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三年级孩子不认识白蜡烛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讨论。杭州的一位孙老师在科学课上给孩子们发了白蜡烛用于实验,结果发现,班里95%的孩子都不认识蜡烛。
难住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根蜡烛。杭州观成中学科学老师李学明就说,许多学生答不上“小麦和水稻的叶子,到底是平行脉,还是网状脉” 的题目;有家长反映,孩子们拿起作业里的应用题提问“生产队”是什么意思,“台式电脑”是什么东西;杭州留下小学的科学老师仰毅明也说到,六年级学习“工具与机械”单元,要求孩子们将教室橱柜上的螺丝拧下来,结果很多孩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螺丝刀。
这样的场景不禁令人啼笑皆非。孩子们不认识教材中出现的事物,是教材落后了,还是孩子们没有基本的常识?造成这一尴尬场景的是教材,还是家长和老师?也许三者兼有。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白蜡烛、水稻的叶子、生产队、台式电脑……若是列出这些“教材和试题里出现的陌生品”,会发现这些事物不可简单直接地归为一类。从时间线上来说,其中包括已经被取代的和仍然大量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物品。对于这两种情况要分开讨论,才能真正找到造成孩子们的“陌生感”的根源所在。
第一类是已经被取代的事物,主要是由于时代变迁,它们不再经常性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譬如生产队、台式电脑、抽水井。孩子们不认识这一类物品,并不能说明他们缺乏常识,因为就连现在的大人都很少能接触到这些东西了。
对于此类事物,可以由家长向孩子们介绍,但若是在教材或试题中,使用这些已经渐渐被取代的事物作为案例,的确有失效果。举个例子来说,根据百度百科的简介,生产队作为一种组织,具体存在的时间为1958年至1984年。这个概念若是出现在历史课本中,无疑有助于学生们理解中国的经济变迁。可让小学生做数学题碰到“生产队”,这道题要考验的是学生的数学能力,还是历史知识呢?
因此在这一方面,教材和试题的设计应当及时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此才能让孩子们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应用连接起来,达到掌握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正如杭州行知小学科学老师虞小东所说的那样,“以前讲光能、热能,通常会用到蜡烛和灯泡,但现在还可以用空调、地暖等来解释,学生们更容易理解”。
在这次的“白蜡烛事件”中,老师本意是想利用白蜡烛这一物品,让孩子们研究材料的沉浮。但事实上,白蜡烛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担当“照明”角色的蜡烛和煤油灯等渐渐为电灯所取代。电灯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许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还能在停电时见到白蜡烛,但近年来各地的停电现象不断减少,手电筒等更方便的物品也成为了停电时人们的首选。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有多少机会接触到白蜡烛呢?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选择孩子们更为熟悉的物品来做实验,或许更能帮助孩子理解材料的沉浮。
其实,让孩子们感到陌生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具有年代感的事物,也不乏仍然大量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物。孩子们对于此类事物的陌生感,或许比白蜡烛更值得我们关注。
前文提到,很多孩子回答不上“小麦和水稻的叶子,到底是平行脉,还是网状脉”这一问题,原因是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与大自然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少。对于孩子们来说,可悲的不是回答不出这个问题,而是他们失去了亲眼见到小麦和水稻的机会。或许有人会说,吃到好吃的鸡蛋,难道还要去寻找孵出这只蛋的母鸡吗?
是的,在今天来说,去找找这只母鸡,是重要的,也是珍贵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确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导致人们与大自然之间出现了隔阂。成长于高楼大厦之间的孩子们,难以领略到大自然的质朴,也触摸不到自然的规律。吃得到香喷喷的米饭,也能看得到绿油油的稻田;闻得到饭香,也能去呼吸一下稻香,这样的童年或许更完整,也更有生机。
很多孩子没见过小麦或水稻的叶子,也没碰过螺丝刀。前者是远离了大自然,后者则是失去了动手的乐趣和能力。家长们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而刻意让他们远离螺丝刀等工具。但若是借由各种各样的担心,而使孩子失去认识新世界的机会,不也是因噎废食吗?
孩子们尚处于开发智力、认识世界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教材与试题、书籍等就是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大门与窗口。这次的白蜡烛事件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切口,其背后牵涉出的诸多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方面,教材应当与时俱进,多结合当下实际为同学们举例;另一方面,亲近大自然、培养动手能力也绝不可能通过一本教材就能教会孩子,老师与家长更应当承担起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奠基人角色。
http://www.dxsbao.com/news/1480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