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上善若水,泽被万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曾泉

国学大师曾言:墨子代表真实,老子代表真理,孔子代表真诚,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三驾马车。老子《道德经》中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与德育思想精华。通读老子《道德经》后我感悟颇多加深了我对德育的理解。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与德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道”是万物本源,无形无声,无迹可循,老子称之为“道”,虽给无名冠以名,却仍不可捉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德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尊道贵德是《道德经》的德育思想教师应执不言之教,以无为的态度来教育学生,实现无所不为,实行“无言”的教诲,此乃老子教育的最高理想境界。

水与道

书中关于水的论述堪称经典,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上善若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

水是至阴至柔的,而道也就是这样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世人却不求回报,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们学习的就应该是像水一样的品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无所不得。水是至柔之物。千军万马难敌一张巧嘴,刀剑锋芒难劈至柔之水。我们知道水是柔的,柔到了极致!我们可以用刀枪炮弹摧毁一些坚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铜墙铁壁。然而却不能用刀剑劈开水。是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与道是没有形体的,你难以捉摸而又触手可及。身边都是道,因为道是“无”。德育教育也应该在无声无息中深刻感化着学生的思想理念和道德情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如影随形的影响。教师用高尚灵魂唤醒学生的灵魂,在言谈交流中渗透着做人的智慧、生活的技能等生命教育内容,将德育从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领域拓展到家庭、社会,使之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化,使学生随时随地自觉地接受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教育。

规律和无为

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这样阐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由此可得。教师要接纳大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个性化培养,在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尽力创建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互动平台,积极引导和启迪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德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各科知识,有目的、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全面发展的能力、素养和品格。

无为则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为”只是看似无所作为,其实是一种柔和中正的处世哲学,为人清静无为,既了却了许多俗世纷扰,又固守了初心,不失根本。教育需要无为而治,顺势教化,达到“无为自化”的教育境界。教师要深信大学生的天性是单纯、善良与真诚的,应顺势引导而无所不为;要相信学生在主观意识上是倾向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流上进思想的,在教师点拨之下会积极自愿受到集体道德规范的约束。

老子《道德经》中的德育思想,是中华德育潜隐深层次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解决当下德育教育提供重要的启示。德育教育应该以道德为出发点,通过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使其在生活中能够遵循“道”的规律,做到天人合一,身心自然。在德育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德”,培养他们的道德理念和心灵成长。

上善若水,泽被万物。《道德经》的智慧和哲理,至今仍有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不仅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是中国文化贡献给全世界的智慧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http://www.dxsbao.com/art/6222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重庆学子三下:慨之收官

“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了几天了,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之前的自己,真的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和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 余良华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学子三下乡:用爱收获爱

酷辣的八月又一次拉开了今年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一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助童成梁教育关爱服务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围绕“大…… 余良华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学子三下乡:是实践,也是快乐

选择奉献,是因为社会需要我们;选择给予,是因为人民需要我们;选择三下乡,是因为责任与使命。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怀念,不一样的光阴,不一样的绚烂。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天,我…… 余良华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学子三下乡:难忘的三下乡

今天当我一个人静地坐在桌旁写三下乡个人总结时,回忆着这几天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往日画面,七天的光阴是短暂的,但就是这短短的七天我们得到一生中难于得到的东西————团队的精神、工…… 余良华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学子三下乡:来自师范生的感触

作为一名在校师范生,我有幸参加了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中我收获甚多。一、与家长沟通我的辅导对象是一名二年级的小男孩。通过了解,学生父亲已去世,母亲也离…… 余良华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学子三下乡:社会带给我成长

三下乡已经结束,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学会了团结、承担责任、相互理解等等。“通过做事和与周围的人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怎样…… 余良华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学子三下乡:实践促进成长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倾斜在一群朝气蓬勃年轻人脸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怀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我们的智慧与实际行动进行着初等教育学…… 余良华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学子三下乡:实践促成长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倾斜在一群朝气蓬勃年轻人脸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怀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我们的智慧与实际行动进行着初等教育学…… 余良华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3级人力班开展“银龄焕新,拂尘暖心”志愿活动

4月12日上午,由商学院23级人力班组织的志愿活动“银龄焕新,拂尘暖心”在西子湖畔沃府小区开展。青志协小组长尉俊芝为此次活…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征兵政策专题解读会暨工作部署会

为扎实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深化辅导员队伍对征兵政策体系的专业化认知,4月10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楼2-402会议室召开征兵政策…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及公共外语教研室共同举办师德师风

为激励教师秉持教育初心,提升师德修养,4月10日,外国语学院在教2-402联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活动,此次培训以“感恩,无悔…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 志愿活动落幕,青春力量融入社区

本周,“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圆满收官。此活动吸引了大批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志愿者踊跃…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

最新发布

携茶叶与教育并进,促红砂乡村发展
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三下乡:携茶叶与教育并进,促红砂乡村发展大学生网报恩施8月10日电(通讯员朱睿祺李腾胡宇余京陈嘉伟)八月,骄阳似火,恰是我们那颗怀揣着青春与梦想的心在灼热的燃烧着,我们带着这份激…
工大学子在豫南 赓续红色精神
河南7月27日电(通讯员余冬)7月27日,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实践队前往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进内乡烈士陵园,歌颂革命英雄事迹在瑞河旁的内乡县烈士陵园里,100余位烈士忠骨长眠于此…
走进放马坪,参观老兵之家
在现在的时代,过去的抗战英雄已经变老。有些老兵生活窘迫,但是在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放马坪古巷中,杨志金老先生成立了一个老兵之家,专门用来关爱老兵的一个组织。6月2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
奉献青春力量,走入憨兜家园
憨兜家园以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大龄心智障碍者帮扶实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对机构的创立孵化、服务支持、项目运作、资源对接、平台搭建、造血增能等多个方面提供多元支持,依照大龄心智障碍者能力差…
憨兜之光:走近大龄心智障碍者的就业之路
此次暑假,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心就未来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淄博市淄川区憨兜家园展开调研。通过与憨兜家园的工作人员和心智障碍者的互动,社会实践队成员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工作需…
常州工学院:伴时代之梦,筑强国之魂
2022年7月6日下午,常州工学院伴随学社依据“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指示,积极开…
探索远古人类家园
人类的祖先古猿拥有很高的智慧,他们团结在一起共同狩猎,相互合作,这使得他们飞快地进步。在如今这个时代,人类也应该团结起来,共同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距今约一、二千万…
憨兜共建:学习与工作的社会实践之旅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投入到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和就业机会的创造上。大龄心智障碍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就业困难和照料问题,其生存状况和社会环境亟待改善。此次暑假,我加入了曲…
民主自由——《民主的细节》读书笔记
《民主的细节》,美国当代政治观察随笔。《民主的细节》的作者刘瑜,是以留学生的角度,通过美国的事件去看到美国的民主制度,同时也与中国做对比。作者刘瑜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曾经在剑桥大学政治系…
“童”在一起 快乐前行
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童”在一起快乐前行大学生网报恩施8月10日(通讯员唐典)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教育,促进乡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7月31日来到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