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大连理工团队寻访杨长贺老校友&#8226传承大工红色基因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李凌宇

大连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成立之初就与新中国在崇高理想、科学精神和价值理念上具有深度融合与共鸣,孕育了特色鲜明的红色基因。为有效挖掘、传承大工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大工红色基因内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追忆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学校团委与校友处的带领下,开展了这次以“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追忆

2018年7月17日早上8点,实践团的同学早早地来到与杨长贺老教授约定好见面的地点——材料馆等候,杨教授不久也如约而至。这个满头银发身体看起来却十分硬朗的老教授一进材料馆便连连感叹“哎呀,这个地方我真是太熟悉了!”。是的,对于1960年考入大工修读材料专业,1965年毕业后留校就职,一直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直到2002年才退休的杨教授来说,确实没有比材料馆更熟悉的所在了。

1 (3).jpg

红色记忆

“我是抱着先过来看看,不行就走的心态来大工报道的。”说起1960年入校的情景,杨教授重回材料馆时兴奋的语调渐渐慢了下来。

1960年的大工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重点高校之一,在那个大多数人民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时代,考取这样的大学既是一个学子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个普通家庭沉重的负担。那时的很多学子都因为家庭困难,即使考上了大学也不得不放弃就读。来大工报道时的杨教授只带了一条薄薄的被子,他不确定自己的家庭是否能够供自己完成学业,所以只拿上了最简单的行李。

幸运的是,成绩优异的杨教授一入学便评上了二等助学金,有了这17元的补助,除去学费和每月日常开销,还能略有剩余,杨教授这才决定在大工读下去。“评上二等助学金时给我高兴坏了,赶紧给家里打电话,把棉被给我邮来,我要在这里读书了!”

说起在大工就读的五年,杨教授说最深的感受就是每个人都会不断提醒自己,要不忘党的培养,要为祖国读书。那时的大工学生洗澡不要钱,每周能免费看电影,很多人因为领到了助学金才免于因家庭困难而退学,所以大家都有强烈的意识,要牢记党的培养,要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大工是新中国成立前由中国共产党一手建立的学校,这就决定了大工相较于那些在国民党领导下,甚至是更早的旧中国下建立的老牌大学有更多的爱党爱国的意识。就像杨教授说的那样,“一生交给党安排”。

2.jpg

红色摇篮

说起大工的发展,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屈伯川老院长、钱令希院士和刘长春教授三人,提到这三个大工灵魂人物,杨教授心中的敬意顿时溢于言表。

大工建校时间虽不比一些老牌高校早,但这所被党和人民寄予厚望的大学起点却非常高,建校初期的教授许多都是当时国内享有盛誉的教育家、科研人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屈伯川老院长。杨教授向我们介绍,以前的说法毛主席是骑马的级别,而“屈院长的级别是可以骑毛驴的哩”。

屈院长在教育界的影响、钱院士在科研方面的影响和刘教授在社会上的影响都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最难得的是,这些成就斐然且早已功成名就的大家在生活中却是非常平易近人。杨教授说,屈老院长待人无论教授还是学生,从来都是十分谦逊的,“为人看起来非常忠厚老实,一点儿没有官方的架子。”

毕业后留校的杨教授一直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手抓,即使在担任材料系主任那最繁忙的十几年也依然如此。“绝对不能做脱产干部”是杨教授以及大工众多教授的共识。当我们问起为什么当了系主任后不让自己轻松一点,不专心做一些行政工作呢?杨教授告诉我们,“只有你的专业本事过硬,才有底气管好这个系。”

3 (1).jpg

红色筑梦人

当谈到现在的大工人和老大工人有何异同时,杨教授显出十分感慨的神情,连连说道,时代发展地太快了。

杨教授就读时的大工是五年制就读,每周只有一天休息,那时的学生也不必修读计算机英语等科目,所以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专业实习。那时的学生也没有现在这样多样的休闲活动,最多就是在周末去看一场学校组织的电影,不时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农场活动。

当时学校还实行严格的淘汰率,只要挂科数达到三门就回被勒令退学,远高于现在的学业要求使得许多人无法顺利毕业。更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那时的大工还明令禁止学生谈恋爱,一旦被发现就有可能被勒令退学。当我们问起学校为什么会有这种看起来过于严苛的规章制度时,杨教授只说了一句,“因为我们都是党培养出来的,就必须回报祖国努力读书。”。

