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可以向大家带来我们的分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希望大家可以暂时放下手机来与我们一起共同探讨这场在全球制造业领域掀起波澜的经济事件。
刚刚在开始之前有在循环放一个视频,接下来再给大家放一遍欣赏一下。
这部短片呢,是一个讲述咱们景德镇陶器艺人的一个纪录片的预告片,导演想要传达给观看者的就是当代一直在宣扬的“匠人精神”,也就是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诶!说到匠人精神,我首先就想到了日本。在日本,有人做寿司做了一辈子,有人锻造刀具做了一辈子,有人做酱油做了一辈子在日本呢,企业普遍实行终身雇佣制。可以说,匠人精神已经融入到了各行各业。没错,日本的匠人精神可谓是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在这里我先拿一个数据来给大家更直观地感受一下吧:
【韩国的中央银行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统计:全球经营时长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是全球最多的,另外,日本还有几万家百年企业,相比之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企业屈指可数。那说的更具体一点,日本平均企业寿命为58年,中国本土企业则普遍命短,中小企业平均寿命2.5年,中国集团企业寿命也仅为7-8年。】
我想,这些长寿企业存在的原因,大概有一点是因为他们专注一个领域,在其行业里越做越深,越做越大。而正是这样一个以“工匠精神”闻名的国家,他的制造业近年却因为造假事件接连蒙羞,日本制造神话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戳破。那讲到这里,我就先跟大家从不久之前发生的“神钢”造假门说起吧。
“神钢”是日本神户制钢所的简称,它是日本第三大钢铁生产企业,可以说是一家“百年老店”了,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事情则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曾经在这家企业里工作过三年。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近日竟然因为造假事件被推倒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我们先来看一下事情的经过吧:
首先是这个月的八号,“神钢”在这个月8号在其官网上面发表声明承认,过去一年中,旗下多家企业的铝、铜业务部门通过篡改产品的强度质量等出厂检验数据,以次充好,将大量未达标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出售,并且占细分市场年销售额的4%。
这些问题产品涉及到的直接交易对象就包括丰田、三菱重工等500多家企业,波及了汽车、飞机、自卫队的军工等多个制造业领域,比如,10号升空的一枚运载火箭据称也使用了问题铝材。甚至还会影响到美国的波音公司,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由此引发轩然大波。
12号神钢的社长川崎博也首次出现在公众场合,并在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道歉,并说不排除在未来发现其他违规问题的可能性,日本的各家铁道公司随后又称:新干线上至少已经确认到有458个铝合金制品以及相关零部件来自神户制钢的问题产品,调查结果还证实,这部分铝合金制品不但被篡改了强度和耐久性等重要数据,同时在性能标准上还低于日本国家规定的相关工业制品标准数个百分点。
神钢股价两天暴跌36%个百分点。
而在4天前,也就是20号,神钢又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又承认集团下属的多家子公司、一线工厂都存在着篡改、瞒报、捏造质检数据的情况,神钢“造假门”这个窟窿是越桶越大。
其实啊,虽然说造假事件是8号才承认的,但是一旦我们进行深挖,就会发现,神钢的造假差不多持续了十年之久。
06年,神户制钢旗下两家炼铁厂神户制铁所、加古川制铁所被曝排放废气不达标,且篡改排放废气数据欺骗当地政府。而在加古川制铁所,这种手法沿用了30年。
08年,神户制钢子公司日本高频波钢业生产的棒状钢材在没有经过强度检验的情况下就向用户销售,相关产品性能数据被证实造假。
16年,另一家子公司神钢不锈钢钢丝被曝常年伪造钢丝强度数据,每当发现强度不达标的产品,相关负责人就篡改测试数据。这种手法也偷偷实施了9年。
由此,神钢这么一个企业就被贴上了“造假老戏骨”“常态造假”等标签。大家也都知道,这一次我们为大家带来的话题是:“神钢”造假,工匠精神变“躬酱”精神?其实“躬酱”这个词呢是日本制造业出事以来,中国网友们用来调侃而创造的一个新词。因为神钢这次的造假不是一个偶发事件,对于神户制钢存在连续数十年有组织的造假行为,甚至可以说得到了企业高层的肯定,日本政府也很有可能心知肚明,但却一直隐瞒。直到纸包不住火了才出来鞠躬道歉。
神户钢铁走到这一步的确有些不可思议,这家企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日本制造的这样一家企业,他所生产的产品呢,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一家钢铁企业,当然他还生产一下传统钢铁,但是都是一些高新技术的钢铁,比如说耐腐蚀的厚钢板,超强压力的薄钢,还有很多的机械设备,比如在七月份他们就生产了全世界最大的最长的五百吨的一个船用曲轴。虽然说有一些人把工匠精神神话了,但是日本的制造业里头的确体现了这种能力,他也是全球的创新一百强企业。
