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教育——教书育人 参观小学校园的一点感悟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王丹阳

教育——教书育人

——暑期社会实践的一点感悟

2022年7月21日,是一个令我难忘的一天,我有幸跟随小学时期的班主任孙老师再次重返小学校园——徂徕镇印堂小学。重返母校,我内心感慨万千,这里的每个地方都充满着我的回忆。仍记得当年在大门口执勤的那个执拗的小女孩,在篮球场吹奏乐器的那个快乐的小女孩,在台子上领做广播体操的那个一板一眼的小女孩,在操场上比赛那个不服输的小女孩……往昔仍旧历历在目,今朝却已重返故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既保留着当时的古朴与熟悉,也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历史,始终由一群教书育人的老师和上下求索的孩子来书写,一年又一年,锻就了他的成熟与厚重,也成就了它的年轻与活力。

在孙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领略这所校园在历经八十载仍旧辉煌灿烂的历史,看她是如何培育出一群又一群孜孜求索的少年。

一入校门,建校铭记便映入眼帘,这块小小的石碑记录着印堂小学的过去,也始终提示着师生去书写新的未来。

一、学校历史:

徂徕印堂小学由张海涛先生捐资兴建。该校曾三易校址,始建于一九五二年的小学,该学校位于南上庄村中部古庙内,称南上庄小学;一九八四年学校迁址于徂徕镇政府北邻,改称镇中心小学;二零零六年,革命前辈张印堂老人长子张海涛先生捐资壹佰贰拾余万元,在现址新建学校。张印堂老人生前对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革命老区情有独钟,时刻想着再为老区做点贡献。印堂老人长子张海涛先生现为广东顺德货柜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为了却父愿,慷慨解爱,于二零零五年十一月捐资新建中心小学,至二零零六年八月全面竣工。二零零六年国庆节前夕,五百余名学生喜迁新校。新校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老区人民的子孙后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徂徕革命老区人民对此义举广为传颂,深受教育,为了弘扬美德,激励后人,特将学校更名为徂徕印堂小学,并立此铭记。

二、基本情况:

徂徕印堂小学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学校按高标准设置了微机室、语音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室、美术室、德育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各类教学仪器均按一类标准配备,并建起了校园互联网、校讯通、校园广播网等网络系统。2011年,学校被命名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生500余人。

随着印堂小学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生源越来越多,镇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再新建教学楼一幢,并对操场等设施进行改造重建。

近2年学校立足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改厕、取暖、班班通、仪器更新、校园文化建设五大工程,今年区政府将缺项配备列入为民所办实事加以落实,目前设备到位3111件,价值10余万元,其中理科仪器2848件,价值23062.8元;体卫艺128件,价值5917元;综合实践135件,价值70155元,为迎接省市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确立了“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的办学方向,坚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形成了“敬业爱生、学高身正、严谨治学、科学高效”的教风和“乐学、会学、勤学、博学”的学风。学校年年被评为镇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区百姓满意学校、市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优秀家长学校、市健康教育实验基地、市教学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三、学校文化:

1、传统文化: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讲话中谈到嘛,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咱是乡村学校,家长们没啥文化,学校更得下功夫,让咱的娃娃长不歪嘛。”说起学校创立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孙老师如是道来。

走在教学楼里,到处可见传统文化的身影。走廊的天花板上吊着孔老夫子的句句箴言;楼梯口张贴着大量的警示标语;走廊里还张贴着“二十四孝”中华传统小故事,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对他们的成长很有益处。学校还通过组织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朗朗上口的中华小古文,来加深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2、红色文化:

提及徂徕山,不可避免的会想到徂徕山革命老区文化及其红色的革命精神。徂徕印堂小学作为革命老区力量的人才储备中心,紧紧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发扬红色传统文化,传承优良红色基因,通过诗朗诵、舞台剧等形式,寻踪徂徕山红色足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每年清明节的祭扫活动,这个活动从建校初期开始,一直从未间断,2012年,我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对革命先烈遥寄哀思。每年的清明节,学校将会组织部分学生,去往泰安市革命烈士陵园革命老人张印堂的墓前祭扫,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3、校风学风文化:

学校的办学方向是: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德立校,以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办学目标是: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师生素质优良化;校训是: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校风是: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教风是:敬业爱生,学高身正,严谨治学,科学高效;学风是:乐学,会学,勤学,博学;学校拥有校徽、校歌及班徽、班训、班歌等完整的文化制度建设。

4、物质文化:

孙老师告诉我,随着上级领导的不断支持和发展,学校新建了教学楼和操场,原来的教学楼被当做了办公楼和学生活动中心。“农村的娃娃们也能参加社团活动啦。”谈及此,孙老师高兴极了。

学校将原来厚重的大幕布淘汰掉,换了新的高级的投影仪,并在教室里安装了空调和一整排置物架。同时,教室里的木头桌子也消失不见,换成了崭新的桌椅,走廊里还设有图书角,同学们随时可以阅读。“现在咱学校的硬件比起城里的学校来说也差不到哪去了,生源也能留住了。”孙老师高兴的说。

“学校的广播站也依旧保留着,孩子们每天都听听国家大事,也是好的。”旧楼现在是活动中心,除了原有的实验室、图书室和计算机教室,学校还改造了舞蹈教室、合唱教室、书法教室和绘画教室等,孩子们可以在每周的社团活动日这一天下午来参加活动。

5、制度文化:

