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三下乡感悟:奋斗的巧娘,艺术的传承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屈悦玲

8月12日,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惟真守望实践队的一员,我随实践队来到了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园区。我们参观了手工编织展厅和工作车间,不仅看到了制作精巧的编织品,更是看到了阿姨们艰苦奋斗、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参观过后,我有很多感触。

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巧娘宫手工编织展厅。赵英豪 摄

简易的草帽、舒适的瑜伽垫、精巧的小兔子工艺品、美观的小凳子、新颖的手提包,这些各式各样的产品竟然都是用玉米皮编织而成的,并且有的作品极其精细,令人难以置信。多少心血,多少精细,才能有这样的成果?我们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才明白巧娘宫背后的故事。

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解巧娘宫的发展历程。赵英豪 摄

巧娘宫手工编织合作社的创始人是刘金萍,她原本是后山窑村的一个普通村民,自幼和父亲学习编织,拥有一门手艺。她带着三个姐妹一起用玉米皮、蒲草等编织成工艺品后,到街上卖,却因此发现了致富的商机。后来,她慢慢创办了巧娘宫手工编织合作社,吸纳周边无工作妇女和残疾妇女,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经过不断的摸索完善,巧娘宫形成规模生产,手工编织遍布全国各地。

了解了刘金萍阿姨的创业经历,我感到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留意细节并且敢于创新是很重要的。说到编织,谁都不陌生,编织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用玉米皮编织,谁又能想到呢?玉米皮本是被焚烧的,产生很多污染,但是刘阿姨却能把玉米皮与编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变废为宝。创意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应该学会留意生活的细节,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寻找机会,发展自我。

巧娘宫手工编织车间里阿姨们认真编织。赵英豪 摄

刘金萍阿姨的创新精神让我们敬佩,但是她的助人为乐精神也令人感动。她曾说:“我一个人富不是富,大家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富啊。”由于她的不断努力与接纳,周边的妇女有了新的工作,也能用自己的力量为家里补贴家用,这不仅极大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参观的那天恰逢周六,车间里阿姨们在周末依然积极自愿加班。看着阿姨们专注编织的场景,我心生一种感动,刘阿姨用大爱之心为别人开创机会,既成就了自己也帮助了别人。如今巧娘宫手工编织形成品牌,走向国际,并在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上亮相。

参观完巧娘宫后,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巧娘宫能够将编织这种传统手艺发扬光大并做到如此精致的地步呢?我认为这也许与当地的贫困有关。刘金萍阿姨最初也是为了摆脱贫困而想到了编织,而当地村民学习编织,也是为了摆脱贫困。编织对于她们来说几乎就是一种唯一可以牢牢抓住的工作,因此她们可以全心全意将自己的心血灌注其中。换个角度,如果是在大城市,在繁华喧嚣的大城市里,人们根本不会发现编织的奥妙与魅力,在繁华浮躁的城市生活里,人们无法发现这种传统艺术的精华。

一双巧手,一束蒲叶,一份精美,源于对贫困的摆脱,终于对艺术的传承;一种创新,一次尝试,一份爱心,一场辉煌。对于巧娘宫的参观让我感叹刘金萍阿姨的奋斗历程,更让我看到传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看到巧娘们对于编织的坚守与传承。

http://www.dxsbao.com/news/1347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三下乡感悟:致力精准扶贫,开辟致富新路
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惟真守望实践队队长,8月14日带领全体实践队员一起来到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扶贫办进行拜访与调研。从广灵县扶贫办了解的相关扶持政策中,我感受到了国家对贫困人民殷切的关怀,以及扶贫办 …
达尔文协会认知营访谈花湖:关注草原的健康
“时光在兴隆山的枝叶栖落,郎木寺的庙堂里飘出香火。玛曲的蝴蝶们飞过,告诉我有人在等我,我猜是花湖的花朵。我们去大草原的湖边,等候鸟飞回来。我已经累得喘气,幸好能靠着你……”言语之前,认知营的营歌已 …
华中农大|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个体户经营情况的调查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我们一直在路上
2018年暑期,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赴华西村调研医疗水平成效,华西村作为“天下第一村”,其结果令人敬仰。…
特呈岛调研之行
  在湛江霞山边,广东海洋大学九五之尊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实践小组的第二站——特呈岛。  作为喧闹街区的一隅静谧地,新湛江八景之一,特呈岛今天的客流量超乎了小组成员的想象。我们赶到码头时,水上巴士已满 …
筑梦片马 为爱前行——四川农业大学学子走进片马彝族乡暑假支教活动
  为奉献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梦马”支教团队来到雅安市汉源县片马彝族乡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社会实践,为彝乡的孩子传播知识、普及生活常识、表达关爱, …
山东学子携“互联网+教育”进乡村 探寻乡村支教精品课堂
2018年8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互+教育”调研团抵达临沂市蒙阴县界牌中心学校,开启了探寻乡村支教精品课程之旅,“互+教育”与乡村精品课程的融合能够在这片土地上产生奇妙的效果。…
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 ——记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志愿凉山,阳光作伴
七月份的尾巴,遇见太平,遇见孩子们,遇见了这个最有意义的夏天。为关爱贫困山区孩子,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并传承和延续计算机科学学院“志愿服务,快乐奉献”的志愿精神,“志愿凉山,阳光作伴” …
山东学子临沂支教,“互联网+教育”让沂蒙精神走得更远
2018年8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向阳花公益助学团队携“互联网+教育”走进蒙阴县岱崮镇贾庄小学。“互+教育”与“沂蒙精神”的融合为蒙阴乡村教育增添了新的色彩。…
关于就医流程与济南市荣军总医院姜主任的座谈
健康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和保障,然而疾病和意外也许近在咫尺,而医院作为最主要的医疗机构,履行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为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保障。与许多国家的医疗机构相比,我国部分医院就医挂号排队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