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以来,临夏县桥寺乡大刘村的刘永强家因为新安装的“铁房子”成了村里的“网红打卡地”,吸引村民的“铁房子”是一种叫“土冲式集成化环保旱厕”的新型环保旱厕。
“一个茅坑两块瓦,三尺土墙围四边,冬天四处漏风,夏天臭气熏天,粪尿污染地下水,蚊虫肆虐隐患多。”这是临夏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脏臭简陋的粪坑不仅破坏了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还影响村民健康,是名副其实的“脏乱差”区域,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
西北民族大学的梁国强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反复试验,根据干旱、高寒地区农村“土盖粪便堆肥”的如厕习惯,将现代环卫设备的五个环节(储存、清掏、运输、处理、倾倒或回用)进行集成化处理,研发了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农村的土冲式集成化环保旱厕,并以学生为主体成立项目组,以公益的形式推广这一改厕新模式。刘永强家就是首批试点农户之一。项目组出资改造了原有的粪坑,在原址安装了新的土冲式环保旱厕。
7月31日,梁老师和同学们再次来到大刘村,来到刘永强家,对旱厕试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回访。村民们闻讯也纷纷赶来,争着表达使用的感受。有人说:“我们这里缺水,上厕所都是用土盖粪,新厕所把粪尿和土搅拌,输送到堆肥仓,堆肥仓是密封的,防止臭味散发和病菌传播,发酵的有机肥可以用来浇地,一举两得,我们用着习惯,好得很!”一个年轻人补充说:“梁老师说了,这个拌土的肥料以后要统一回收,进行再加工,做成颗粒状的有机肥,还得给你收肥的钱呢!”问起刘永强的使用感受,老人总结了几条:一是舒适。厕所用的是坐便器,老人用方便,舒适。二是安全。声控、光控的感应器,咳嗽一声,厕所灯就亮了,晚上上厕所,安全多了。三是省钱。一个月只用了不到一度电,还不用掏水费、粪便清运费、污水处理费。四是干净。厕所没臭味,没苍蝇,里面亮堂堂的,干净多了。五是占地小。每次方便完,用一点点土就能冲干净厕所,用不着像以前一样堆一屋子土备用,原来的粪坑、堆土房集合成这个不到两平米的“铁房房”,省出来的地方可以养鸡、养兔子。
为了表达谢意,大刘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刘永强、刘玉祥给项目组赠送了写有“民大学子献爱心 科技助力奔小康”“土冲厕所 爱心惠农”“厕所革命进我家 健康生活乐开花”字样的锦旗。手捧锦旗,师生们深受鼓舞,坚定了科技助农的决心。
项目自启动以来,获得了来自西北民族大学、临夏县政府、临夏州农业农村局、甘肃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兰州万通机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临夏县县委、临夏州农业农村局的相关领导,都曾亲临试点农户家现场指导工作。领导的肯定,农户的大力点赞,让项目组同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及其配套服务,改善农民的如厕环境,改变卫生习惯,提高生活品质,进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抑制疾病及污染源的传播,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绿色农业,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
“青春领航脱贫攻坚 红色筑梦创业人生。”同学们决心以此次公益活动为契机,利用自己所学,为建设和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gongyi/3027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