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建设美丽乡村之落寞的古建筑文化之域

建设美丽乡村之落寞的古建筑文化之域

——关于和孚镇古桥保护问题

古建筑从文化价值上来说是记载历史文明的见证,是文化的精神载体,是国人的文化自信。从经济价值上来说,伴随着古建筑的修复与开发,是旅游业发展与就业率提高的推手。但近年来关于古建筑文化保护的问题却越发地严重。

自2018年7月10日始,以和孚镇历史古桥为中心,由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发起的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实践活动团队对和孚镇古建筑、古桥与古民居等等建筑进行了实地调研、核实资料等工作。

在当地熟识古桥位置的村人的带领下,外出团队展开了对于和孚镇古桥的寻访工作。古桥的保护本应该是建设的重点,但遗憾的是,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发现保存相对完好的桥并不是占大多数,大部分的桥即是桥身有文字图案记载,由于保护不当,石料风化导致信息丢失,典型的包括民当村的良长桥、漾东村的万奎桥、里巷港的秀水桥以及三官村的凤凰桥。或是桥栏桥身损坏、台阶数目不对应等问题严重,典型的包括村外港埭的庙前桥、民当村的广陵桥等等。又或者桥的实用功能与观赏功能都不复存在,成为路边的“障碍物”。这些古桥的历史痕迹正在渐渐地消褪,而它们承载的历史意义也在默默地被时间与人们的冷漠抹去。

更为现实的是,部分有记载的古桥包括堡日东面的杨日桥、白羊庄北的吉利桥、鱼目汇自然村的鱼网汇桥、南圣堂前的长生桥、演教寺西的德心桥、北极桥、唐家桥以及于陶家墩村、漾东村的许多古桥已经毁坏,桥身不再,只留残余石料。其中堡日东面的杨日桥与北极桥原刻有桥名的石块被保留下来用作于其他建筑。

和孚镇在著名的旅游之地南浔,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交流四水河港如织,古桥众多,仅获港一古镇就有桥23座。其中有名的桥梁有隆兴桥、秀水桥、兴隆桥、庙前桥。然而在实践调研团队观察过程中发现在旅游业如此发达之地,古建筑、古桥的保护问题仍然如此突出,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是否我们应该转化对于物质文化保护的思想。

大量的古桥在人为或者自然下被损毁,显然,这并不是个好的现象,这其中包含的历史与文化流失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自1978年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得到迅猛提升,而在全民关注经济问题的同时,却未在文化保护方面有着长远的眼光,忽视物质文化的保护,从一个方面导致了现今对古建筑物质文化保护的困难。当然,我国对于物质文化的保护持漠视态度并不是近现代急急形成的,而是具有长远的历史因素,即主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宗法制度以及祖先崇拜、儒家主义等等内在信仰,由于强大的内在精神的传承,对于物质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就往往显得不那么集中。

在古建筑文化保护意识、资金、政治、经济发展等等因素的钳制下,古建筑的保护前景却是令人担忧。

和孚镇古桥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对于古桥保护工作的实施办法有如下几个建议:一.因地制宜,古桥的保护需结合和孚镇当地的情况,将古桥的保护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使得各方面共同和谐发展;二.将古桥的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结合,通过新建绿色环境推动古桥的保护,修缮;三.若部分古桥的观赏功能与实用功能已经造成道路阻碍甚至是不良影响,可以适当考虑采取移建保护。

古桥的保护关乎和孚镇发展的前景,而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孚镇古桥的保护依旧任重而道远。

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

沈佳儿

http://www.dxsbao.com/news/1000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开村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以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西开村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西开村目前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对策。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调研法,了解西开村发展大概情况。然后,基于随机抽样…… 王施宇 张梓涵 历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辽鞍筑梦破茧出,革命精神绽光芒

西南财经大学8月18日讯(通讯员宋雨蔓王施宇)。为切实学习了解烈士故事,回顾往昔峥嵘岁月,西南财经大学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成员于2023年8月18日前往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烈士山公园进行…… 宋雨蔓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财大学子三下乡心得感悟:积蓄筑梦之力,不负时代所托

习近平主席曾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了解海城市乡村振兴在教育方面的成果以及背后的精神基底和理论依据,2023年8月17日,我们西南财经大学“破茧…… 历函楚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西财学子三下乡感悟:同筑百年乡村梦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推动乡村振兴进程,我作为大学生积极参与了一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在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的调研,我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 孙艺瑜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基层连线,共迎曙光——深入辽宁省鞍山市助力乡村振兴

列宁曾经说过:“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大一的这年暑假,我参加了西南财经大学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旨在实践中提升思想素质,观察二十大以…… 韩金汝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西财学子三下乡:水上乐园进行时 乡村振兴谱新篇

中国青年网鞍山市8月16日电(通讯员孙艺瑜王施宇)为积极探索学习乡村振兴之道的发展成果,西南财经大学“破茧而出辽鞍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8月16日走进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 孙艺瑜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西南财经大学三下乡: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见证鞍钢集团转型升级之路

大学生网报鞍山8月18日电(通讯员韩金汝王施宇)为深入了解鞍钢集团的发展历史,特别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鞍钢集团在转型升级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初步认识该集团的生产模式。8月18日,西南…… 韩金汝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财大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西南财经大学8月15日讯(通讯员张梓涵王施宇)2023年8月15日,西南财经大学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于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西开村开展基层连线,共迎曙光——乡村振兴大调研的民生与政治…… 张梓涵 王施宇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破茧而出辽鞍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苏师物电“一品一会”:剪纸宣讲会传承徐州非遗文化

(通讯员汤洁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3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最新发布

访戒毒所,心之所动
2018年7月16日周一上午,“禁毒反毒浙江行·同行同爱法治风”实践团队走访了湖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黄河江边颂风情,非遗馆内寻瑰宝
7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黄河河畔,倾听母亲河的声音,领略它的风采。黄河风情,兰州风貌兰州人利用独特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建成了以中山桥为中轴, …
温医仁济学子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年,从两位书记的故事探寻海岛发展历程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海岛益行·全科医心”团队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年,探寻洞头海岛发展专访活动…
湖州市和孚镇古村落保护工作继续进行
湖州市和孚镇古村落保护工作继续进行和孚镇地处太湖平原,自古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称,早在商周时期此地就有人类居住。而和孚镇的古村落也有着历经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的滚滚浪潮中几经变迁,为人们 …
探寻乡镇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探寻乡镇文化,建设美丽乡村2018年7月7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的“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开始,活动成员为文学院大一大二学生18人,加上指导老师共19人。本次活动全体成员分为两个小组开展活动, …
爱心接力之小小馒头情
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数魂支教队在伊川县高山镇第一初级中学进行支教。…
静探美丽古村落,方知文化韵无穷
静探美丽古村落,方知文化韵无穷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及其具体要求,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 …
“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探访和孚古村落文化
“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探访和孚古村落文化古村落亦称传统村,是具有历史、文化、社会价值的历史村落。有着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景观遗产,被誉为“DNA博物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 …
“晨曦”实践队 &#8226美术课—《不纸如此》
  2018年7月16日,今天是“晨曦”实践队到那朗的第三天。雨从昨晚下到今早,终于有了停止的迹象,萦绕了几天的雾气散开,呼吸吐息之间,都是清新的味道。队员们经过这几天来的相处,彼此都相互了解了,相互认识 …
奉献爱心,服务暑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