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因为参与线上形式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而寻常,我是“微尘”队伍里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估计我是唯一一个及参加线下形式又参加线上形式的“三下乡”的人,因此我对“三下乡”的感悟可能会更深刻些。去年暑假,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加入“微尘”团队在浠水县方郭小学进行了为期二十余天的支教活动。本来今年参加“微尘出行”志愿服务活动是见一见那些熟悉的小朋友,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我原本的计划,支教形式由线下变成线上,这时想着还可以对接方郭小学,然而天公不作美,当地因为降雨量比较多,很多地方都被淹了,当地政府不好组织学生报名参加我们的“微尘出行”志愿服务活动,于是我的所有想象都落空了,也没有可以教授的学员。好在指导老师和负责人积极思考想出了对策,让我们志愿者去当地政府询问是否愿意帮助我们学校组织一下学生报名参加我们的“微尘出行”志愿服务活动,最后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终于收获了许多学员,我们的活动才得以正常举行。
支教活动正式开始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所有人聚集起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告知了各位志愿者在支教活动所教的学科以及职责。本来我所带的班级是选何老师当班主任的,但因为她不是很愿意,于是就将三(2)班班主任交给了我,我就成为了三(2)班的班主任兼三年级的数学老师。当上班主任后就要联系各位学员的家长加入我们的微信学习交流群,先是通过我们收集的材料加上家长的微信,实在加不上就只能挨个打电话或发短信,因为时间比较急,部分家长没联系上就十分浮躁,在听到负责人说联系不上就不管了之后才得以放松下来。
班级成员拉齐后就开始准备见面会了,旨在缓解学生与志愿者之间的陌生感。大体流程就是志愿者自我介绍,志愿者才艺表演,学生自我介绍,因为我觉得志愿者挨个才艺表演的话耗时较长,于是就与其他任课老师商讨一个所有老师一起才艺表演的方法,最后定为大合唱。在告知我们的整体流程后学生们也想参与进来,他们分男女生两个团队合唱表演节目,于是我就利用中午本该午睡的时间知道他们组织好节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渐渐融入了他们的圈子,成为了他们的朋友,下午见面会合唱时,因为网络延迟,志愿者们的歌声不同步,很难跟上歌曲的节拍,虽然事先测试过,选取了一个最佳方案,但在真正实践的时候效果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所设想的。在经历两次失望后,我决定一定要把自己的职责做好,但现实却是十分残酷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断断续续地出现,让我有些防不胜防,手足无措。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就遇到班级大部分学生停电无法上课,迫于无奈只好布置一些任务给学生们做,其他老师都是布置作业,我是收集他们的薄弱单元作为我着重讲授。
我的性格是比较内向的,所以在上第一节课时,我还是蛮紧张的,但还是有点期待学生上课时的表现。每节课上课前都会清点一下人数,每节课都有人没请假又无故缺勤。上课让他们开摄像头,他们不配合,点名回答问题,有时要么就是一直没人回应,要么就是就是回答:“老师,你讲哪道题”。记得有一节上课,我提问,没人回答,点人也没有回应,当时心态就炸了,我就让他们自习了。因为没人回应实在太难受了,仿佛就是我讲课是在干扰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这时我深刻体会到我上学时老师点人回答问题时都低头老师的感受,了解到人民教师的不容易,他们每天都在承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的折磨。从学生变成学生口中的教师,不仅仅是身份的变化,更是责任的升华。
图为结课班会后学生在会议聊天室里发的消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航 提供
线上支教要比线下支教困难的多,问题到处都是:学生不积极配合,网络延迟,学生不交作业,不开摄像头,不发言…..线下也不是轻松的,课下学生会和我们玩耍,还要利用空余时间买菜做饭,备课还有准备家访以及每天都要开会。经历两种支教形式的我,逐渐明白了教育的意义。短短三周,我们欢笑过,烦恼过,难受过,我很庆幸有这么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微尘”之旅并未结束,还在继续前行,未来可期。
http://www.dxsbao.com/gongyi/3201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