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若非老师在教室播放,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去看这样一部老电影。
大西北明灿的的青天、干裂的黄土地、火辣辣的乡妹子、赤膊挥汗劳作的青年、裹着白头巾唱着走西口的陕北老农……
这一切对于我都是陌生而新鲜的。
那个年代已离我远去,那种生活状态也是我不曾经历的。
即使是在荧屏上,这几年我也看了太多的美国电影,高楼林立、灯红酒绿、都市男女,人生仿佛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但当我追随镜头逐渐融入这片黄澄澄的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挣命的人的生活时,涌上心头的却是一种久违的暖暖的踏实的感觉。在电影《人生》中,导演用了最朴实的情节和意象展现了在那片土地上最朴实的人们。我不熟悉他们的年代、他们的生活,但借助电影中的重要意象,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心情和他们的选择。
其中,锄头是一个重要的意象。电影一开始,导演给我们的就是一个挥汗的农民锄地的身影以及一声声规律中带点起伏的锄地声。锄头这一事物,我觉得导演给它赋予的意义并不单纯。对于农民,它意味着生存,是求生的工具。一声声加大的锄地声,是客观音响,却也带着主观情感。有规律地努力锄地代表着一个农民踏实工作的精神和认真生活的态度。而影片中高加林几次拿起锄头,则是把它当做一种发泄的工具。手中的笔杆变成了锄头,只因生活的不公,对于他有着许多的不甘和愤懑。于是从他的声声沉重的锄地声中我听到了许多对人生的不愿妥协。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另一个重要的意象便是山歌。影片中时常响起一首首的山歌,出现次数最多的则是女主角第一次出现时唱的《信天游》。同样的旋律在整部电影里出现了好几次,然而并非每次的感觉都一样。一开始它代表着对高加林的仰慕和喜欢,接着又发展成为两人相恋的甜蜜旋律,后来变成了女主人公对于高加林的不舍和依恋,再后来则成为了她伤心的哀啼。除了这一曲,片中还出现了其他的山歌,各种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人口中的山歌却都在吟唱着同一个关于人生的主题。这些旋律无论是作为人物在唱的客观音乐还是作为一种主观音乐出现时,总能将情节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时而欢快,时而悠扬,时而甜蜜,时而凄惨,是音乐本身的抑扬顿挫,也是名为人生的旋律的跌宕起伏。
影片中还有一个意象令我感到熟悉又陌生,那便是红头巾。红色的头巾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高加林送给巧珍的一份礼物,而第二次则是巧珍出嫁时头上披着的红纱巾。虽说两条红头巾无论从意义上还是客观上都是不同的,但我还是觉得它们有着特别的含义。本应代表着幸福和美好的红头巾在片中似乎并不如此。高加林第一次给女主角围上红头巾是在两人感情疏远又将离别时,围着它的时候,女主角是泪流满面的,而出嫁时巧珍依旧是十分的难过的,代表幸福的红头巾上挂着一颗晶莹的泪珠,幸福也如隔着一层纱般,可望而不可及。导演似乎是想用这笼罩在悲痛之下的所谓幸福之物告诉我们,生活也常常如此,无奈和遗憾,都是人生的常态。
看完影片后,我会在想,高加林最后又走回了乡村里,又作为一个农民生活下去,接下来的路他将如何走?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导演并没有告诉我们,故事也戛然而止了。 人生中有着许多的不可预知,剩下的故事就在脑中继续好了。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人生其实就是一连串的选择以及等待,正确的做法是——走好选择的路,而不是一直在选好走的路。
人生中,值得追求的东西有很多,失去了梦想,你还可以拥有爱情。没有了爱情,你还可以享受自由。就算失去了一切,你还是可以忠于自己。人生其实很宽广,只不过是有时我们把它过的太过狭窄了。
http://www.dxsbao.com/art/6495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