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齐鲁行”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来到了位于济宁市任城区的剪纸艺术传承人张跃光的工作坊中。
团队的成员刚到路口,就剪纸艺术传承人张跃光便等在路口,他说:“你们能来关心传统技艺,我很开心。”在这个不到30平米的工作坊里,摆放着众多的作品,有剪出的作品,也有刀出的作品。在张跃光的剪刀与刻刀下,一张张红纸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极致着表达着生动的图案结构。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剪纸就是冬季春节窗户上的一层窗花,其实不然。在剪纸艺术传承人的作品中,主题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喜庆图案的传统图样,也有伟人的小像,著名书画作品的剪纸版本以及中华名族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剪纸,为政策宣讲而设计的剪纸作品。
其中有一副作品令我们叹为观止,这是一幅习近平主席的像,由八层颜色不同的剪纸完成后粘和在一起。
这幅作品耗时三个月完成,如果不在旁边细细观察,完全不能看出这是一幅剪纸作品。作品的精细程度、复杂程度超出了我们对剪纸艺术的传统认知。
张跃广对团队成员介绍完剪纸艺术的门类和技巧后,也给团队成员准备了剪刀和红色宣纸,让团队成员亲身实践了一把剪纸,使得团队成员对剪纸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张跃广说,只有良好的传承下去这项技艺,先人的智慧和思想才能永久的保留下去,成为中华民族的显眼的文化符号。在张跃广的指导下,团队成员通过折纸、描边、剪型的过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一个“春”字。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充分体会到了传统技艺传承的难度之大,阻力之多,技艺之惊艳。
回到学校后,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也会对本校同学进行宣传,同时也会对图样进行设计,设计推广方案,不仅仅局限于剪纸艺术,在认知范围内为文化符号的传统技艺宣传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文/张昕 段智玉)
http://www.dxsbao.com/news/1358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