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淮北师范大学“追忆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于2月12日前往烈士陵园开展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学习革命先烈江上青同志的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学习,实践团了解到——江上青原名江世侯,1911年出生于江苏扬州江都县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悬壶济世,思想进步,因此江上青从小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17岁那年,江上青转入扬州高中,参加学生运动,结果被国民党逮捕,被判刑6个月。后来,经家人多方奔走,将他营救出狱,并改名为江上青,考取了上海艺术大学。在大学期间,江上青正式加入了共产党,并担任上海艺术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他认识了“左联”著名作家郁达夫、蒋光慈等人,在这些进步作家的指导下,他开始文学创作,写下了大量诗歌,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幸的是,1929年冬的一天,江上青在上海参加会议时,被敌人逮捕。在狱中,江上青遭受了非人的酷刑折磨,但始终咬紧牙关,没有透露一点秘密。一年后,经组织多方营救,江上青才终于带着一身伤病出狱。
3年时间两次入狱,并没有打垮江上青,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革命的立场,出狱后第二天便请求继续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江上青创作了《前进曲——东三省事件》的长诗,在扬州地区广为流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抗日斗志。此后,江上青开始创办革命期刊,先后创办了《新世纪周刊》《抗敌周刊》等等,在文艺界越来越有影响力,作品也是很受欢迎。
1938年,中央为了加强大别山地区的抗日宣传,要求江苏省委推荐一个人选,到安徽省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工作。江上青作为推荐人选,转到了安徽省,开始了新的革命生涯。在这里,他拿着手中的笔,开始了宣传抗日救亡工作。很快,他的工作便得到了组织的肯定,《新华日报》还专门刊发了大别山地区的抗日宣传经验。这一切,都与江上青同志的努力是不可分割的。
1938年底,皖东北地区被日军占领,形势十分危急,但是党的工作不能间断,安徽省决定成立皖东北特别支部。可是,派谁去领导这个支部呢?派去的人随时可能面临生死考验,这让特委很难抉择。关键时刻,江上青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特别支部书记,带着一批党员深入敌占区开展工作。江上青利用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秘书兼保安副司令的合法身份,在皖东北培养抗日干部,创办《皖东北日报》,广泛联系各界成立抗日统一战线,皖东北的抗日局面很快出现了勃勃生机。不到一年,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就形成了,江上青立下了不巧的功勋。
但不幸的是,1939年7月29日,江上青跟张爱萍见面后,在返回途中遭遇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江上青用他的短暂的一生,诠释了革命精神,他不畏强权,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和自由。他的革命事迹所反映出的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激情与智慧,令人思考和感动。他的人生跨度仅有两十八年,在有生之年,他把自己的激情、理想和奋斗融入到了革命事业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人生,短暂而又灿烂,是一段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革命人生。
http://www.dxsbao.com/gongyi/6661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