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历史,不知兴衰难料;不学哲理,难明辉煌始终;不立大志,枉为农谷学子。方如是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护万世之太平。
一路从西校门走来,看到的不仅仅是积淀下来的建筑植物,更有古朴而典雅的文化气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种美的享受。当然,农谷最多的还是人。大学之地,非大楼所在也,乃大师所在也。山西农业大学,大师云集,而且,学生们也自有风采,虽不能冠以大师之名,却也绝对可以以之为助力。你瞧,学校完整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既锻炼了老生,又帮助了新生,实谓尽众人之所能,管集体之大事。
回顾多年来的学习生涯,意喻为苦中作乐,但终究是枯躁无味的,学校管的太多,难免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我们每天也在叫喊着,要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但是,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无非是多做对了几道题,一出校门,再不需反复回顾,曾经的训练效果很快便化为了虚无。真正对未来有帮助的,只有那些出了校门还能记住的知识,以及那些足以长期维持的良好习惯,可能还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进入农大,在农大良好的氛围下,具体来说,军训磨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拾起了勇气;各类活动让我们见识到了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做事;体育运动则增强了我们的体魄,加强体能训练,也许并不是为了奖学金,只是给将来做一个保证。农大的这些,并不是由具体的某个人或某一节课教给我们的,只是因为学校给我们展示了它的底蕴,学长们告诉了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们自然受到了暗示,便想做到更好。
至于上课,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也没有固定的座位,往往还是多个班一块儿上课,这恰恰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要求。大学的放羊式教学模式,表面上看起来降低了教学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帮助更大,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己去思考该如何学习。日后学生脱离了学校,也会无意间养成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才是最有用的。再有就是图书馆,图书馆的书,有的由于年代久远,已经破旧了,也有的可能借阅的太多,往往不齐全,但不管怎么说,在图书馆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书。沉醉于图书馆里,在名人传记里领略人物的风骚;在史学经哲中纵观历史的真相;在科学视野中尽享大师的智慧;在动植物中体会生命的奇妙……在有限的图书中体会无限的奥妙。当然,新媒体的发展让电子书得以大力推广,随身携带着移动图书馆,从《墨子》到《相对论》,从《红楼梦》到《福尔摩斯》,移动图书馆,缩短了教育资源的差距。
再有就是食堂了。谷园,木屋,怡膳园,碧桃园,丁香范。作为一名吃货国度的成员,又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吃食一向非常重要,不得不说,学校的伙食确实不错。另外,学校的动科奶,食尚汤包,以及一些我未知的特产,让吃变为一种享受再也不是一种难事。
一入农谷,馨人芬芳。农大的美,从形态到气味,从物质到精神,身为农大学子,必将追随前辈的脚步,将个人有限的能力化为农大无限的构造机理之中。
有幸来到农大,有幸认识同学们,有幸从这一切中认识到全新的自己。今天,我为身为农大学子而骄傲,明天,我当让农大为我而自豪。
http://www.dxsbao.com/art/709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