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朝花夕拾》的编者开篇说的那样,“记忆凝结成的文字,字句中都流淌着情感的汁液。童年韶光的快乐与压抑,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和袒露,构筑起鲁迅最真实的心灵风景。生命因回忆而鲜活。那些拾起而再也不愿丢下的旧事,慰藉了精神,温暖了心灵。”重温了一遍鲁迅的《朝花夕拾》,年少的鲁迅仿佛唤起了年少的我,每个人的童年即相似也不同,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自己的人生,有着属于自己的悲欢喜乐,却享受着同样天真的快乐,喜欢看天上的云不断变换,也喜欢看蚂蚁来来往往搬东西,在闷热的夏天在田地间来回奔跑,幻想着自己可以向小鸟一样自由翱翔,在寒冷的冬季看漫天飞雪,世界变得洁白无瑕,银装素裹,在春季看万物复苏,感受生命的悦动,在秋季去讨果子吃,看丰收一片。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仿佛看到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乐园——百草园,那里承载了童年的快乐时光,留下了童年的美好回忆。这些童年往事在先生的笔下或妙趣横生,或幽默充盈,或生机盎然,细读起来引人入胜,留连忘返。我仿佛看到儿时的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里一起摘覆盆子、挖何首乌、听夏蝉鸣、捉蟋蟀,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让鲁迅先生又爱又恨的长妈妈,她有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我”对她怀恨在心,但她把“我”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呵护。“我”渴盼《山海经》,目不识丁的长妈妈利用告假回家的机会,为“我”寻买到四本小小的书——《山海经》,“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
读《五猖会》,我似乎真切感受到了先生幼时对去东关看五猖会的期待与欣喜,那是他儿时的一件盛事,仿佛看到幼时的先生和大家一起一大早起来,看着大家准备好饭菜,船椅,点心,先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笑着催大家快点的样子。
在《藤野先生》中,那位不拘小节,“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藤野先生,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
“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它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记忆中的味道之所以令人难以忘怀并非在于食物本身,更是在于那时的自己,晚年的先生忆起从前的事是从晚年的他的角度出发,彼时遭遇境况依然不同,心境已然改变,他忆起的必然不单单是幼时的天真美好,还有对旧社会的讽刺批判。《朝花夕拾》是在过去拾取光明、希望,在对比之中思考与领悟,这才是真正的回忆。
《藤野先生》中,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鲁迅先生彻底醒悟了,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改造国民的精神,拯救孱弱的民族。
在《狗·猫·鼠》中,我们便能从字里行间读出讽刺与憎恶,看似是回忆一只救养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细细品味,却能品出当时军阀对弱小者的压迫,同样对社会进行抨击,讽刺的还有指斥赶超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
在《五猖会》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厉、专制、古板和迂腐的。他会在“我”急切想去看迎神赛会的时候,忽然要求背诵“无聊至极”的《鉴略》,令少年鲁迅万分扫兴和痛苦。虽然,父亲心中也不乏对孩子的爱,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扼杀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抨击了北洋军阀及其走狗鼓吹封建教育和封建礼教的丑恶行径,并插入了精彩的议论,使往事的回忆充满战斗性。
在《范爱农》中,作者描述了正直倔强的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在《琐记》中,作者写了自己在青年时代,因受“留言”中伤,决心离开故乡赴异乡求学。学业完成,又赶上中国当时工业不景气,“我”学的专业派不上用场,更何况所学又少,在这茫茫然中,作者感到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船,到外国去。从而去了日本留学的故事。
在《父亲的病》中,所谓名医不过是徒有虚名、名不副实、害人不浅、草菅人命的庸医,这些所谓名医的“从从容容”“草草地看”“泰然开方”与主人“笑面相迎”的恭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等到危急时刻,便荐生手自代”,强烈批判了封建医学的落后与当时庸医盛行、坑蒙拐骗的丑陋风气。这些庸医所带来的后果纵然令人扼腕,然而封建礼教的摧残更“杀人于无形之中”,鲁迅在父亲快咽气时听了“精通礼节”的衍太太的话一直叫,让他临死时都不能安祥平静,才是他一生的遗憾,是“对父亲的最大错处”。
《无常》一文中鲁迅说“凡是神,在中国仿佛都有些随意杀人的权柄似的”,此神应该非彼神,而是暗指那些有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封建统治者;他还描绘了其故乡“下等人”道路:求婚、结婚、养孩子、死亡,而许多“下等人”道路则是;活着、苦着、被流言、被反噬,一个“被”字,可见“下等人”连人生都不能自己主宰,而是被迫生存着的;通过无常这个“鬼”与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公正尚且只能从阴间获得,足以见得人世的荒唐无道。
《二十四孝图》中提到“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直截了当地披露了封建王朝对人的压榨之深、迫害之重;以二十四孝的故事对比自身,鲁迅发出了“‘孝’是如此之难”的感慨,讽刺其中宣扬的封建孝道荼毒人心,表达了对愚昧虚伪、丑恶残忍的包括封建孝道在内的封建思想的不满。这样的封建教育显然也是“吃人”的,扼杀了儿童的天性。然而封建思想的流毒远不止于此,作者以麻叔谋这一吃孩子的历史人物引出白话文遇到的阻力犹如洪水猛兽,比孩子们追求天性的释放所遭遇的阻力更甚。
朱光潜先生说:“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鲁迅先生于“夕”时拾“朝花”是距离与美的绝佳诠释,其中韵味更是深长。
http://www.dxsbao.com/art/6303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