割以及对相似序列基因进行切割,会导致潜在的基因突变以及危害,这种脱靶效应成为基因编辑技术上的阻碍。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大量大片段序列的敲入和敲除,美国科学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的方式发现,基因编辑技术能引起基因组非靶标区内的突变,基因编辑技术的脱靶效应或许真的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预期。因此,科研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找到更多可以精确控制基因编辑的工具,让这种技术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http://www.dxsbao.com/news/1486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行胜于言 实践出真知

光阴荏苒,珠流璧转之间,为期七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本次活动极大的开拓了实践团成员的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实践能力。7月18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青春烛梦 爱心护航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全面普及食品健康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7月17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以青春作伴 助乡村振兴

近年来,火热的电商直播正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电商直播与传统农业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风景线。为进……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知行合一践初心 服务群众暖人心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社会关注独居老人身心健康问题,提高老年人群防诈意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七彩守护 助力儿童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的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促进儿童成长,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暑假生活,7月14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乡村振兴实践团和当……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镌历史画卷 筑青春华堤

以专业学科特色为依托,运用园林专业知识帮扶乡村振兴发展,为同学们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拓宽就业渠道,7月13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王雪丽老师和杨欣老师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走近千年箕地 感受文化底蕴

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三下乡】振兴白燕 燃梦起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长知识、增本领,7月……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忆连理绘梦七十载,颂花开川岳四十年(一)
为追寻大工“红色记忆”的历史脉络、感悟大工“红色摇篮”的家国情怀、提升青年“红色筑梦人”的使命担当,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起·拾”寒假社会实践团在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团委书记兼17级辅 …
我为自己而作歌
i西科团队:我为自己而作歌文 卢青青在大数据时代思想的碰撞下,i西科团队努力加强自我软件的更新换代,从i西科校务助手2 1内测版、2 1 1版、3 1 0版、3 2 0版、iOS1 1版、3 6 0版等,到现在的ui设计最新i西科版 …
跨年晚会假唱:怎么就成了“政治正确”?
《地球最后的夜晚》票房大跳水:谁来拯救被消费的仪式感
2018年最后的夜晚,打着“一吻跨年”的浪漫名号,《地球最后的夜晚》正式上映。这部电影由汤唯、黄觉、张嘉艾、李鸿其等人主演,影片使用迷幻的镜头以及革新影像体验的一镜到底3D,前半部影片用2D体现出现实的 …
直播改变命运:知识鸿沟并非一块屏幕即可填平
【主题年级会】天生要强模拟考 学风展示鼓人心——2018级工商管理专业青信小课堂
知法明法,持正至公
为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传递正能量,湖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湖科大”)开展第五届微电影《甲》首映会暨英美模拟法庭表演活动。…
七秩耕耘忆往昔,开拓科大新征程
欢声笑语辞旧岁,信心满怀迎新年。12月29日19:30,湖南科技大学2019年“迎七秩·奋今朝”主题新年晚会在南校俱乐部隆重举行。本次晚会由共青团湖南科技大学委员会、中国教育工会湖南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办,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承办。…
考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山高心自知
一杯茶,一摞书,一个人。在书桌前,在寒风中,在墙一隅。这是临近考研的关头,西南科大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场景。“风雪夜归人,照映来时路”,在对备考学长学姐的采访中,我们对考研有了更深的认识。  星光不负 …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举办第六届生态文明创意大赛
  12月21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在求是楼一楼大厅举办了校第六届生态文明创意设计大赛。经过初审来自全校的60件作品入选决赛。   比赛评审现场(摄影:吴波)  各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