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你总会遇到平行宇宙的另一个自己
中国电影里:青春题材占比很大,而青春片所展现的内容却大多躲避现实。电视里有白衣少年,我们只有黑灰试卷;电视里有保送大学,我们只有踩线录取。在影视行业里:太过美好的不真实,太过真实的又无法上映。有这样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狗十三》,它在2013年完成拍摄后在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上映,在这之后却再也不见踪迹,影迷猜测其是因为太过真实被禁。这部影片曾经拿下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最佳影片奖、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如此高的赞誉被赋予这部影片,那么它到底讲述了什么才会被禁五年之久?
影片讲述了13岁的花季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刚进入青春期的她渴望自由与父母的陪伴,而父亲因为忙于工作与女儿缺乏沟通,父亲为了缓解父女关系送给女儿一只狗,之后这只狗成为李玩最好的玩伴。而李玩在与狗相处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她颇为悲惨的“成人礼”。
影片的开始由成绩引出:李玩由于英语测试成绩差而被叫家长,与父亲在老师办公室起了争执,争执的原因是李玩希望进入物理兴趣小组,而父亲想让李玩报名参加英语补习班,最终李玩被父亲打了一巴掌迫于无奈选择了英语补习班。李玩在心里安慰自己:“没关系,反正不参加兴趣小组也可以参加比赛”。李玩在此的反抗显得无力又可怜,但这也恰恰是李玩“成人礼”开始的第一步——兴趣被谋杀。如此熟悉的场景只是主人公从我们换成了李玩,在兴趣与成绩之间家长看重的永远只是成绩,在被扼杀了兴趣之后,孩子只能通过“没关系”来缓解心里巨大的悲伤,而孩子也必须在家长的要求下成长。
“成绩”事件之后父亲送给李玩一条狗,但习惯了在深夜独处的李玩并不接受这个陌生的礼物。也许是狗狗的叫声触动了李玩的内心,看着纸盒里的狗,李玩为其取名“爱因斯坦”并且将狗抱上床与自己同睡。在经历了与“爱因斯坦”的一段相处后,一人一狗感情渐深,然而不幸发生在狗狗丢失后,爷爷带狗出去买菜时丢了狗,李玩在深夜不顾家人劝阻跑出去寻找“爱因斯坦”失手推倒爷爷,爷爷受伤了,寻狗也无果。
之后的李玩被父亲一顿毒打,在面对爷爷受伤,父亲教训的情况下,李玩只得妥协,答应了不再找狗,此时的父亲对李玩说“娃长大了”。你我是否也曾听到过如此的话,是否因为执着被骂?是否因为放弃被夸赞“长大了”?多么沉重的一句话,所谓的长大是放弃自己的伙伴,放弃自己的执着,李玩在此时的“成人礼”进入高潮。
影片结尾处父亲带着全家去参加领导的饭局,饭局上的父亲对领导百般奉承,饭局上的领导满嘴孔孟仁义。领导批判李玩读的《时间简史》毫无意义,李玩并无任何反驳,只是将所有情绪深埋心底,显得乖巧听话,此时领导夹给李玩一块狗肉,李玩停顿几秒后将狗肉喂进嘴里,即使恶心也吞咽下去。似乎李玩变成了“懂事的”大人,在他人面前不暴露自己情绪,学会妥协,或许对于李玩来说,懂得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是长大成人的必经之路,到了这里李玩悲惨的的“成人礼”才算最终完成。
在重组家庭的现状下,李玩13岁的青春无疑是灰色的,不能喝牛奶的毛病家人无一人能知、自己成长发育了却没人来告诉自己买合适的内衣、所谓的快乐也只是深夜独享一碗泡面,13岁的年纪却在家人的逼迫中放下童话,正视社会。影片中李玩的成长也只不过是看清了成年世界的残酷与无奈,每一次妥协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成长也都是一次抹杀天性的谋杀案。
《狗十三》这部影片中:“狗”是引子,“十三”是时代,名为“狗十三”,实际上揭露的是一个时代青年人青春残酷的退化与成长。曹保平对媒体说:“没人注意到我们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成长是残酷的,成人礼亦是沉重的,电影讲述的不只是个例,这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哀,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了这部影片后会觉得似曾相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起曾经那段不被人理解的日子,希望在其他很多个平行的宇宙中,有另一个你自己做着你想做的事儿。
http://www.dxsbao.com/news/1474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