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小议发愤著书理论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何国倩

  发愤理论由司马迁总结历史上许多伟人逆境著书的事迹后提出,明代中叶,李贽继承并完善了“发愤之所作”这一学说。“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时它又强调了创作者在逆境中奋起而不消沉的品格,以及极富于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发愤著书”揭示了文学创作和人生经验之间的关系。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的人生经验成就了伟大的作品。这种现象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只要仔细阅读并关注一下作者的人生经历我们或多或少可以找到一些相似点。“发愤著书说表现了作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心理动力。写作是将内心深处的无法排解的痛苦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对于作家来说,写作或许是最好的发泄方式。“发愤著书说”强调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可能与浑浊的现实或官场格格不入,或不被理解,或被诟病,有愤之后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发愤著书”还说明了我们在写作时强调的一点,一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一句话可以证明这一点: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其发愤之所表达的作品无一不具有重大价值。后期杜甫李白欧阳修韩愈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发愤理论有所补充。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他后期仕途不顺,又因战乱过着流离颠簸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表达现实和理想的诗。用《登岳阳楼》举例说明,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已经五十七岁,离生命终结仅有两年,当时他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病痛缠身。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路。”可以看出作者对洞庭湖向往已久,多年的向往实现了应该是高兴的,可是看不出一点愉悦之情。实际上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差,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在变,人也在变。当年的心境和现在已经是截然不同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苦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他一起登上了岳阳楼。这像是一声长叹,长叹里包含着他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情感。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借助想象主要写洞庭水。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回到自身处境,亲戚朋友都没有一点儿音讯,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无法了解国家和社会的现状,这对一个心心念念记挂这国家安危的人来说在精神上是非常孤独和痛苦的。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前一句是想象,后一句是实写。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潸然泪下。作者有感而发,由“愤”而作。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叙述,三四两句描绘岳阳楼的宏伟壮观,并加以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最后两句运用抒情的手法,揭示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另一个方面这首诗跳跃性极强,从喜悦到雄壮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浓浓的悲伤,感情丰富。

  在我看来:杜甫之诗之所以如此情深义重很大程度上是环境造就了他,越是贫穷潦倒,痛苦忧患的体验就越深刻,忧思感慨就会越浓烈,作品也就越能打动别人。在逆境下不改初衷,坚持理想。无功无名转而开辟新的道理,将自己的抱负通过这样的方法表达出来。发愤理论中发愤是一种途径,发愤不仅是创作的动力,更是创作的目的,发愤就是为了表达,发出自己对改变当时现实的呐喊。

  

http://www.dxsbao.com/art/924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实践总结大会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谈对农村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及有无意识分类处理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清华苑小区站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农村垃圾分类之路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留庄镇生活超市垃圾分类调查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理性的数字和文字
理性的数字和文字——问卷的收集整理工作实践团的活动在这几天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对于前期分发出去的问卷我们也如数地收回,而这几天的任务就是把问卷进行一个初步的整理和归纳。我们实践团在西校区学生活动室进 …
青光明丽处 寻者乐悠悠
2018年7月11日,经过一天的调研考察,指导老师喻琳老师带着乡村振兴创梦行动社会实践队登山。…
湖师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大会
湖师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大会7月11日,湖师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继续开展实践工作,对前几日所收集的湖州市民对于湖丝了解情况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时 …
湖师院辑里湖丝调研小组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湖师院辑里湖丝调研小组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2018年7月11日,经过两天的努力,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实践团完成了暑期实践第一阶段的任务。 在两天里,调研团 …
以专长服务社会,用热情谱写青春
以专长服务社会,用热情谱写青春…
关于非遗调查数据总结
关于非遗调查数据总结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暑期实践“湖韵遗丝桑绕七里”团队在进行完对市民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丝”的关注的调查问卷后,对几百份问卷要进行细致严谨的整理总结工作。对团队内成员进行分配任 …
蓄势待发: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正式启动
蓄势待发: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正式启动…
寻桥魂,承“桥”文化
寻桥魂,承“桥”文化2018年7月13日,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心“桥”见传承——湖州古桥非遗文化寻访团B组社会组来到离学校不远的祥和花园东区寻访当地的玉堂桥。当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玉堂桥的时候,发 …
初遇广告
  …
菰城湖丝显 问卷民情传
菰城湖丝显 问卷民情传 经过前一天的问卷收集工作,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在西校区活动室进行问卷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工作。本次数据调研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