就是这么一家企业出这么一个事,你就感觉好像是班里头的学霸最后作弊被抓一样,所以大家还是比较震惊的。这样一个好学生他为什么要作弊,他曾经的业绩很好,利润也很高,凭借其产品拥有了竞争力,这几年,掉入了亏损的境地,而亏损最严重的部分,相对来说就是他材料的部分,检验不合格,但是又差不了太多,于是到了最后就沦落成“咱们一起商量一下,改一下数据”就出去了。
【本身存在误解】我们先把这件神户制钢造假事件当作一个独立的事件看待,这家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其背后冲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这个非常有意思,我们过去一提到工匠精神就马上想到日本,日本商品好像是一个高质量的代名词,先给大家做一个纠正,日本商品在国际上从来就是性价比比较好,物廉价美,而不是高质量的代名词,本身我们对其有一定的误解。
那回头看看神户钢铁造假事件,让人不禁联想到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理查德·H·泰勒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一些理论,其实这一次事件可以试图用这个来解释一下。
【行为经济学:反射效应】
行为经济学里面有一个理论叫前景理论,里头有一个反射效应,也就是说当你无论怎么做都是损失的话,你会选择更大的冒险。成本上升,业绩下滑,压力使其选择造假。
往细的来说,神钢问题主要出在铝产品,汽车行业以及其他行业流行一种铝代钢,也就是说在材料使用方面用一定的铝取代钢。尤其是发动机、汽车引擎盖铝材用的比较多,于是神钢其实在往这方面研发发展,但是我们都知道要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他的成本投入肯定要大,这个部门所产生的压力也会比较大,那如果在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些不合格的产品,那么如果他们如实地就把这些都废掉的话,那么他产生的压力会更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选择了隐瞒。
【行为经济学:确定效应】
日本制造成为国际品牌之后,他的一些比较优势(释)渐渐丧失,首先是韩国的产品对他造成的影响,再是中国的产品对他造成的冲击,咱们目前的制造无论在产品的质量上还是精良创新上都在追赶他。而20年前世界五百强里有99家日本企业,快要比肩美国,在今天,这个数量减半了。
在之前提到的行为经济学里面还有一个叫做确定效应的理论:如果这个获得是确定的话,那就会不会去冒这个风险,如果不确定的话,也就是说他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那么就回去冒这个风险,就像买彩票一样。那么回到这些企业,他们争相“买彩票”的背后也反映了他们现在在控制成本上非常难,外界的竞争对他们来说很煎熬了,所以取得好的成绩变成了小概率事件,所以他们才集体冒这样的风险。
【监管有疏忽】
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工匠精神普及的国家,如果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为了自身利益,知名的大企业也会铤而走险,违法造假。
我想,这跟日本的“耻感文化”有关,打个比方,企业员工要是犯了错误,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我是否会丢脸没面子。因为怕没面子,所以要想尽办法文过饰非,推卸责任;因为怕丢脸,深刻的反省当然能免则免。其次,犯错员工要观察何人会被自己的错误波及,如果是属下受到波及,有良心的主管就会在未来设法找机会“回报”属下,要不然属下只有自认倒霉了。相反的,如果这个错误所伤害到的是自己的主管,那可就非比寻常了,一定要负荆请罪、甚至戴罪立功,直到获得长官的原谅后,才有自新的机会。不论是上述那一种状况,耻感文化下的人民比较现实而缺乏认真反省错误的诱因。
于是大家都是互相隐瞒,一块儿造假,就是说大家知道耻,反而去做更羞耻的事情,那么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所讲到的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就仿佛变成了与虎谋皮,大家一起商量说“哎这件事情还是不要揭发为好。”
就像神钢他下面其实都是一些很牛的企业,什么三菱重工,丰田,美国通用公司,我们要相信他们也有很好的检测的手段,难道他们的检测手段检测不出来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很有可能就是本来已经检测出来了有些问题,但之后经过层层报告,这件事情就这么被勾兑掉了。这里面有工艺造假,数据造假,财务造假,那么所以说他其实包含了很多很多的生产线,包括监管线,所以说他实际上是一个协同作战的结果。
三、【事态会如何发展】
当日本制造业出现丑闻的时候,钢板造假,质检员质量检查违规操作等等,无疑给本身就被质疑安全性的日产车而言是一个雪上加霜的事情,此次造假事件,给日产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失去信任和诚信的日产还能走多远,国人还会继续买单吗?曾以“工匠精神”闻名全球的日本制造已注定被制造业所唾弃,这可能已经没有办法挽回日本制造的地位。
