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中国人与土地的联系——读《乡土中国》有感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吴思倩

文学2001吴思倩

初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便能知道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一个乡土本色的社会,既然是乡土社会,就与“乡”和“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我对“土”字印象最深。

在现代社会中,“土”常被人认为是贬义词,然而,我们每个人却与“土”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小农社会,人民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这一切工作的基础首先就是有土地,人们在土地上开垦、播种、挥洒汗水,期待来年有一个好收成,“牛郎织女”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也最明白土地的可贵,可以说,土地承载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希望。

同时,土地还成为了维系中国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乡土中国》中提到,在小农经营中,会有需要合作的地方,所以人们会互相聚居互相帮助,因而形成家庭,形成家族,形成村落、城镇,这为中国形成睦邻友好的社会创造了条件,才会有“四海之内皆兄弟”。在以商品经济为主的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纽带,就很难形成这样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常说西方社会的人情是淡漠的。

正是由于土地这种重要性,中国人便形成了“安土重迁”的观念。我们在某一个地方有了土地,扎根下来,就会安于本乡本土,很少想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流动性是很小的。而我们在离开家乡漂流异国他乡时,往往会觉得自己难以融入,那个地方的本地人也会在产生“异乡人”的观点,正如费孝通先生提到的: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而这也是土地带给我们的归属感,就像我们在功成名就时,会想要衣锦还乡;在到达生命终点时,会想要落叶归根。

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是中国人自然朴实的象征,千百年来,华夏民族都生长于中国这片土地上,脚踏实地,砥砺深耕。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文化礼法,孕育了生灵万物,见证了文明更迭。

http://www.dxsbao.com/art/5139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湘潭市红旗村: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一)
2022年7月7日上午,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红旗村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的五位成员在村民的带领下,开启了为期10天的调研活动。湘潭市红旗村是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
东湖学子三下乡:“希望家园”暑期支教活动开班仪式
本网讯(通讯员:陈蝶)为响应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天行实践队参加了崇阳县团委的“希望家园”支教项目。6月29号,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白霓村“…
以“减”促“增”,提供可能
推进“双减”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见》也明确指出,“双减”需要达成“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一年内有效减轻,三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
变废为宝——实践团成员在沐川县茨竹乡展开实践活动
7月25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新程实践团队员罗茂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开展实践活动,参观沐川县文化之美代表——《乌蒙沐歌》。《乌蒙沐歌》作为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一张靓丽名片,是依托沐川自然山水,融合生态…
武汉东湖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送去一抹春光
本网讯(通讯员:汪雨银)2022年6月29日,武汉东湖学院某学院天行实践队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白露村启动了“希望家园”暑期支教活动的开班仪式。此次开班仪式由实践队队长主持,活动流程主要包括老师及…
体验文化之美——实践团成员在沐川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月25下午,中国矿业大学实践团队员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开展实践活动,参观沐川县文化之美代表——《乌蒙沐歌》。《乌蒙沐歌》作为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一张靓丽名片,是依托沐川自然山水,融合生态文化、历…
湘潭大学实践团赴红旗村,聚焦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
(指导老师:罗立,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文艺霖)近日,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红旗村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展开了为期10天的实地调研,该团队深入研究一个典型乡村振兴示范村——红…
对于本次三下乡的收获与感悟请查收
三下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提升自己的机会,在下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还能提升自己的教学、宣传技能,很幸运能够在大一的暑假参与三下乡活动,虽然我们队伍是通过线上的方式…
华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三下乡心得体会
三下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提升自己的机会,在下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还能提升自己的教学、宣传技能,很幸运能够在大一的暑假参与三下乡活动,虽然我们队伍是通过线上的方式…
俭——德之共也
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得到了崇尚与宣扬,而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坚守优秀品行,立于时代浪潮的尖端。先代圣贤往往倡导节俭。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