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感——《公民凯恩》
由于课堂上老师的推荐,我有幸了解了这部电影,于是我带着对影片后部分的好奇去下载了它,当我用了两遍的时间去看它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它无愧于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奖,也理所应当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指定典藏。
影片诞生于1941年,那仍是一个黑白电影的时代,但相对于影片的内容,黑白的效果并没有令电影本身逊色,尤其是在今天去看,它更具时代感和历史意义。电影的主人公查理·佛斯特·肯恩是以美国历史上的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为原型塑造的人物,电影中多处鲜明地体现了赫斯特极具煽动的办报方针。因此,这部电影让我们对美国黄色新闻那个时期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也通过肯恩看到了赫斯特当年的某些影子。
影片开头展现的是一处禁止入内的宫殿式的豪华建筑物,但环境却是一片死寂,整个场景持续时间较长,给观众带去了一种探索的氛围。影片将回忆与现实交叉展现,伴随着肯恩的去世,影片的核心要素——玫瑰花蕾出现了,它既是肯恩的遗言,也是整个影片围绕的中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影片提到仙纳度之主之前,先出现了“蓬勃的新闻事业”这一行字,如果不联系后文,则观众难免会有困惑。我想这与后面提到的美国的忽必烈、报业巨子一样,是一种对肯恩在报业方面成就的肯定。
对于影片的后文,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探讨,一是从回忆的角度,与肯恩关系不同的人对肯恩有着不同的回忆和看法,其中虽然有重合的部分,但不同之处仍然很明了。二是从肯恩的角度,影片展现内容较多,但主要涉及了他的童年(铺垫)、早期办报、创立询问报(事业上)、政治生涯、个人感情及生活这些方面。以免引起混乱,我选择了其中一个角度(第二个角度)去谈一谈电影以及我的感受。
影片中对于肯恩的童年叙述较少,在柴契尔的手稿中展现了最为关键的一部分,那就是他的母亲为了他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更好的环境下成长,让华尔街的大亨华特·柴契尔作为他以及财产的监护人,而这一决定对肯恩的整个人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片中二十五岁的肯恩就已经在报纸上有所发展,他致力于发展询问报而不是金矿和航运业。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肯恩是一个很有想法与追求的人,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性格既是有利的一面,也是导致他“不幸”的原因之一。
在经营询问报的过程中,影片开头部分通过数字展现了他事业的辉煌,后文中他将记事报众多“大佬”收入囊中,使询问报的销售量达到了第一。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免联想到赫斯特与普利策竞争,挖普利策墙角的事情。兴奋之余,肯恩写下了自己的原则宣言,并登上了报纸的头版,这种行为也在某个角度体现了他的新闻理想,同样由于他坚持攻击美国私有财富的传统以及追求进步的积极精神,他被认为是共产党徒,但由于他自私地煽动了战争的发生,他也被称为法西斯徒。而在他自己看来,他的身份始终是一位美国人。影片中对于黄色新闻的煽动性,特别展现了一个案例——史东太太的“谋杀案”。实际上,史东太太虽然失踪了,但并不能确定她是否遭遇不幸,更不能说是谋杀,但肯恩为了炒作这个新闻,强制将史东太太的失踪报道成谋杀。这一点尤其凸显了黄色新闻侧重于暴力的特点。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肯恩旗下的一家报社倒闭,十一家报社被合并,另外还有多家被出售,但这些都无法撼动肯恩已十分稳固的报纸事业。从中也可以看出,黄色新闻时期,赫斯特报业的盛况。
肯恩拥有丰厚的资产,宏伟的抱负,但他在政治上并没能大显身手。他向大众表达着他强烈的爱,却最终得不到他们的信任。在他的桃色新闻直接导致他竞选失败后,他依旧选择了任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没有人能够影响他,影片将他自负的一面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肯恩的个人生活及情感方面,他有着两段失败的婚姻,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与他自私、高傲的性格有关,当其第二任妻子苏珊回忆他时,她说道他们或许就不应该认识。而他第一任妻子留下的儿子也在一次车祸中不幸离世。不得不说,肯恩确实很爱她们,但多重的性格以及复杂的时代背景最终让美好的事物沾染了强烈的悲剧气息。影片中也展现了肯恩对待朋友的感情,他因气愤辞退了李兰,却又寄给了他两万五千元支票,如李兰回忆时所说,查理做人从不凶残,他只是做了些凶残的事情,而他若不算肯恩的朋友,肯恩则没有朋友了。这些听上去不免让人有些感慨与悲伤,包括影片后来展现的肯恩的老年生活,他带着病痛住在自己诺大的“宫殿”里,最终随着玻璃球的破碎走向生命的尽头,身边空无一人。
影片直到最后,也没有寻找到玫瑰花蕾究竟是什么,但人们渐渐明白了那似乎应该是肯恩失去的某种东西,肯恩一生看似拥有了很多很多,但最后得到了一切却又失去了一切。影片最后探索玫瑰花蕾的人准备回去了,房间里满是肯恩生前收集的各种雕像、古董,最终在拍完照后被人们清理、拍卖,而玫瑰花蕾的秘密也随着童年的那个滑雪板被扔进火堆里燃烧,消失在浓浓黑烟中。一位曾经轰动一时的报业巨子最终渐渐成为了历史,只有他的“宫殿”作为私人纪念馆仍伫立在风雨中。
总结而言,这部电影除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上的黄色新闻时期,也让我们通过肯恩认识到了人性中的许多弱点。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看待报业史上的那个特殊时期,坚守新闻事业倡导的原则,坚守人性中的真善美,在这个幸福而又相对和平的时代,把我国的新闻事业建设得更好。
http://www.dxsbao.com/art/748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