到现在为止,从神钢第一次爆出造假丑闻以来已经过去了15天,而事件的升级的速度要超出原来的预期。那么神钢作为一个上游企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不在于他是一个单个的独立的事件,而是说他的波及面非常之大,第二个就是他的时间非常长,第三就是说他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现象级的事件。
那么这件事情之后会怎样收场呢?我就来发表一点自己的拙见吧。
1.【巨额赔偿的承担】
【供应链上游,牵扯众多】
这次的危机波及范围之大,就在于他是上游的原材料企业,他的产品发往无数下游。神户钢铁出产的高性能铝材料性能品质在行业内都是遥遥领先的,可以说是汽车轻量化的必选材料,很多关键部位的锻造铝材,欧美系整车一般还会在北欧的一家材料企业供货,但是日系车特别是高端品牌或者运动型车型全球不管在哪里制造,肯定100%采用神户钢铁提供的铝材。
虽然说神户制钢在全球钢铁业界的产能呢是在业界排在第53位,但是此前这家公司就声称他是同时经营钢铁业务和铝业务的唯一一家企业,他在部门材料和零部件上面确实是处于一个相对垄断的地位,比如说弹簧用线材,咱们普通消费者可能会比较陌生,那我就用一个数据告诉大家,在全球,平均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用的他们家的产品。
【被牵扯企业进退为难】
涉案神户钢铝材问题的日系车型,其实反而说明了这些车型对自己供应商来源的重视。如果你的车型日本其他车涉案了你说你没有涉案,那就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你修改了材料来源,使用了廉价的替代方案,这种车型更不要去买。所以使得这些下游企业进退为难。
【被索赔】
由于波及的层面超出了日本国内,到了国际市场;美国福特公司和通用公司也发表声明说目前已在加紧自查自己是否使用了问题产品,因此市场也是担忧,公司如果面临(特别是美国市场)一个在全球范围的召回事件,将会产生一个巨额的赔偿,并且在神钢刚爆出丑闻的两个交易日内,他的股价暴跌近四成,市值蒸发16亿美元。
2.【演变为违法行为】
【买卖双方的欺骗造假行为】
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之前呢,神钢也曾为自己辩解称他们虽然没有达到行业的要求,但是达到了市场的标准,此前的报道一直是集中在公司没有达成和企业用户约定的产品性能的标准,还是属于买卖双方的一种欺骗造假的行为。
【真相:未达到国家工业标准,涉及违法】
但是实际上日本的各家铁道公司之后却表示,在日本的新干线车辆上至少已经确认到了458个制品是神户制钢的造假产品,而且还证实了这些产品并没有达到日本国家工业标准设定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个事件变为了更加严重的违法的性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神钢的社长也是特意跑到日本经济产业发展省公开道歉时是表示将在两周内排查包括海外市场在内的所有产品的安全数据,一个月以内建立具体的对策方案,但是对于这样的决定市场本身并不太认同。这主要是因为接下来要提到的第三点。
3.【对于日本制造业的深远的冲击】
与此前日本制造大企业出现的事故相对比来看,材料企业处于整个供应链的最上游,那就导致了:
一是无法完全掌握自家的产品最终用到了哪些产品上
【多米诺效应】
这次丑闻对于日本制造的品牌伤害还是非常大的,对于日本知道的信誉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因为在他之前呢已经有很多企业出现过问题。尤其像神钢他是一个原来创新意识很强,质量很高的的企业,而且他是一个有意识的长期的造假,这跟出了事隐瞒的性质还不一样。所以这件事情对于日本品牌的影响就像是多米诺效应一样。
二是这会在根本上动摇日本制造的技术支持基础以及整体的信用体系。
一旦失去信任任何事情都没有了意义,对于一个品牌而言,那就更加重要,信任危机屡次发生在日产汽车身上,日本制造业神话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突然崩塌,而是根深蒂固的企业腐败所造成的,当一旦由于不当的业绩不当的期待的压迫导致企业的文化的失守导致的影响以及危害会更大。这同时这对全球的企业都是一个警醒。
刚刚我们是把这件事情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件,但是不可避免地要看到整个日本制造业的大环境。那,接下来,晓蔓,你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本这几年来制造业出现过的问题吧。
四、【日本制造业其他丑闻】
好的。事实上,近年来,一贯以“工匠精神”标榜自己的日本制造已经频繁爆出过很多丑闻了。神户制钢所的故事并非个案。先来说大家非常熟悉的汽车制造商三菱集团,三菱是日本的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在04年三菱的【刹车门事件】闹的沸沸扬扬,当年,日本神奈川县警方以涉嫌“业务过失致死罪”逮捕了三菱前总经理河添克彦等人。三菱有组织地隐瞒了其所属三菱扶桑汽车公司生产的载重汽车离合器系统零部件质量问题,没有根据有关法律向国土交通省报告,也没有采取将有问题车辆召回检修等必要措施,导致鹿儿岛一名司机于02年因卡车离合器系统质量问题引发交通事故而身亡。当时,由于离合器壳存在缺陷致使驱动轴脱离车体,卡车失控撞墙。早在98年,由于类似质量问题就曾引发过一起事故。但是三菱前总经理河添克彦等公司高管却故意拒绝接纳有关报告以掩盖事情的真相。