而现在的大工人似乎缺少了那种受党培养,为报效祖国而学习的意识,对此杨教授说,我们和以前的学生相比要接受更多方面的素质教育来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虽然这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的专业知识储备较以往学生来说会薄弱些,但我们有着专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质,现在的学生有着以往大工人不具备的活力。

4 (1).jpg

寄语

访谈接近尾声,我们向杨教授提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要对现在的大工学子嘱咐一句话,您会说什么?”,杨教授想了想,像交代即将出门远行的孩子那样缓缓说道:“做什么事最重要的就是专一,一定要脚踏实地。”

这次通过与杨长贺老教授的深入交流,我们窥见了他们那个时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他们质朴、艰苦的生活作风让我们感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对学习的刻苦、专一的态度让我们肃然起敬;最重要的是,他们心中那份为国为民族的家国情怀实在让人动容,因为这朴实的信念里就蕴含着我们不断探索的大工“红色基因”的本质。

http://www.dxsbao.com/news/1252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作者:贾世杰(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6日,建筑工程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 贾世杰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行演讲比赛作者:王美琪(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5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8天了。为了锻炼学生…… 王美琪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特色音乐教学作者:饶旭波(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4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7天,经过前几天的适应…… 饶旭波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进行教学测试作者:王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3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不知不觉已经在申楼小学工作了6天了。为了检测学生们…… 王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二次阶段性总结大会暨校长讲话作者:侯卓鲁(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2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团队已经在申楼小学连续工作5天,在…… 侯卓鲁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举办趣味运动会作者:蒋正坤(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1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为丰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减轻学习压力…… 蒋正坤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召开工作总结会议作者:于笑笑(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0日,“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的成员于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小学开展支…… 于笑笑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

[建工]学院“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服务团第四天支教活动顺利进行作者李景森(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19日下午,“青春稷下·留忆申楼”支教实践团在菏泽市曹县青岗集镇申楼村进行第…… 李景森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土地利用新规划 志愿精神永在心
7月31日,是来自青岛农业大学的“砺青春,献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宣讲调研团奔赴聊城宣讲的最后一天,他们所进行的“弘扬志愿者精神·服务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志愿活动至此也基本结束,此刻,他们正在进行紧张而有 …
【实践感言】坚持是一种选择
我从不知道,做一次社会实践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从策划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熬夜写策划,通宵上网找材料,改了无数次,团队合作,群策群力,我以为这已经是最困难的了。直到来到沂水县姚店子村,才真正理解 …
“姜”要行动暑期社会实践之姚店子村支教活动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从调查走访、总结问题到解决问题,社会实践已然过半。为给姚店子村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实践队决定在姚店子村委会进行支教活动,陪小朋友们边学习边娱乐,带给他们一个短暂又美好的时光。实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捧出一颗心,倾注满腔情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心得体会 今天是志愿服务的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今天完了以后志愿者们就将离开了 今天志愿者们依然起了个大早,早上六点钟便起了床,趁着太阳还未出来,志愿者们便穿着志愿服,带着自己的早饭,一边 …
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茶道之行
  2018年7月18日,华水艺之队前往武夷山考察,我队所去的是大红袍景区。,大红袍风景区位于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部位,景区在著名大峡谷“九龙窠“内。我们前往大红袍的母树所在地,观察十大名茶之一的大红袍原生 …
山东大学求实理论社团赴青岛市北专项调研团、专项调研团队赴山东青岛市开调研活动
2018年7月16日,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求实理论社团赴青岛市北专项调研团队(以下简称山东大学“农心”社会实践团队)就《农村电商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探析——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课题赴山东省青岛市展开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深入乡村振兴一线
  乡土文化具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属性,根植于农村生产、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是农村的“根”,是民族的“魂”。而文化礼堂作为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近年来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 …
皖南医学院“绿丝带”赴淮南小分队:守护天使健康,宣传医护知识
  7月31日上午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1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组成的“绿丝带”赴淮南小分队开展了以“守护天使健康宣传医护知识”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负责人王倩倩带领团队来到淮南田家庵区金苹果 …
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大红袍
  2018年7月19日“丝路中国·华水艺之队”前往大红袍厂区,了解大红袍制作过程,及大红袍有关的饮茶文化。学习了冲泡步骤:备茶、泽具、选水、煮水、烫壶、洁具、置茶、温杯热盏、冲泡茶汤、分茶、敬茶、品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