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的历史文化
2018年7月20日,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赴德州“银夏津”经济与文化调研团队在社会实践第六天来到夏津县市民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受到了图书馆馆长兼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金女士的热情招待。
据金馆长的介绍,夏津县基础资源雄厚,文化资源丰富。夏津县历史悠久,于西汉初年置县,后因“齐晋会盟(夏盟)之要津”而得名,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夏津县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小县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夏津县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夏津方言属北方方言华北次方言,山东话群。夏津话以县城话为代表,夏津县差异不大,只有在后屯村(今属苏留庄镇)以北稍与原恩县(今属平原县)相同;在城西15公里处的白马湖镇九营,杜堤等十余庄人口音稍近临清话。历史上传统文艺活动主要有高跷、架鼓、狮子舞、龙灯、旱船、小戏曲(又称“小调子”)等。其中以高跷、架鼓为最普遍。武术项目有太极、八卦、少林、伍子等派别。原体委副主任杜建忠的太极拳曾在省市比赛中获奖,其拳法已整理成书,出版发行。每年元宵节夏津县都有一场别开生面的闹元宵,其中节目以架鼓、高跷以及戏团唱戏为主。夏津书画艺术,素以普及广,从事人员多而著称,素有“书画之乡”的美称。人们用书画装点居室,款式夙以“中堂”、“条屏”、“条山”为主,多为纸本图轴。品种有写意、工笔;书种兼真、草、隶、篆。清末民初,书法较著名的有李士奎、李毓英、刘晓山;丰富了夏津县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
首先,金馆长给我们介绍了黑陶,德州以黑陶闻名,其中夏津县的黑陶尤为突出。德州黑陶是一种无釉陶器,产于德州市。德州黑陶德州陶器起源于龙山文化,距今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德州黑陶由山东民间灰陶深化发展而来。它的祖承可以追溯到大汶口——龙山文化中的陶器,在工艺、造型、色泽等方面,今天的黑陶产品,仍保持着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留存着大汶口——龙山文化陶器传统的轨迹。近年来,德州工艺美陶研究所研究人员认真探索,对黑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制和开发,目前已达600多个品种,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1989年春末,德州黑陶在巴黎第八十届国际技术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章。我国外交部、中联部将德州黑陶定为国家级礼品,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用德州黑陶送给外国首脑和国际友人。1991年夏季,德州黑陶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黑陶艺术展销会。德州黑陶从德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黑陶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辉煌的篇章,被当今社会各界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接下来,我们欣赏到夏津县的特色动物——白玉鸟。夏津白玉鸟,又名金丝雀、芙蓉鸟,亦称雪雀,俗称黄雀。据民国年间《夏津县志》载:“雪雀,黄白两种,亦有花者,通称白玉鸟。”其饲养史可上溯至明初,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白玉鸟体形健美,略长于云雀,善啼,其啼声清脆婉转,交配期啼声终日不绝,久喂后可仿人吹口哨。毛色分黄、白两种,白者如无瑕之玉,黄者遍体乳黄。眼分红、黑,以毛色纯白,赤眼凤头的为上等。
随后,金馆长向我们讲解了夏津县的两种省级非遗文化,马堤吹腔和山东大鼓。山东大鼓,原名梨花大鼓,是我国北方大鼓中最早的一种,发源于清代中期鲁西北农村,,主要以夏津、临清、清河为中心,夏津县是山东大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350年历史。清朝晚期,山东大鼓出现了女演员,开始步入城市曲坛。有“红妆柳敬廷”之称的黑妞、白妞(王小玉)、鹿巧玲(夏津人,民国时期被称为“鼓界皇后”,红极一时)刘鹗《老残游记·明湖湖边美人绝调》用优美传神的文辞,描绘了王小玉演唱情形。山东大鼓是非常成熟的曲艺形式,以鲁西北一带口音为主。男腔顿挫有力,女腔舒展优美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夏津有句口头禅“听见山东大鼓响,一回不听闷断肠”。山东大鼓不仅直接促发了山东快书的形成,并对河南坠子、东路大鼓、西河大鼓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2011年夏津县的山东大鼓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马堤吹腔是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作为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白马湖镇马堤村已有近200多年的历史,备受当地群众的喜爱。面对现代传媒对传统戏剧的冲击,团长王玉坤说——马堤吹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其前身是近500年前流传于山东、河南等地的民间戏曲柳子戏,在马堤村已有近200多年的历史,村民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此剧种传承至今。既保留了最初柳子戏的特点,又和现在柳子戏有区别,是研究柳子戏原型和特点的“活化石”。
在最后金馆长向我们赠送了夏津县文化馆的内部刊物,同时表达了夏津县文化的美好未来的展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承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我们将展现夏津所特有的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并发扬优秀的夏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最传统、最有文化底蕴的项目保护起来,惠及我们的子孙后代。
http://www.dxsbao.com/news/119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