从92年到02年1月,日本全国总共有33起涉及三菱卡车的交通事故,三菱汽车公司也曾经成立过专门的调查组,但是当时公司部分高层主管为了避免召回行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没有如实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根据规定将同型号车辆召回,而是采取与客户“私了”的办法,偷偷对受到投诉的92辆“问题车”进行免费修理,对外则称车辆没有问题。公司高层甚至将用户举报信锁进铁柜,逃避政府部门的调查,致使召回行动被一再拖延。
三菱某位前高管交代,在他任职前,三菱竟然都不存在汽车质量问题报告制度。也就是说,该公司有很多人为掩盖技术缺陷的案例,很多也无许都还没有曝光。
说完这件三菱事故,还有另一件【三菱油耗门】大家都知道在2015年德国大众汽车爆发了1100万辆柴油车排放测试中作弊的丑闻,而紧接着三菱在16年,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不当手段,使得燃油性测试效果好于实际情况。这也成为三菱自隐瞒车辆缺陷以来最大丑闻,并引发股价暴跌。
【高田死亡气囊】再来说说日本的高田公司:高田成立于1933年,起初只是一个经营工业纺织品的家族企业,1987年开始生产安全气囊,并在其鼎盛时期成为世界第二大安全产品生产商。大家都明白安全气囊之所以叫做安全气囊是因为它能在发生撞击时弹射出来保护驾驶员,但是这家公司生产的气囊却被称为“死亡气囊”。
在08年,本田汽车公司首次因为高田安全气囊问题召回了4000辆车。09年5月,由于高田问题气囊造成一名美国18岁女孩死亡,本田公司随后又宣布召回51万辆车。这种问题气囊由于被太用力充气可能会朝车内的人喷出金属弹片,高田气囊已经造成四人死亡,引起多起诉讼。
高田这家公司的公关做的很有意思,对于公司的问题产品表现得十分地牛气,可以说让人大跌眼镜。15年8月,高田公司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更新关于安全气囊故障原因的调查时,竟然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缺陷气囊问题细节,这样的表态令全球的车企都感到震惊,这种不积极调查、傲慢迟缓的态度是高田走向绝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高田气囊问题不断发生时,高田还继续销售相同材料的气囊,并多次“傲气”地表示“无法确认造成爆炸的根本原因所在”。这说的这些也说明了高田这家汽车安全配件公司对自己生产出的产品的安全性并不重视,啪啪啪地打了自己汽车安全配件公司的脸。
最终在今年6月26日,高田公司正式在日本申请破产保护。因气囊问题,高田的负债总额超过了1万亿日元,这也使得高田成为日本二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制造业破产案例。
【东芝财务丑闻】接下来要说的第三件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东芝公司的财务丑闻:15年7月,东芝从2008年至2015年内的三位社长西田厚聪(05年6月-09年5月),佐佐木则夫(09年6月-13年5月),田中久雄(13年6月至今)公开承认财务造假一事,这场跨度长达8年,跨越老中青三代社长的财务造假涉及“注水”金额高达16亿美元。这也是日本企业界最大的一桩财务造假丑闻。东芝公司还有涉及家电业,曾经日本家电业与汽车业等行业一道,带领日本经济走出战后的颓败,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但是随着中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家电制造业的崛起,日本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被不断瓜分,业绩也日益下滑。加上自身投资或发展路径选择错误等问题,日本家电企业越来越难以维持曾经的骄傲。
实际上,东芝还不是日本唯一一家发生重大财务舞弊的家电企业。就在东芝事件发生的4年前,日本医用设备及数码相机制造商奥林巴斯也因爆出财务造假丑闻而名誉扫地。奥林巴斯11年底宣布,此前20年间都在以做假账的方式掩盖投资亏损,总额高达13亿美元。
【三井丑闻】再来说说日本的房地产建筑出过的问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制造的住宅的安全性都无法保证,制造业带来的恐慌可以说是巨大无比的了。15年10月,日本三井不动产集团销售的横滨市一幢公寓楼发生倾斜。在支撑大楼的地桩中,有至少8根没打进足够深的稳固地层中。而作为该项目的下游承包商、负责打地桩的日本建筑业龙头企业旭化成建材公司在施工时偷工减料,甚至在施工前就篡改了固定地桩的混凝土用量、地盘强度等数据资料。而这家公司在日本建筑业中可谓“名门望族”,它参与建设的公寓楼、商业楼、医院等建筑遍布日本全国。
【丰田召回门】此外,09年丰田汽车因“召回门”深陷危机,先后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的多款车辆,合计850万辆。召回范围内车辆的转向系统的控制程序不恰当,方向盘打满后如果方向盘回轮速度过快,有可能短时造成与方向盘正中位置的偏离角偏大。从而可能导致驾驶员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造成安全隐患。
而在今年9月末,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承认,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松下、索尼、夏普等电子企业也遭遇集体“沦陷”。在11年和12年连续两年超过7000亿日元之后,松下电器断臂求生,对部分亏损业务进行剥离和重组,向B2B领域转型。索尼曾经在05年因浙江工商局抽检的6个型号数码相机质量不合格,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索尼从2008年开始业绩持续亏损,虽然在2015年公司开始扭转亏损局面,但是由于熊本地震的重创,索尼再次陷入亏损。今年二季度,索尼业绩尽管大增,但是已难重现往日荣光。而夏普作为日企的典型代表,臃肿的企业形态,过长而缺乏核心的产品线致其陷入长期亏损,最终不得不以62亿美元“卖身”富士康。
