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大学生走进泉州:海丝情,两岸魂,砖雕记忆永流传

来源:大学生网报 湖北大学 作者:林晨

  (通讯员 林晨)砖雕,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砖雕以青砖为原料,进行深度雕刻。而泉州砖雕的独特之处则是在于运用当地特有的赤土,烧制成红砖,进行雕刻,也就是红砖砖雕。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泉州砖雕在一批优秀手工艺人的传承下,逐步成为海峡两岸和丝绸之路的文化纽带,但同时,泉州砖雕也面临着关注度低、受众面窄、机器工作的冲击等现实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泉州砖雕的转型和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泉州砖雕的发展现状,8月18日,湖北大学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福建省泉州市开展主题为“从传统手工业的转型与机遇看‘一带一路’战略——以泉州砖雕为例”的社会实践。

  实践期间,团队先后走访了泉州开元寺、蔡氏古民居和五店市等红砖传统古建筑群,进行实地考察,并采访了“卿派砖雕第一人”曾永卿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对泉州砖雕的现状和发展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11.jpg

段佳璇 摄

泉州红砖古建筑,千年文化底蕴深

  泉州盛产赤土,独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古厝历尽千年,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到达泉州后,团队成员慕名前往泉州开元寺、五店市等著名红砖文化建筑群寻访砖雕记忆。

  泉州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化古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中红墙飞檐,雕花廊台,随处可见砖雕、石雕、木雕等精致工艺。“麒麟壁”是团队成员们印象最深的一处砖雕作品。麒麟壁图雕上嵌有大象、双鹤、喜鹊等象征祥瑞吉兆的动物,造型生动,布局严谨,形象逼真,展示出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

  独具闽南特色的五店市建造于明清,其中大部分建筑直到现在还保存完好,包括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及朝北大厝等历史风貌建筑。其中蔡氏宗祠、庄氏家庙均是泉南著名的家庙祠堂,时常有遍布海内外的众多华侨子孙到家庙宗祠挂匾树杆,寻根谒祖。庙祠中可以看见多处内容为古代忠孝故事的砖雕,以此来告诫子孙忠厚为本,孝道为先。政府不遗余力地保护这些存有特色红砖雕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建筑群,又引进现代产业经营模式,使五店市成为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存留地,始终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222.jpg

段佳璇 摄

寻访蔡氏古民居,发现问题引人忧

  蔡氏古民居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颇负盛名的红砖建筑。其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于清同治年间兴建。

  蔡氏古民居的红砖古房的砖石浮雕,立体感强,窗梭镌花刻鸟,装饰巧妙。房上随处可见砖雕工艺,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做工精细,图案古朴。可想而知,古代匠人需要耗费多少心血和精力,才能将红砖雕刻地如此精巧。但是部分砖雕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已受到不小的损坏。在民居中,团队成员采访了一位蔡氏古民居的原住民。“这里的红砖砖雕都是由古代工匠们手工雕刻的,因此独具一格,精细生动。”林先生说道,“但是现在对于建筑的维修和改善,主要是由机器完成,砖雕这一门手工技艺已经没有多少人去接触了。”正如寻访反映,如今,砖雕的保护和进一步的转型升级问题的确值得深思。

333.jpg

段佳璇 摄

对话砖雕艺术家,调研问题获解答

  为了进一步调研实地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团队前往泉州印记闽南文化驿站,拜访了闽南红砖雕刻大师、“卿派砖雕第一人”——曾永卿老师。曾老师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砖雕的创作概况、发展及传播问题。据他介绍,泉州砖雕过去主要应用于装饰,内容以宗教、山水、人文故事为主;而现代的泉州砖雕则不局限于这些应用领域和内容。手工艺人在创作时摒除自己头脑中的杂念,专注于手上的砖雕作品,将主体的人文情怀、体悟自然宇宙后的哲学思想融于雕刻中,使泉州砖雕的内涵更加丰富。

  曾永卿老师认为在当今机械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由机器创作的砖雕作品大批涌入市场,的确对传统手工制作的砖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以曾永卿为代表的优秀手工艺人们,提出了丝绸之路华侨出口贸易、高校教育合作、“老砖新刻”、老艺术家技术入股等四个解决方案。他们秉持着“传统元素,时尚表达”的发展理念,希望让砖雕成为社会良知的载体,表达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和感情,让国内外更多人了解并热爱砖雕。

  “在海上丝绸之路持续建设,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始终在坚持和努力,相信泉州砖雕一定会以更加包容、大气的姿态,融入时代潮流。”曾永卿先生如是说到。

444.jpg

段佳璇 摄

在总结这次实践时,团队队长杨彪表示:“保护和发扬传统手工业,的确任重而道远,但是老手工艺人的坚持和‘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新机遇让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希望,相信泉州砖雕等传统手工业在未来一定会发展地更好!”

