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 通讯员 唐铭潞 黄兰)太阳刚刚爬上山头,朝阳映染着天空,也给山林镀上一层淡淡金光。凉风习习,夏日清晨的山间总是凉爽的,居民们也趁着此时早起开始一天的忙碌。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在开始了今天的走访。
沿着山间公路,边走边感受着清早中华社区的活力。农家乐的阿姨们边闲聊边打理蔬菜;养鱼户也早起开始巡视池塘里的锦鲤;农户们一家人坐在门前的坝上喝着稀饭......“婆婆,早上好!”我们踏进一座低矮的土房内,屋内四周都贴满了旧报纸,报纸上记着民政部门的电话,墙顶上挂着一个小灯泡。婆婆没有回答我们,指了指耳朵说:“我耳朵不太好”,然后搬出了椅子。同学们围坐在婆婆四周,与她高声闲聊。婆婆是来到綦江永城区中华社区,一住就是六十年,期间经历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以及老伴去世的悲痛,后来两个儿子相继长大成人。两个儿子都在重庆主城区工作,很少回到家中来看望老人,谈到这里的时候,婆婆的声音是失落的。虽然婆婆每年都享受着国家的补助,但孤独却是补助也无法解决的。我们陪着婆婆聊中华社区几年来的变化,聊她平时的生活。阳光溜进屋内,母鸡抖抖身子,走出小窝,欢声笑语洋溢着整间屋子。
日上三竿,婆婆送着一群同学走出家门,眼里的不舍和失落也牵动着同学们。带队的老师告诉同学们在离开之前都常来陪老婆婆聊天说话,临走之前再送点水果过来。今晚,趁着傍晚晚饭后的闲余,我们和老婆婆还会再约。
老人与孩子总是最亲密的存在,因为他们也是孩子,甚至他们是更乖巧的孩子,无需礼物、玩具,只要一个眼神,一句问候。同学们送给这些独自留在社区里期盼儿女归来的老人们最需要的陪伴便是此行走访最大的温柔和意义。
http://www.dxsbao.com/news/1087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