上述企业都是在日本国内外有着响当当大名声的大企业,都在这些年纷纷出事,走下日本制造的神坛。
五、【日本制造业怎么了】(原因)
这不禁让人生疑,日本制造究竟怎么了?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1996年时,财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不相上下;但是到了2006年,已经减少至70家;再到2016年,仅剩52家,比20年前,锐减了将近一半。这个数据还是很让人震惊的,一个制造强国怎么就慢慢地不行了呢?
日本制造虽然深受全球赞誉,但是部分企业存在管理漏洞,诸如篡改产品数据、生产日期等现象一直存在,只是没有被外界所关注而已。就像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在学校里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虽然也存在一些缺点,但老师和学校也能容忍下去。而现在不同了,信息化传播速度飞快,日本制造的一些问题就有可能集中爆发出来。
首先,我们将原因归于日本制造业设置过高的发展目标,这样就导致“篡改产品数据”、“以次充好”事件时有发生。正是日企的目标设置得过高,公司上下都争着要去完成,这也为“篡改相关数据”埋下了伏笔。日企过高的发展目标也源于日本制造业国内过高的行业标准,由于这样的高标准,日企一旦经营不善出现问题,就会选择通过上面所说的方式狡猾地蒙混过关。
【行为经济学解释】众多日企在这样一种高压之下做出这些不合理举动的原因我们也可以用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研究的行为经济学来解释,在行为经济学中,前景理论中的反射效应:如果你面对一种损失,另一种也是损失,无论你怎么做都是损失的话,人们会倾向于选择更大的冒险确定效应。这也就说明很多日企愿意冒险造假,是因为他若不造假面对的也是损失,这就说明目前众多日本国内的制造业企业整体就是经营不善,利润萎缩的状态,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过去日本制造突出的是“匠人精神”,很多企业长期只做一个领域的产品,力求在这个领域做精做细,通过生产高品质产品来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而现在的日本企业要面临收益率、成本竞争等各种压力。很多日本制造企业把提高赢收和降低成本,作为努力方向。
实际上,日本制造业早就存在诸多弊端,只是过去在“高品质”光环之被掩盖起来,而现在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企业竞争压力压大,为了生存下去,日本制造业追求的目标已经转向提高利润和降低生产成本,在这种下发生“篡改数据”事件也不足为奇。
【监管不到位】这也暴露出了日本政府对企业监管的不到位、有漏洞,相关机构睁只眼闭一只眼。就像钢琴在前边说到的,神钢是上游企业,其产品销向的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铃木、斯巴鲁等,这些下游企业的先进技术难道检测不出产品的质量问题吗?诚然不是。下游企业心知肚明,这其中就有相关企业之间的共谋、勾兑以及协同作战,彼此互相包庇。
【日本经济一直没有回归正轨】从日本经济大环境来分析,日本(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所以签订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的签订得到日本日本主管经融财政的部门的强力推动。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过热,日元升值可以帮助日本拓展海外市场,成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因此导致了“失去的20年“即经济衰退、货币贬值。国家、社会基本不发展甚至倒退)经过“失去的20年”后,日本经济始终没能回到正常发展轨道,同时面对着中国韩国等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企业进入较为艰难的生存期。为争取利益最大化、守住市场份额,不排除部分企业采取极端手段或欺骗手段的可能,这也反映出日本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安倍政府虽在国内力推“安倍经济学”,强调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制造业转型,但是,力度和成效不彰,这也给企业增加了负担。
【文化歪曲】经济滑落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跟日本的文化土壤也息息相关。如果跳出企业视角,日本的“隐瞒文化”“篡改文化”“歪曲文化”正在日本各界弥漫。以安倍夫妇卷入的森友学园丑闻为例,不仅首相官邸和自民党上下拼命捂住盖子,日本财务省的相关知情部门也在隐瞒、篡改乃至销毁对安倍夫妇不利的证据。而这些正在战胜日本传统的“耻感文化”,导致日本社会对谎言、造假的“耻感”阈值急剧降低,明白是耻辱的事情之后反倒做出更加耻辱的事情。日本制造业现在面临的是规则文化的失守,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过渡】