http://www.dxsbao.com/news/1353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少年强国,航天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一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航天要心怀“国之大者”,朝着建设…… 周子童 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中量大学子赴安吉竹乡,探索“双碳”共富路

为探究“竹林碳汇”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并行发展,了解竹产业以何种方式顺应新时代潮流,7月4日,中国计量大学“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并学习…… 泮少杰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查看全文 >>

稿件代发至国家级媒体获得评选评级优势

精选各类重点媒体、门户网站、流量自媒体 一站包办 何需东奔西走…… 国家级媒体 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竹友中学课外辅导活动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竹友中学进行课外辅导活动。下午1点整,志愿者们由南门出发。路途遥远,志愿者们仍热情不减。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校园服扫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常规扶扫活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四点半,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南门附近开展常规服扫活动。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志愿者参与。天气严寒,但影响不了志愿者们的热诚之心,志愿……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成功开展新都医院志愿服务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新都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等候患者进行医院问卷调查马甲…… 张烨苓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记石工院青志协军屯小学禁毒宣讲为预防青少年吸毒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9年6月6日在军屯小学开展禁毒宣讲活……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松鼠AI栗浩洋:AI+教育能把所有人培养成精英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成功召开。本届年会期间,AI数据处理、人与AI如何相处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参会嘉宾的思考。3月27日,在IT 领袖圆桌闭门会议后,环球网财经专访了松鼠……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怀文心远赴友谊关 寻景观遥寄爱国情

(通讯员:吴玉凤陈思思)广西师范大学语言景观实践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爱国语言景观的情感互动机制为主线,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云端输送知识 爱心照亮成长——“一起云课堂”实

为了丰富假期生活体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表达与互动能力,为中小学生搭建知识桥梁,传媒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一起云课堂”…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暖冬社区行,服务绘青春

青年之信念,无“退缩”之念;惟知奋进,惟知担当。社区是城市的基石,是连接每一位居民的情感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的…

访学港新拓视野,共研物理启新篇

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2025年1月15日至22日重庆大学物理学院“领物未来,理行天下”实践团前往香港和新加坡两…

探寻年集寻年味,携手共倡文明过年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情燃梦,众志治行”社会实践队成员于2025年1月28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走进镇上…

最新发布

【最新动态】法学院“法护青春”青少年暴力行为预防实践队 走进福建朱子学校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越来越多,青少年犯罪率也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因此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当 …
八月游记:香港参访之旅
8月4日自由安排第一站,访学团成员一同前往香港大学进行参观,香港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位居亚洲第一,校园依山而建,地势陡峭,校园里植被品种多样,既有现代化建筑物理化学学院大楼,又有古朴典雅的梅园、逸夫苑, …
【最新动态】法学院“法护青春”—青少年暴力行为预防实践队赴济南市中小学调研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振兴国运恒昌的历史重任。然而,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危害社会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犯罪案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犯罪手段愈加残忍,行为愈 …
四川农业大学观雅安乡村旅游初成
看乡村 话旅游撰稿人:巫岩8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叶落澜华团队来到雅安市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并对其中的余家村、牛蹍坪、中里村、红草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在余家村支部书记何明勋同志的带领下参观了草莓蓝莓采摘园 …
青岛农业大学赴四川实践服务团:深入大凉山,科普点亮贫困儿童未来
“老师老师,明年你们还会再回来吗?”  “老师,我保证上课再也不插话了,你们别走好吗?”  7月24日傍晚,一圈圈灯光在特布洛乡浙建希望学校操场亮起。原来是孩子们自发打着手电筒给青岛农业大学赴四川实践 …
汇聚中西医症候,传承中医文化经典-山东大学“医带易路”实践队开展中医证候转换工作
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实践团赴杭州各地区寻访优秀农林人
青岛大学生走进大凉山,用科技知识温暖留守儿童
绿水青山的大凉山深处,有一群孩子渴望看到牧草和牛羊以外的世界。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四川实践服务团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带着满怀的热情和充分的科技知识准备,来到凉山州昭觉县嗨列洼取村为留守儿童打 …
暑假之旅:电子设计竞赛
冥冥中暑假已经接近尾声,然而这个暑假注定会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短短的一个半月中,留下了无尽美好的回忆。“喜怒哀乐、酸甜苦乐,从准备到应战,从失望到希望,从白天到黑夜”,这就是 …
爱在大凉山,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7月20日,青岛大学生志愿者们给凉山深处嗨咧洼取村孩子们带来的科技课堂正式开课,志愿者们从青岛出发,历时70余小时,只为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科技盛宴。让孩子们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有走出大山的信念与勇气。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