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这不过是几个白痴和一个挟持人质事件。
但是,当你随着故事的回溯,了解到白痴们的经历与所想,当你掰着手指头数人数,发现一个又一个转折,焦虑的心里会慢慢长出小树芽,就像书中说的——“春天来了。它最后总能找到我们。风吹跑了冬天,树木沙沙作响,鸟儿开始大惊小怪,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大自然的冰霜外壳倏然碎裂,带走了吞没所有回声的雪。”。
整个故事以警察询问为起点,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讲述了劫持人质事件的发生过程、问询记录、人质和罪犯的交流、警察父子间别扭的爱等。
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在新年前两天,在这个通常不会安排看房的时间,正在看房的买家和房产中介,被抢劫银行失败的劫匪劫持。原本只会有一面之缘的买家,被迫停留在房中许久,一同面对非正常的劫匪和劫匪手中的枪,他们开始交流、协商、争吵、安慰。每个人的执念、心魔和忧虑浮出水面,“罗杰受了伤、安娜-莱娜想回家、伦纳特摘不掉他的头套、茱莉亚累了、卢欧闷闷不乐、扎拉很痛苦”,艾丝特尔很寂寞。于是,我们发现“有些时候,‘斯德哥尔摩’也可以是个褒义词,是我们对‘去更大的地方,在那里活出不一样的自我,实现自己渴望已久却没有胆量去做的事’这个梦想的肯定。公寓里的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过去搏斗。”
作者通过现在的劫持人质事件和十年前的男人自杀事件,将所有人串联到一起,然后去描述他们各自的焦虑,语言十分生动深刻,讲杰克“在那些一切都变得难以忍受的晚上,他会出去夜跑,在黑暗、寒冷和寂静中狂奔几英里,脚步如同越来越急的鼓点,敲打在人行道上,但他从来没有确定的目的地,也不打算完成任何目标。有的人跑起来像猎手,而他跑得像猎物”,说纳迪亚“她坐在满是同龄人的教室里,表面看起来一切正常,内心却有个站在森林深处尖叫的小人,震得她的心都快要炸开。森林里的树也在不停生长,直到有一天,阳光再也无法穿透枝叶,照亮那里的黑暗”。
从这些特定的人身上,我们能看到人的共性——充满焦虑,也心存善意。作者在描述劫匪时,写了一段成年人的生活,字里行间都是我们的焦虑:
“银行劫匪是个成年人。再没有什么比这个事实更能揭示银行劫匪的个性了。因为步入成年的可怕之处在于,我们会被迫意识到,绝对没有人在乎我们。我们必须亲自处理所有事情,弄明白整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工作、支付账单、用牙线、按时开会、规规矩矩排队、填各种表格、整理数据线和电源线、组装家具、换车胎、给手机充电、关咖啡机,还有,别忘了给孩子报游泳课。早晨一睁开眼,各种“别忘了”和“记住了”就如同雪崩,排山倒海而来,我们没有时间思考和呼吸,只能在“雪堆”里挖出一条活路,而第二天又会出现新的一堆。我们偶尔也会环顾四周,比如在工作场所、家长会或者马路上,惊恐地发现其他人似乎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是唯一需要假装的人。他们买得起任何东西、有能力处理一切,甚至有精力应付更多,而且别人家的孩子都会游泳。”
我和朋友都曾坐在小店里,看着窗外步履匆匆的行人,发出感慨:他们看上去好坚定,似乎全都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奔忙,迷茫的人只有我一个,好羡慕他们啊。这里的心态,跟上面的那段话很像。
当然,这本书没有止步于对焦虑的描述和抱怨。纳迪亚说“最能体现人性的焦虑症状,就是我们总企图用混乱来治愈混乱”、“假如坠落的时间足够长,你会以为自己是在飞,反之亦然”;而吉姆的妻子、杰克的妈妈说“即使知道世界明天就要毁灭,他今天也要种一棵小苹果树”、“留在港口的小船最安全,亲爱的,但这不是造船的目的”。
最后,看房现场的人和警察父子都摆脱了焦虑的围困,开始新的生活。以劫持事件开始的故事,以圆满和美好结局。
想向所有焦虑的人推荐这本书,无论是故事,还是语言,都有其治愈和有趣的部分。很喜欢写冬天的这段:
“她看见冬天已经舒舒服服地在整个镇子上盘踞下来。扎拉喜欢一年之中的这段格外静谧的时光,却始终欣赏不来冬天那副‘老子就是要让一切闭嘴’的自鸣得意的模样。早在初雪降临之前,秋天就已经完成了所有工作,接收了全部的落叶,仔仔细细地把夏天的痕迹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而冬天唯一的任务,就是动动手指头,降降气温,然后坐在那里等着人家夸它,犹如一个从来没为家人准备过一顿正经饭菜、只在烤肉架旁边煞有介事地忙活了二十分钟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男人。”
希望我们都能学会与焦虑和平相处,请“相信自己并不仅仅是昨天所犯下的一切错误的总和,我们也是所有自身选择的总和,以及未来每一个明天的总和”。
http://www.dxsbao.com/art/6573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