虽然我刚刚说的很多都是日本制造的坏话,但是我必须得说,日本制造曾经真的很辉煌。那我们就来看一看日本制造业的发展。
六、【日本制造业发展阶段】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大致曾经历过三个阶段、超百年的时间:从明治维新到“二战”(1868-1939),“山寨”为主阶段,日本那时的产品在中国被称为“东洋货”;“二战”结束到1970年代初,模仿为主阶段,重点学习美国,使日本从一个经济崩溃的战败国发展成经济巨人;1970年代到1990年代,是创新超越为主的阶段,“日本制造”不仅登上世界舞台,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成为各国企业竞相研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我们来重点看看战后日本制造业大致经历以下几个历程
(1)日本制造业支撑了战后日本的经济复苏和高度成长。造船、照相机、钢铁、汽车、半导体、电子机械等产业接连不断地出现,制造出大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其背后体现的是从中小企业到大企业都对生产现场的产品制造给予了一贯的专注态势,以及支撑着产品制造的无数从业者。并因此在与美国德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制造业间的竞争中取得了胜利。
(2)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泡沫经济,许多企业走上了通过地产和股票等赚钱的捷径,丢弃了在生产领域对降低成本和品质管理等的专注态势。在工资上涨和日元汇率升高的情况下,由于人工费用高涨,因此大量引进了产业机器人等昂贵的生产设备,过度追求自动化,甚至到达了无视盈亏的地步。其结果使得生产现场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人心呈现荒废现象。
(3)在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的低迷和衰退长达十几年之久。日本的制造业开始在经营战略上落后于美国,在生产成本竞争力上落后中国。尤其是中国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以飞快的速度走完了日本战后数十年所经历的产业发展之路,逐渐赶上了日本。除纤维、家电、摩托车、钢铁、电子、造船、汽车等产品领域外,中日两国的竞争领域也已经切实扩大到了模具、铸造、锻造等制造技术领域中。随者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不少日本企业开始缩小在日本国内的生产基地,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当昔日的辉煌渐渐失去之际,在2000年前后,“日本的工厂向中国逃亡,日本国内的产业渐趋空洞化”等哀鸣曾充斥在日本国内各大媒体求急速扩大
(4)2002年后,数码家电迎来热销大潮,中国需求急速扩大,原油价格高涨又引发了节能机遇,这些都为日本制造业送来东风,生产企业撑过了泡沫经济之后崩溃后的艰难时期,在技术开发等方面多年积蓄的力量所凝结出的成果霎时间遍地开花。库存、设备投资、人员等三大过剩因素已使大幅削减日本工厂切实恢复了元气,日本国内制造业重现活力。
我们说,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与整个经济成熟度、社会成熟度高度相关,特别是受到国内消费市场环境的约束。在日本经济如日中天的上世纪80年代,日本迅速成长为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流的社会,甚至出现了“一亿总中流”的说法——一亿两三千万人口中,有一亿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在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日本市场上,消费者对于高质量商品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廉价商品,生产质次价低产品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
在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竞争不过大企业,通常会打价格战或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我们往往将假冒伪劣等词汇与中小企业联系起来。而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小企业形象则截然不同,日本人认为中小企业在价格上、生产规模以及产品门类上都竞争不过大企业,所以绝对不生产技术含量低、有可能卷入价格战的产品。他们往往聚焦于某个特定细分领域,专为大型企业配套,解决某个特定的技术问题。日本制造业的真正实力,表面上看是三菱、丰田等这样的大企业,实际上来自于数千家这样在单项技术上默默钻研的小企业,这样的小企业占据了日本制造业的绝大多数。
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开始从“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从强调应用研究,逐步转向注重基础研究,政府从政策、计划、财政、金融等方面,对发展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尤其是对高技术大力引导和支持。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三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80%以上,居世界首位。