(1)家委会制度

“现在的家委会可不是你们以前的流于形式的家委会了,家长们真的和学校联合起来,家校共育,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家委会办公室。每年期末考试学生家长也会走入考场,和老师们一起承担监考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家长们也能进一步了解学校组织质量检测情况和体验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努力。”除此之外,孙老师说,家长们还会走进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中如运动会、值班等,担任志愿者的角色,参与孩子们的成长。

(2)师生共建管理制度

在学校,学生会成员与老师一起值班;在班级,每个成员通过担任值日班长的形式和老师一起民主管理同学,并积极献言献策,为班级做贡献。“每个老师的具体管理不同,所以每个班的制度不同,但老师们都遵循着民主的制度来办事。向我,我通过同学们自己竞选,给班级的每个同学都安排自己的一点小活儿,活不大,但是得干好,每个人都动起来,这样班级才会好嘛”,孙老师说。

(3)特色评选制度

学校参照泰安市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标准,开展了印堂小学美德少年的评选,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三好学生。同时,老师们也经常进行教师的日常工作评比,开展说课比赛,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4)疫情及送餐制度

疫情期间,学校严格落实每日消毒和核酸检测制度,疫情防控室每日有专人值班。由于大多数学生家长务工,学校制定并执行了送餐制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吃上热乎饭。

四、学校办学常规情况:

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学校每周定期升国旗,举行国旗下讲话。高年级每班轮流派出一位代表上台进行小故事讲解;每天课间操定时进行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的训练;对待教学,学校毫不松懈,“每天一小听,每周一大听”,学校积极落实听课制度;学校的鼓号队、合唱队和舞蹈队也定期训练,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学校还会定期举办广播操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歌唱比赛、文化氛围评选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及我的师范生身份,孙老师倍感自豪。“俺教了快二十年的乡镇小学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流水般的走过,时间过得太快了,但是这个过程中真的收获了很多,有机会一定要当当班主任,锻炼锻炼自己。”“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嘛,不要教死书,只当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光教书没用,育人才是关键,要当先生,千万别当教书匠,光当教书匠你慢慢地就会觉得没意思,只有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体会到育人的过程中孩子成长的快乐,你才愿意继续教下去,越教越有滋味儿。”“当然,教书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特点都不一样,你就要采取不一样的方式,这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嘛,教书育人,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你多付出点,孩子就多收获点儿。”“我已经老了,未来是你们的了,在学校好好学,将来当个好老师!到时候多回来给俺的农村娃娃们多讲几堂课,多让他们做几个实验。”孙老师笑着说。

孙老师的絮絮叨叨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情怀、责任与担当,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拥有一颗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的心。作为一个老师,教书育人是首位的,不要老想着拥有多大的雄心壮志,也不要老想着要做出多大的成绩,只需尽可能地把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倾囊相授,把我们所掌握的人生道理倾囊相授,并且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让东西真正经过学生的大脑,留在学生的心中!

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来的工作中,不求我的学生人人成为栋梁之材,只求他们都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

http://www.dxsbao.com/art/5321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二十大报告心得体会
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作了报告,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我作为学生代表同学校领…
曲园学子寒假行:深入教学一线,学习教学技巧
为提升教师素质、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水平,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年‘教’新才,强师‘育’未来”实践调研团于12月22日到24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相关小学开展了基础教育调研活动,并参与完成基础教育…
分析整理问卷结果数据,深入群众挖掘文化需求 ——曲阜师范大学“文心典韵,书途同归”二十
为充分了解大众阅读喜好及阅读习惯,了解公众阅读需求,有针对性的推动全民阅读,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文心典韵,书途同归”二十大宣讲团就“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阅读情况”创建调查问卷,开展社会调研。宣讲…
大学生疫情期间居家活动调查
今年的寒假与之前有所不同,因为疫情提前放假,又因为疫情,大部分人只能居家,甚至部分大学生只能留在学校,无法回家。而这种情况呢,为实践活动的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更对大学生假期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举办冬日暖心志愿活动
2022年11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情暖寒冬爱满校园”活动,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凛冬已至,心怀暖意,无惧风霜,志愿者们将分工协作,在寒冷冬日把温暖散播在校园的…
暑假公益活动
作为⼀名⼤学⽣,不能⼀直安享于象⽛塔中,⽽应⾛出去,深⼊社会。进⼊⼤学,社会实践变得越来越丰富。志愿活动的使命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为社会和谐尽⾃⼰的绵薄之⼒。尽⼰所能,帮助他⼈,服务社会,践⾏…
情系乡村
实践背景:十九大以来,我国开启了乡村振兴战略之路,国家对乡村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习近平在参加山代表团的审议…
吟诗习风雅锦句,颂句启稚语童心 ——曲阜师范大学“文心典韵,书途同归”二十大宣讲团举行
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引导幼儿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022年12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文心典韵,书途同归”二十大宣讲团开展线上诗词云课堂活动。活动伊始,宣讲团成员甄选《女娲补天》《愚…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筑梦前行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为深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曲园学子对于普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责任感,曲阜师范大学“筑梦前行”队于12月19日开展了关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了解程度的线上调研活动,并根据调研结果于12月20日至21…
人潮涌动
我见过黑夜笼罩下的那个城市,世界变得模糊,却又变得繁华。一一题记或许夜色降临,城市会露出正反两面的模样。广场上,街道边,形形色色的人不慌不忙的走着,走着,然而,在暗沉的桥洞下,也有一-群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