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吁慧洋

早在高中就听过费孝通老先生的名言“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能说出这么精辟的话一定是对中国文化研究非常透彻。在阅读《乡土中国》这本书时,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就能够读到费孝通老先生对乡村的中国,这个独特的地方,有着很独特的见解,费孝通老先生对中国的乡村,是不带偏见的,是持着研究的精神去对中国的乡村进行剖析,为中国的乡土真正寻找问题,为中国的乡土寻找出路,也为中国的乡土找出他们的特点,他们的亘古不变的优秀精神。虽然这个阅读阶段告一段落,但是自己很有幸得读到了这本书,也能够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些启示和感悟,也增加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对中国的乡土的理解。很感谢有这么一次阅读的活动,让我们大家能够在假期充实丰富自己!

《乡土中国》给我留下影响深刻的就是中西的对比,通过对比现代经济下西方的团体格局和乡土经济下中国的差序格局,引出中国情境下的关系社会的缘起,更深层次解释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咱们中国人不喜欢把情感流露在表面,中国人情绪表达更加含蓄,同时中西方的习俗不一样,性格特点不一样,也会造成中西方的人们精神上的不同。对费孝通老先生的有些话仍然记忆犹新“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用这样一个例子把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形象的展现出来了,也让读者能够更清楚的理解我们和西方的不同,这也是费孝通老先生为什么能够这么著名,他就像唐代的白居易,把作品写的通俗但是不低俗,所以说看费孝通老先生的作品也是一种享受。

对《乡土中国》还比较深刻的地方就是在文字下乡和乡土本色那一章里说到的“乡下人在城里人的眼里是愚的”,但是愚有两种意思,一种是笨,蠢;另一种则是大智若愚的愚。相信很多人对于乡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识字,粗鲁野蛮。但是殊不知他们是由于环境的限制或者是其他因素造成他们没有机会去识字,但是绝不是他们不愿意去学习。而且或许仅仅是他们在文化知识上匮乏,但是在其他方面他们却比城里人要懂得多得多,他们知道看天识天气,他们知道如何用方式省力气……还记得去乡下做客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拿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会考虑到客人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淳朴、真诚、舍得掏心窝子,要比城里的大多数包裹着绚丽的外衣,但是内心险恶要好得多,我也明白了这就是乡土社会的“愚”,没有算计,不懂世故,睦邻相亲。所以这也告诉我们看待问题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我们要有正确对待问题的态度,这样才能够透彻的剖析问题。

《乡土中国》这本书告诉我们在现代化的社会,我们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群体,当然也不能破坏他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要携手一起发展,一起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http://www.dxsbao.com/art/6579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炎夏绿荫擎成长之伞

七月流火,暑气炎炎,支教生活就随着夏天的脚步轰轰烈烈来临。7月10日,我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来到郑厂镇贾窑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仲……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赤子之心,寻梦七月

七月骄阳似火,蝉鸣奏响了青春的乐章。为了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教育的号召,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7月10日,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仙桃市郑场镇贾窑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草木蔓发,初心可望

一双朴素的白鞋,一颗炽热的心。在这个蝉鸣声声的盛夏,与一路清风相伴,我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了仙桃市郑厂镇贾窑村,推开了我支教的生命大门。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滚滚长江水,依依惜别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鲍秀丽)清风拂山岗,艳阳照大江。在这风和日丽的一天,离别的笙箫悄悄吹响了。为了好好和支教的这段时光作一个告别,8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大手小手心连心,安全教育在进行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鲍秀丽)为了提升小朋友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守护乡村儿童健康成长,7月3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郑厂镇贾窑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教育树新风,垃圾分类齐行动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鲍秀丽)为了增强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小朋友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7月2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郑厂镇贾窑……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借支教斫去桂婆娑,予孩童清辉更多

为了响应国家建设乡村的号召,实现栽植桃李的教师梦,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三下乡支教活动,随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一同来到郑厂镇贾窑村,开启支教活动……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蹀躞千里,以初心为归

7月10日,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仙桃市郑场镇贾窑村,在这里开始了我的支教之旅。青山环绕,绿水逶迤,贾窑村美得就像人间仙境。接下来的支教生活…… 鲍秀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汉韵华裳续薪火,文传四海谱新篇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汉服不仅是一种衣着,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融碰撞,更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珍惜、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
学习儒家文化,创新教学方法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当代教育教学方法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解儒家文化与教育教学融合的优秀方式,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溯鲁韵…
烈士陵园党旗红,英雄精神代代传
烈士陵园党旗红,英雄精神代代传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19日电(通讯员唐新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我们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在经风历雨中发展、在应对…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曲园学子在行动
为了凝聚价值观力量,振奋新时代精神,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功能,曲阜师范大学新时代文明传习志愿者服务队于2024年1月12日至13日,分别在曲阜师范大学校内、曲阜市城东肿瘤医院和三孔景区依…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2022年1月23日今天已经阅读完五章了,其实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就带给我很大的感触,因为其中描述的一些现象,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者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书中也给出了解决的方法,所以我…
凝聚各方力量 遍撒科普之光
“高举科学的火把,让更多同胞走在健康路上……”2024年1月14日下午,伴随着欢快活泼的旋律,由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快乐科普志愿服务队、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防癌护爱,云上医讲”实践队指导老师、协和…
从食出发,提升少年生活智慧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饮食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护身体,享受健康,新时代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为我们实现全面健康指明了方向。“没有人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随着国家与社会对健…
寒假三下乡之山东省潍坊市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曲阜师范大学“寻脉非遗”社会实践队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决定…
曲园学子三下乡:风筝“非遗”文化的传承
纸鸢飞,青草绿。曲阜师范大学“寻脉非遗”实践队于2024年1月19日上午前往潍坊市风筝博物馆参与实践活动。潍坊市风筝博物馆是一个展示着众多繁杂精美的风筝博物馆,本次实践旨在以风筝为载体,探究“非遗”文…
曲园学子三下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推进文化自立自信自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将由曲阜师范大学“寻脉非遗”实践队走进潍坊市杨家埠大观园和潍坊市风筝博物馆。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