【我对日本制造的看法】可以说日本制造业有过盛世辉煌,但是近年来日本制造业的表现的确让我们消费者有些担忧。随着索尼、松下、东芝、夏普等品牌在消费领域遭遇滑铁卢,很多国人分析认为日本制造业走下神坛。但是在产业链的上游高端材料、高端部件领域,日本企业依然保持领先地位。消费市场多变,芬兰会失去诺基亚,美国可能会失去苹果,中国可能会失去小米,但支撑诺基亚、苹果和小米发展的无数技术公司和部件供应商并不会消失。所以我觉得日本制造业的上游领先地位并不会一时半会垮台。
七、【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日本制造业一时半会不会垮台,但是我还是认为:神户制钢在面对可能的大量的召回以及巨额赔款,他可能真的要面临破产的境地了,而且他的倒闭有可能对日本造成致命的打击。
刚刚有列出了很多日本制造业的丑闻,过我们列出这些事情并不是想让大家弹冠相庆,欢呼什么“日本神话已破灭,星辰大海在中华“,这种浮夸风刮不得。
我想告诉你们:这些事情,才是我们最应该吸取经验的地方。
把这些年来,日本公司搞出来的烂事拿来比较一番,我们会发现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
有组织、有纪律的坑蒙拐骗,一出事就集体完蛋。
比如这次的神钢事件,弄虚作假长达数10年,而其产品却被使用于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民间的小轿车到官方的卫星运载火箭(前些天刚射出去)。
按理说这种大范围,大规模的操作,中间随便哪个环节出了岔子,都会一崩到底。可神钢硬是撑了10年才被自己人,从内部捅出来,为什么?这就是集体的力量。
在日本企业工作会有一个思想被奉为圭臬:安定、秩序、以及服从。
比如说日企普遍推行的终身雇佣制,员工在企业干了没多久就离职的话再找工作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老板会觉得:你不忠诚。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上下级就形成了一种默契,不要闹事,要有秩序。
而马克思主义则教我们:造反有理。
正所谓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对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一个文明来说,安定和秩序是相对的,不断的进行自我修正,自我进化,才是绝对的。
安定是不是好事?讲秩序是不是好事?当然是好事,不但是好事,也是坏事。因为当一个文明安定过头的时候,就会失去其前进的动力,停滞掉自己的发展,最后被发展起来的另一个文明教做人。此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自我修正、自我进化的,从来都是那些敢于“离经叛道”,撸起袖子“造反”的人们。
要注意,这个“造反”,不是你跟哪个领导有私仇,就鼓动群众去淦他的”造反“。
而是当你发现领导开始把大家往沟里带了,敢一马当先,奔走疾呼。
二、【务实,文化不能失守】
过去日本制造标榜自己特别高质量,他把自己的标准系数定的特别高,并且高于欧美的,所以神钢在发布会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没有达到国内的标准,但是我们达到了整个行业的标准啊,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不务实的行为,这是一个吹牛的行为,那因此使得他在成本特别高,利润特别低的情况下偷工减料,由此使得大家都要达到的标准他都达不到了,因此第一个启示是企业应该要务实,不能心存侥幸。
【企业文化不可失守】
对于很多热门企业来说他们以前是有非常好的企业文化,而且曾经非常重视,包括神户钢铁他们新制定的企业伦理纲领,(带着看一下),他们写的非常周到,可是到最后为什么会变成一纸空文,在过去,应该说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保持的非常好,在之后我们说为什么他会失守,就是你的这种长期执行的企业文化会失守,我觉得那这些企业应该去深层反思这个问题。
日本的经济现在是病了,应该用这句话来说明他。那么我们来看这件事情的话就会发现,这个神户制钢所的社长说“啊我对不起大家我就辞职了”。诚然,这样仍然是不够的。
因为从他的文化从他的经济从它的竞争力来看都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那么你整个董事会、你的监事会对你是怎么监督的、你的上下游企业是怎么与你协同呢?这都是问题,所以我认为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要进行一种结构性的改革,而不是只是说,现在有一个责任人存在,就让这个责任人这样那样。这样是不够的。
回顾日本的发展过程,在70年代以前他是不行的,当时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日本是一个资源很缺乏的国家,能够成为制造大国,实际上当时他就进行了供给侧改革,包括去僵尸企业,包括产能出清,包括对市场的重新调整,进行痛下决心的改革包括供给侧改革,进行结构改革仍然是他唯一的出路。
我们国家所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力度因只增不减,这是整个经济大环境对于我们的要求。
