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德法互补 相辅相成

来源: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明天会更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法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治国在中国由来已久,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精髓,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与法律智慧。

(一)德治

德由善教逐渐趋向于善治,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道德政治文化。古人对于德从不吝笔墨:《礼记·月令》说:“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对此,郑玄注曰:“德谓善教。”《尚书·盘庚》说:“施实德于民。”《左传·襄公七年》曰:“恤民为德。”《管子·正》曰:“爱民无私曰德。“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重民、惠民、教民、以民为本,孔子曾以“养民以惠”称赞郑国子产治国有方, 他特别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看作不仅是“仁”,而且是“圣”。孟子进而论证了“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由此可见,德的功用主要在于教化:化德化不良心性、以德化不良之俗、以德化百姓之家。化不良心性,也就是运用德的标准进行教化,唤起人们内在的、正直的、善良的天性,即内化于心,使之自觉地远恶迁善,趋吉避凶,不仅远离犯罪,而且经过内省,使心灵净化,于潜移默化之中达到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所谓“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 。化不良之俗。由于古代中国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统一多民族的大国,所谓“百里不同风”,流行于各地区的风俗多不相同。其中既有良善的风俗,也有荒诞、落后、愚昧的风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因此以德化俗,即使荒诞之俗归于理性、邪恶之俗归于良善,务使不义不肖之徒明礼义、知廉耻,使四海同归于德化。如同宋人苏辙所说:“必先正风俗。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化百姓之家,是因为民是国家的构成元素,民安则国宁,因此,通过以德化民,既巩固了国家统治的群众基础,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德的治国之用。

(二)法治

“法治”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学说。公元前7世纪,早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提出“以法治国”的法治学说,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世界法制史上也是最早的开篇之作。该学派认为,法令应该“编著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要求“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规定凡事“皆有法式”,一切皆“断于法”或“一断于法”;强调“一法而不求智”,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见法家所谓的“法治”就是力图通过制定与推行严刑峻法来达到社会大治。战国时代,法家显学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法家代表人物纷纷走上政治舞台,他们主张的法治与早期管仲的主张有所不同,剔除了礼乐的影响,更直接地实行以法为治。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韩非提出了“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理论,成为“帝王之具”,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法家所主张的“一断于法”的法治学说走向了它的反面。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肆行专制,以意违法,刑戮妄加,终致二世而亡。如果说秦之兴,兴于明法治;那么秦之亡,则亡于毁法治。中国古代法治的局限性就在于遇有明君,可以发挥法律治国的积极作用;遇有无道的昏君,不仅不能发挥法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坏法生事,害民误国。说到底,中国古代的法治不过是君主人治下的法治。

于现代社会而言,法治早已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八大报告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维护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法治中国”建设,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水平。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德礼与法律都产生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都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富强为目标,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江泽民指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总括上述,德法互补、共治是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也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使德法互补的内涵也不断地丰富,显示了德法互补既有阶段性,也有连续性和一贯性。它符合中国国情,是先哲们充满理性的伟大创造,反映了中国古代具有鲜明特色的道德观、法律观,也彰显了独树一帜的法文化的先进性和特殊性。凡是德法互补、共同治国成功的朝代,均为盛世,因此,从史鉴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古代德法互补治国方略的设计与实施及其历史经验,很有现实意义。

http://www.dxsbao.com/art/4923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图书馆查找资料活动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问卷调查活动

6月19日10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队长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万达广场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展有关连云港市……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召开线下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践效率,6月18日上午11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苍梧校区……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

6月12日上午十一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于通灌校区明德楼105成功召开。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同学参加……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 ——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

6月22日上午10时,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前往了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参观走访赣榆区海头电商商户,了解赣榆……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四站 ——东海第二站

6月22日上午,“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东海行”第二站顺利结束。本次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东海县不同区域对于……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 ——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

6月21日上午9时,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连云港市东海县,参观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园区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防疫关键时刻,“吃紧”也需“吃劲”
防疫关键时刻,“吃紧”也需“吃劲”郑州8月1日电(通讯员崔琦博)暑期对许多学生而言可谓是短暂的,而不同的选择也可使这短暂的时光变得。为响应学院要求,同时为社会奉献个人力量,7.25-7.31日,河南工业大学…
既白线上云支教感悟篇(16)
在这次暑假的三下乡中,我们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来体验到了与众不同的经历。老党员一直是我们当代青年积极向前的标杆,他们身上具有历经革命后坚韧不拔的红色革命精神和独特的魅力,采访老党员是一件特殊而有意…
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砂仁
8月2日,岭南师范学院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对砂仁进行研究。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地病死。唯有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
既白线上云支教感悟篇(15)
在这个暑假,我作为线上团队成员的身份参与了赴湖北黄冈市蕲春县参加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问,我主要负责撰写新闻稿以及剪辑线上团队的实践视频。我把自己的热情充分发挥到实践中,听从指…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走进乡村家园,绽放青春光彩
为积极响应团的引领党的号召,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发展;鼓励当代青年扎根基层,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增长才干,挥洒汗水;让城建学子在实践中领悟“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深刻内…
既白线上云支教感悟篇(14)
六月,因为三下乡,而不再单调。在暑假回到家乡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我收获了不少珍贵的“果实”——过程中的快乐与困难、队员之间的团结一致、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村民的淳朴民风…满满的期待拉开了暑期社会…
和青岛科技大学一起保卫母亲河
保卫母亲河DefendtheYellowRiver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学生组织“同饮黄河水,共护母亲河”实践团进行调研。团队…
学知识战病毒,习武术强体魄 ——华南师范大学梦照星湾队线上开展 “防疫卫生”和“传统武术
为加大初中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程度,助力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扩大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播力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2022年7月14日下午14时30分,华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梦照星湾实践服务队线上开展“防疫…
既白线上云支教感悟篇(13)
作为一名大学生,让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此次的三下乡之旅,我不仅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同时还在实践中学到了不一样的知识。支教和画墙绘是我们三下乡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
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之巴戟天功效
巴戟天是一种能补肾壮阳强壮筋骨,而且能祛风除湿的中药材,它是四大南药之一。平时它也能当保健食材供人类食用,能滋补强壮身体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在有些地区人们喜欢把它叫做南国人参,巴戟天的功效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