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钟声敲响,我告别校园,怀揣着对家乡淮南的眷恋与为这片土地奉献的热望,投身到家乡社区的实践活动中。这不仅是一次回归,更是一场与家乡深度相拥、相互成就的旅程。
初入社区,正赶上淮南传统民俗节庆筹备,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弥漫着新春的气息。我参与到社区组织的“非遗进社区,民俗闹新春”活动中来,协助老艺人们展示花鼓灯、推剧等本地非遗文化。看着老艺人灵动的舞姿、听到婉转的唱腔,我内心满是震撼,这些承载着淮南历史与地域风情的瑰宝,绝不能在岁月中蒙尘。我帮忙布置表演场地、组织居民观看,还利用所学设计精美的宣传海报,让更多邻里乡亲,尤其是年轻人知晓家乡非遗的魅力。当孩子们围坐在老艺人身边,好奇地学习花鼓灯基本步伐,传承的火种在那一刻被点燃,而我有幸成为这温暖传递的推动者,自豪感涌上心头。
年关临近,社区发起“暖冬行动——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我和同伴们走进一位位老人家中,为他们打扫卫生、置办年货,陪他们唠唠家常。有位李奶奶,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独自居住多年。我们进门时,昏暗的屋子弥漫着孤寂,可当我们陪着她包饺子、贴春联,她脸上渐渐绽开笑容,眼中有了光亮。她拉着我的手念叨:“看到你们,就像看到自家孩子回家一样,真暖。”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陪伴的力量,也深知家乡还有许多这样需要关爱的长辈,自己肩头责任之重。在与老人交流中,我聆听着淮南过往的故事,那些关于城市变迁、邻里互助的回忆,如同家珍,丰富着我对家乡的认知。
为助力淮南创建文明城市,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攻坚活动,我毫不犹豫地加入“红马甲”队伍。手持清洁工具,穿梭在老旧街巷,铲除墙壁上的小广告,清扫冬日街头的落叶与垃圾。起初,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不太理解,我们便设立宣传点,用通俗易懂的淮南方言讲解分类知识,现场演示如何区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还开展趣味小游戏,吸引居民参与互动。慢慢地,大家从漠视到主动配合,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在这场与环境的“较量”中,我领悟到改变需要耐心与坚持,每一滴汗水都浇灌着家乡文明之花,绽放出美丽模样。
回顾这段淮南社区的返乡实践经历,我仿若一颗种子,在家乡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褪去校园的青涩,学会用实际行动传承家乡文化、关爱亲人邻里、守护社区环境。淮南,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给予我成长养分;而我,也用青春力量为它添彩,绘就一幅温暖动人的社区画卷。未来,无论行至何方,这份家乡情怀与实践积累,都将如明灯照亮我前行之路,激励我持续为淮南发展、为家乡人民幸福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gongyi/7228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