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向颖超

《什么是教育》一书是由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精神病学家、教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创作的。雅斯贝尔斯在书中以“存在、自由和超越”的存在哲学思想为根基,深刻阐述了他对什么是教育的独特见解。刚读此书时,我不能理解书本中对于教育的众多理解,这也许是我较少读这类书的缘故。但是认真阅读下来,我发现书中的知识值得我们去认真反思。

在书本的开头,作者就强调教育应当是完全敞开,互相平等的。教育的原则是使人在一切现存的文化滋养中走向本源、真实与根基。由此联想到如今教育问题,许多教育者只是一味地将固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将自己与学生完全隔离开,把自己意志强加于学生,没有与学生进行灵魂的碰撞与交流,从而让人们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教育只是强迫学习,人只是通过历史而存在,仅在书本和学校中成长起来,对教育者形成了一种强迫的盲目信任。然而,正如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教育不提倡死记硬背,但也能期望每个人都成为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操练、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关注的是如何调动并实现人的潜能,如何内在灵性与可能性充分发挥。由此,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我十分赞同以上观点,我国的《大学》一书开卷宗义这样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显内心本善的德性。细想我们从小到大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在于我们的记忆当中呢?高考前我们会背古诗,记得各个朝代成立的年份,记得各种数学公式。但是当我们步入社会后,我们还能完全记得这些知识吗?这是一种悲哀,一种遗憾。我们只是一直强迫学习并且接受这些枯燥无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我们很多时候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并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给破灭了。由此也能看出,触及灵魂的教育才能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在不考虑社会和历史背景下,作者将教育分成了三种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经院式教育局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意识。师徒式教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极具个人色彩,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和尊敬具有绝对服从的特点。这两种教育方式要么墨守成规,要么缺少公平,都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作者极力推崇苏格拉底式教育,是因为他赞同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双方都追求自由的思考,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无尽的追问与对绝对真理的无知。从文艺复兴运动中,我们就能看出,苏格拉底提倡在探索真理中寻找自我。苏格拉底与其他思想家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经常与手工艺者、政治家、艺术家、智者和妓女探讨问题,他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在街头、集市、运动场和餐宴上消磨时光。他主张教育不是有知者引领无知者,而是人们携手走向自我。正如《师说》当中所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育者应当放下身份,与学生平起平坐,共同去探讨问题的本质。

“其实,大学教育在本质上就是苏格拉底式教育。它不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与中学教育有所不同。”大学作为特殊的学校,学生们在教授的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并由此获得终身受用的学科思维方式,同时具备科学批判思维。而教授拥有教学的自由,通过学科传授真理。然而,这只是雅斯贝尔斯理想的大学。对比如今的大学现状,我们会发现,在现在的大学模式下,学生们大多只是单纯应付考试,那些敢于冒险,敢于实践的学生已被淘汰。“在大学里,其实我们每个人上大学都十分渴望自由,不希望被束缚和被逼迫。喜欢的课就认真听,不喜欢的课就会在下面玩手机。我们其实都会思考,大学究竟要学什么?我们真正热爱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总是渴望做自己。然而,随着我们不断成长,许多人最终成为了别人的盗版。看见别人考证自己也去考,看见别人参见什么活动自己也去参加。这样会在现实中迷失自己,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掘。“在大学的领地内,除了不可穷尽的真理以外,没有任何权威。”进入大学接受教育是为了更深层次与灵魂交流和对话,是升华我们的思想。因此,大学教育不是全方位的,更多的是激励学生们去寻找真正的自己。因此,我们得出,大学教育的任务十分重大。大学教育虽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大学教育的价值是是十分重大的。唯有在心里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学习什么,我们才会变成“精神贵族”,而不是“精神附庸”。

“找寻教育的意义,需要将教育回归本真状态。”真正的教育是用来丰富内涵,启迪人心的,绝不是把人当成机器一样训练。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我们还需要了解历史对教育的影响,历史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过去,了解民族和人类生活,由此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了解历史,反思历史,我们才能看清本质,实现通过教育超越现象世界、超越生存自我、超越精神自我的目的。

“一个民族的未来,取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一个民族培养了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尊重教师,以及在何种氛围中以何种尺度和自明性生活,都将决定这个民族的命运。”教育对国家与民族来说意义重大,教育的价值不可估量:教育关乎人民的安全,是精神的未来,是民主、自由与理性给予的保障。同时,教育带给我们的是文化的传承,爱的传递,生活秩序的规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好的教育制度,好的教育思想,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处于较高的地位。

