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的故事背景落在1990年代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在1972年将西海固地区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从荒芜的戈壁滩到肆虐的沙尘暴,从没水没电到资源匮乏,从难以为继到相继出走,这个移民而来的金滩村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但劳动者的双手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会告诉你,没什么过不去的难关。
主角马得福从说服村民吊庄移民,到扎根戈壁开荒的大小事宜,从通水通电到种植灌溉,从解决蘑菇滞销问题到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理想主义屡屡碰壁现实之后迅速成长,一个丰满的基层干部形象就此立住了。凌一农,真正的人民科学家。他用行动阐释了,什么叫做“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白校长,最后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卖了电脑,让所有孩子穿上新校服参加比赛、歌唱春天。他任了一把性,直接吼出,“一个都不能少”。
《山海情》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丰满的人物。正是这样的时代群像,正是这些随处可见的普通人形象,拉近了这段故事与观众的距离。个性与共性,构成了有血有肉的真实感。跳脱出刻板印象的“真实感”,反映在黄沙吹皱的面容上、在勤耕细作一辈子的劳动上、也在骨子里不愿屈服的信念上。
剧中的金滩村改编于真实存在的闽宁镇,“山海情”中的“山”代表着宁夏,“海”代表着福建。作为对口帮扶的一个时代缩影,闽宁镇的脱贫致富之路正是扶贫攻坚计划中的一个印记。故事的出口能找到相应的符号,那些剧中迸发的情节或许在某个时刻就真实发生过。
“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些看似会把人绕进去的排比句,哪一句没在《山海情》里有所体现?——这也意味着,哪一句不是无数马得福、凌一农们尽拼一生换来的经验,哪一句不是无数李水花、李大有们躬身弯腰发出的呐喊?
因为贴近现实了,《山海情》爆了。但我相信,更值得点赞的,是《山海情》所贴近的现实——这个最可爱的中国,所取得的最了不起的成就。
http://www.dxsbao.com/art/6482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