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身处闹市,惟吾德馨

作者:smile

生活在这个繁花似锦的时代里,各种好玩的、好吃的各式各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从来不缺少物质,但也就是因为物质的琳琅满目,我们才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追求一种心灵的平静。社会的发展如车轮滚滚从不停歇,随之而来的,我们的生活变好了,换言之,我们身边的诱惑也变多了,我们无法控制也不能够去控制,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就是这样,但是,我们可以去创造“出淤泥而不染”的心境。今天就跟着小欣一起读读古文,感受一下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尚境界吧!

友友们,我们先来了解下这首简短铭文背后的故事吧…

刘禹锡,其诗其人都可以用一个“豪”字概括,这么一个豪迈的人,在他的一生之中被贬数次,但没有一次让他一蹶不振,他依然豁达乐观,依然不以为意,用自己的诗文去回应贬谪他的那些权臣,这首陋室铭也是刘禹锡被贬为安徽和洲通判所作,当时河州的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的,原本应安排他住的三件居房,变成了城南面江的一处房屋,但刘禹锡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很高兴,还给自己门的两边写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河洲思争辩。”,这让知县气到膨胀,心想,我们面对领导给自己穿小鞋的时候,我们能做到像刘禹锡这样豁达吗?故事还未结束,知县又让刘禹锡迁到县城北,屋子的面积从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件半,好在这里的环境也还不错,由面江到面河,附近还伴有垂柳依依,这让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在门的两边写上:“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知道后又把刘禹锡迁到县城中部,这次只给他一间只能容得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三次迁屋,屋子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正因为刘禹锡的乐观,我们的千古名篇中才能有这样一篇佳作,以此来传达给世人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不为物质上的五斗米而折腰,只要自己内心充实那就足够了。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刘禹锡的陋室看看,究竟何陋之有?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就会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为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上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满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才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好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如西蜀扬子云的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

友友们,大家看完这篇铭文,还会觉得刘禹锡的居室“陋”嘛,或许他住的屋子很简陋,这种客观条件无从改变,当困境来临时,只是一味的抱怨是无用的,古人刘禹锡屡遭被贬,被贬之后还要住着陋室,要是换做我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试想一下,自己能否做到乐观积极的去应对已经到来的困难,是选择一蹶不振,还是从容淡定呢?

更多的古文分享期待你来阅读,请多多关注微信公众号<古文坊>

http://www.dxsbao.com/art/5287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儒家文化,讲黄河故事

中国青年网乌鲁木齐12月15日电(通讯员张思琪)为传播儒家文化,讲述黄河故事,提高市民对文化认同感。12月11日-1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星火承续实践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市民,线下在…… 妗炅.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儒家思想照亮前方,黄河精神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乌鲁木齐12月15日电(通讯员张思琪)为传承儒家文化,弘扬黄河精神,增强广大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12月11日-1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星火承续实践队于山东省青岛市、河南…… 妗炅.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实践:扛传统文化大旗,扬黄河精神风帆

中国青年网乌鲁木齐10月18日电(通讯员张思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生活、是力量、是尊严、是信仰、是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 妗炅.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千古河流成沃野,黄儒精神正当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传承传统文化,继承黄河精神。曲阜…… 妗炅.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落天走东海,儒学风尚记心间

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当代大学生是传承儒家文化的纽带。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星火承续实践队为延续发扬传承精神,于2022年12月1日至…… 妗炅.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赓续文化薪火,传续“黄”“儒”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都发源于黄河,儒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黄河千百年来,孕育了华夏文明,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黄河是中华民族无可争议的民族符号。优秀…… 妗炅.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文化繁荣,展国之风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黄河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同时…… 妗炅.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剪纸艺术,传承民间文化

2022年12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互联剪忆”实践队对于剪纸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于福清市文化馆进行了探索。实践之前,本团队了解到,剪纸艺术文化由于缺乏经济效益而无法吸引民众来…… 妗炅.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城市更新中的居民自主更新模式探索:以杭州、绍兴、台州为例

近日,一份关于城市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调查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报告以杭州市、绍兴市、台州市为例,深入探讨了老旧小区自主…

青春筑梦践初心 政社同心启新程

在时代的号召下,“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盛大启航,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子们以昂扬之姿奔赴基层,用实际…

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于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开展汇报形式讨论会

2025年4月2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汇报形式讨论会。此次会议邀请到学院指导老师…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会议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楼2-402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专题会议。外国语学院院长梁晓冬、副院长张帆、党委副书记王伟及各专业教研…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成功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

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4月27日,外国语学院于教学楼2-402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本次会议…

最新发布

“吾辈省吾身,后浪当自强” ——地信2013团支部反思分析会顺利开展
为深刻感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习总书记号召,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进一步夯实理论学习成果,11月12日地信2103团支部在资环学院南楼407室开展反思分析会,该会由团支书宋榕主持…
“时代向前, 青春向党”主题采访活动
在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圆满开展的背景下,环科类2208团支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于11月15日在资环学院开展了“时代向前,青春向党’主题采访活动。11月15日上午8时,资环学院金琴书…
自我革新开新图,争做时代新青年
11月12日晚,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信2103团支部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资环学院会议室迸发出思想激烈碰撞的火花。青年是国家的星星之火,青年人的思想、精神状态、生活方式都影响着整体氛围,同时…
环科类2203团支部“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环科类2203团支部于11月10日在博学北楼602召开“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由环科类2203团支部书记王桂瑶主持,环科类2203团支部全…
趣味集五卡·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 ——地信2103团支部趣味讲理论校园集卡活动圆满完成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新时代青年力量,奏响青春乐章,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信2103团支部于2022年11月12日至17日在南湖校区成功举办以“趣味集五卡…
地信2103班团支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新时代青年的奋进力量。地信2103班团支部全体成员于2022年11月12日19点至20点30分,在资环学院南楼407会议室开展了“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本次主…
【地信2103团支部】“回收废旧电池,奉献青春力量”志愿活动
为了维护校园绿色环境,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弘扬积极奉献精神,地信2103团支部于11月19日下午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卓园宿舍楼开展了废旧电池回收志愿活动。回收行动之前,志愿服务委员为我们分发了回收电池的…
看红色经典·感奋进精神 ——地信2103班团支部观看红色电影主题团日活动圆满完成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中指出“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为了让支部成员进一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体悟党的艰…
图书馆行志愿,伴书香送温暖
图书馆行志愿,伴书香送温暖(通讯员:李雨欣)为给在图书馆学习的同学们带去温暖,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经院志协”)的志愿者们于2022年11月20日上午9…
银发智能行,爱在夕阳红
(通讯员:刘丹)银发生辉映初心,银龄行动担使命。为传承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经院志协”)的志愿者们秉承着尊老敬老爱老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