在全球化大潮下,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成长,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构建起的新的制造业体系,形成“全球比较优势”。日本制造业在此过程中沦为“三明治的夹心层”。日本企业如何转型、日本经济如何升级,可能成为关乎日本是复兴还是“沉没”的重要问题。日本制造业企业过去追求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逐渐让位于资本收益率,成本竞争、收益竞争成了日本企业新目标。
更令人深思的是,曾经的日本强盛如斯,而今也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地球这个图里最有实力的几个玩家,美帝俄国日本欧罗巴,纷纷遇到了刷不过去的关卡。前瞻的视角应当对这种危险有预见性的眼光,我们可以借着各大玩家的错误躲过陷阱和,可是二十年之后呢?地球这个图里,恐怕只怕中国在独自开拓。到那时面对的激昂和困惑,二十个神户制钢事件也难抵万一。
这种眼光以当时每个人都具备的。或者说,有心成为时代弄潮儿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神户制钢造假的事,一定会让国内企业抢占其市场份额,我想提醒国内企业有钱赚很好,但万不可再玩小聪明,还是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体系做好,中国制造的名声已经很差了,借着这个时机把口碑做好,中国制造才能稳步向前发展。人工智能,第四次工业革命。乘势追击。
而说到这里,就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欧洲航空公司接连倒闭以及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以及更早之前的美国退出TPP。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竞选总统时甚至公开表示,一旦他上位,就会让美国退出wto。我们发现,发达国家正在试图破坏并撕裂由发达国家自己率先建立起的全球化的国际秩序。为什么呢?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极力追赶发达国家,全球化秩序越来越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了,而我们说发达国家优厚的福利制度让其变成了一个个让我们羡慕的福利国家,同时呢,又让他们得了“福利病”,在完善的福利制度下生活的人民似乎有了一种惰性,于是整个国家可能就招架不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了。我们国家建国以来因为有了像袁隆平、、、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勤劳的一代而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也是有的,他们的先辈们也是很努力的,甚至很多年以前,也曾有很多美国人忙到离不开工地,饭菜都是坐在工地上吃完然后继续工作的,这在今天的美国是很难想象的,因为他们讲人权,你现在要是这么对他,他就肯定得拿人权来告你啊。
不可否认,发达国家确实存在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能没头脑的嘲笑他们这些栽跟头的时候,毕竟我们也还在发展中阶段,瘦死的骆驼总比马大。而对于我们来说,能做得就是变得更加勤奋一点更加勤劳一点,不要成为垮掉的一代,不要成为后人说起我们时,只会说:“噢,那一代人啊,中国最勤劳的一代人就断在这里了。”
正好,日本比我们早发展几十年,是走在我们前面的。所以我们应该跟在他们后面,留意他们都踩进了那些坑里,掉到了那些沟里,把位置记好,避免自己也踩到同一个坑,掉进同一个沟。所以我说,这些事才是我们最应该向日本学习的地方。当然,这个学习范围完全可以扩展到美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国家。而就这一次的事件来讲,我们跟日本是踩过同一个坑的,所以各位也不要着急落井下石。要以坑为鉴,反思自身才是要紧的事。愿中国的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为什么你们刚刚说神钢造假十年之多,可是一直没出现过大问题,而且10年前也有媒体报道过部分丑闻,可是好像只有现在才看起来掀起了一阵浪潮?】
三峡文化自信
【中日耻感文化的区别】
问题:我注意到两位在各自的讲到的耻感文化好像有一些出入,请两位解释一下。的确,钢琴她刚在稿子里说到耻感文化的时候打了一个比方,说企业员工要是犯了错误,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我是否会丢脸没面子。因为怕没面子,所以要想尽办法文过饰非,推卸责任。而我这边说到的耻感说是因为怕受到外界的批评,觉得羞耻所以才不去做不正确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情。这样一看好像是有些出入,其实都是说得通的。耻感文化最早被学者提出来是来解释东方文化,日本文化的,但是随着耻感文化在日本的发展演变,他逐渐开始变了味,从一开始我提到的是因为觉得羞耻而不做错误的事情演变成了做错事情出事之后想方设法来演示,来文过饰非,其实这就体现出了日本国内整个文化的倾向开始偏离了正轨了,文化开始走味了。
http://www.dxsbao.com/art/79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