“自由、生存、超越”是雅斯贝尔斯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注重生命信仰和精神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对生命本源的追问与超越的本真意义。读完这本书,了解完雅斯贝尔斯的经历,敬佩作者在德国敬礼内外深重灾难洗礼之际依旧捍卫着教育的尊严。教育任务任重道远,我们需要高度关注!

http://www.dxsbao.com/art/6496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化娱乐看发展

文化娱乐看发展现代社会,市民文化娱乐需求不断提升,城市内文化娱乐方式与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城市在人民文娱方面地发展,7月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感受……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与发展

以教育看发展为了更多维地感受家乡变化,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队员们前往家乡的高中母校以及周边学校,向老师们、同学们调查现在学生比例……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疫情复工复产调研

疫情复工复产调研为了积极响应号召,顺利开展实践活动,2022年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队队员通过走访调查和网上查找资料的形式对疫情恢复后……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生态变化看国家发展

生态变化看国家发展2022年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队队员们前往家乡生态保护走访、调查、记录,并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深度了解家乡的生态发展……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防疫先进事迹采访

2022年7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队队员们前往社区志愿者站了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先进个人的事迹,通过工作者了解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抗疫故事和国……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交通变化,国家发展

交通变化,国家发展——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6月28日,“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前往家乡的交通枢纽和主干道,对现在的道路情况进行调查…… 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以道路变化观国家发展

以道路变化观国家发展——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6月26日,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针对家乡的道路变化进行调查,通过记录家乡道路…… 202002911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寻家乡变迁,感国家发展

寻家乡变迁,感国家发展——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为深入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意义,同时了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2020029班国情观察实…… 202002911李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重电“青春筑梦”三下乡:传承科技文化,点亮乡村未来

大学生网报7月15日电(通讯员刘志远杜佳蓓钟年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青春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万…

用爱与智慧点亮未来 锦屏县第四中学成功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

(记者张思雨|摄影钟奎)在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的季节里,锦屏县第四中学隆重举办了以“致敬园丁,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教师节…

筑尊师重道新风尚 贵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喜迎人生首个教师节

(记者谢湘黔|摄影钟奎谢湘黔)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贵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在锦屏县第四中学迎来了全国第…

微光支教队:欣赏古诗情韵,传承优秀文化

为更好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播,厚植文化自信,2024年9月4日-9月1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格子公益创新发展…

《交通安全法》案例鉴析 ——山东大学法学院启明社区服务团队第二次宣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通勤需求,在开车、坐车时,难免遇到小摩擦,出现小意外。交通安全越来越得到大家的…

最新发布

夏日炎情·乡伴同行
重庆城管院学子三下乡:“夏日炎情·乡伴同行”发展成就观察团顺利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今年暑期,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团委“夏日炎情·乡伴同行”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来到了沙坪坝区新桥街道上桥社区开展为期5…
作业辅导“童”进步,携手追梦筑未来
作业辅导“童”进步,携手追梦筑未来为关爱儿童健康成长,保证儿童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提高假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打牢学习基础,分担儿童的家庭教育压力。今年暑期,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团委“乡伴童…
浓情七月·“情暖夕阳”
今年暑期,本次活动中实践团队为社区老人提供一系列服务和娱乐活动。首先,实践团队组织一场健身操,并调动了社区老人的兴趣,使其参与其中,享受健身操带来的快乐,顿时房间里弥漫着了欢声笑语,声声悦耳。…
牢固树立新粮食安全观新闻稿
7月18日,惠山区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区文化广场隆重启动。无锡质监分局根据区管委会的安排,围绕本次宣传周“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的主题,突出质监部门的特点,扎实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读《朝花夕拾》有感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读《朝花夕拾》有感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本只有十篇文章的回忆散文集,鲁迅先生用最平实的语言揭露着近代中国的黑暗与封建,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有…
乡村之旅,启迪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正在加速向城市国家转型。然而,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然突出。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约有40%的人口生活在乡村。广袤的乡村地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脉,关系着国计民生。…
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文化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人们幸福安全生活的基础,是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想要乡村文化得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了解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曲阜师范大学计算…
爱心健康知识科普 青年在行动
为更好地支持国家2030健康规划纲要的实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专业“爱心健康科普实践团”于今年7月1日至7月20日在各自家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
关心乡村老人,致力乡村振兴
乡村老人是中国乡村振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他们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是乡村智慧的集结点,更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关心乡村老人,致力乡村振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为了对现今…
三下乡推进乡村振兴青年赋能行动|匠心筑遗—街院“剪”社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非遗展馆寻,
习近平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总书记指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