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溯源一下关键词的意义。理解,指顺着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一定的认知上了解。从这一连串的词条中我们并不能捕捉到需要情感代入的必要。于笔者看来,理解并不必然需要共情。为什么我要提倡在理解社会事件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并不需要共情呢?
去年的时候,我国学者做了一份实验,得出了无论在积极或消极的共情场景中都存在群际共情偏差的现象。这个现象具体指人们会自动地将他人分为群内成员和群体外成员,对群内人员会表现出更多的共情,对群体外成员则较少共情或没有共情,甚至于表现出幸灾乐祸,对群体外成员的喜悦而感到不快。究其原因,挺震惊的。当某种共情是社会所需要的,或者说共情能增强个体的社会联系时,为了寻求他人的认可和赞许,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共情,所以我们的共情会因为趋近动机而表现得更明显,因为规避动机而减弱共情。
人是趋利避害的生物,哪怕是共情,都不自觉地在考虑社会偏向,共情除了你让越发支持你认为对的人或事,更加肯定自己站在正确的一方,对理解一个事件背后的真相并没有更多帮助。所以,哪怕在今天愈加普法的时代,依然有人认为符合道德的哪怕触犯了法律也必须饶恕,依然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处判定法庭,判定是非正误,依然有人在网络上化身标兵警察,对他缺乏共情的对象指手画脚。
理解这个层次是配不上共情的,共情的起点是理解,不代表理解需要共情,二者的含义完全不同。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过类似的体验,当我查阅了很多的社会新闻采访,当我自己本身离共情这个词最近的时候,我发现共情表现出的态度是小心翼翼的,当我们接触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别人来问,我们会说“我不知道”当我们理解了这件事情的始末因果,我们会侃侃而谈,当我们接近了共情的时候,我们会沉默,觉得缺乏解决能力也好其他的原因也罢,我不敢伸手不敢表达,因为懂得所以害怕,有个牧师曾说“共情最有力量的说法之一就是我不知道”。
依靠共情的理解受限于时代,个人知识水平和三观的差异,这并不是有利于社会事件明晰化的理解。“生而无人无罪,有罪的是这个世界”网络上充斥着各式各样共情的言论,可大部分的我们真的是在跟他真正共情吗?我们看这个案件的时候,我们想象着被别人排斥,轻蔑甚至侮辱,觉得这好可怕,可是我们的这些共情真的促进了理解吗?当性别认知问题带来的恶劣影响没有冲击社会的时候你们真的能通过共情来理解吗?你们敢说你们真的没有吐槽过在生活中表现出过分独特的人吗?不敢吧,因为大部分人类是有合群倾向的,我们的共情是有群体限制的。而不介入共情的理解呢,笔者还是想强调,理解不是杜绝情绪的介入。我们根据知识认知,道德要求,法律要求,知道人人平等,知道我们没有权利去指责别人的自由。这是我们更有可能达成的效用最高的理解。
笔者始终坚持,理解还是需要站在理性的角度,这是为了让不同价值观和不同情感基础的人之间达成讨论,交谈和说服的可能。减弱了共情这些过于情绪化的介入,也就减少了情绪化的输出,让事件回归理性,才能最大限度的还原事实。
http://www.dxsbao.com/art/6430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