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都德《最后一课》赏析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 作者:王怡

都德《最后一课》赏析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次年法国战败,普鲁士趁机进军巴黎,逼迫法国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强行占据了阿尔萨斯全省以及洛林的部分地区。此后数十年中,阿尔萨斯及洛林地区的人们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迫害和凌虐。都德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的种种暴行,而法国人民持续的反抗活动也为他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此期间,都德创作了许多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

《最后一课》是其中一个著名的短篇小说。它通过普鲁士侵略军占领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的遭遇,描写了沦陷区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悲愤痛苦,歌颂了法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体现出悲壮的爱国热情、传神的形象描绘、高超的叙事技巧、简练的语言风格这四个突出特点,下面将深入分析。

一、悲壮的爱国热情

在表达爱国热情时,一般的作家倾向于描绘壮大的战争场面,来渲染出悲壮感,以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而都德却反其道而行,一场巨大的历史悲剧通过一堂法语课来表现,以此来传递他们深沉的爱国热情,这样的叙述更加触动人们的心灵,更显出他们爱国之情的悲壮。

悲怆性是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的共有特点。在《最后一课》中,更是弥漫着悲怆的底色。都德致力于表现各种人物的悲剧色彩:失去学习祖国语言权力的小弗朗茨、再也不能在此教授法语的韩麦尔先生、从此没有法语学学校的镇上的老人等等。这些人物悲剧性的感情与行为决定了法兰西民族的悲剧,是这一大悲剧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都德的小说不仅蕴涵着他自己丰富深沉的爱国主义热情,而且构成了对普法战争这一民族灾难的悲剧意义的深刻发掘。

二、传神的形象描绘

《最后一课》的精彩之处,还在于作者经典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小说以小弗朗士的亲身感受和所见所闻,来描绘被占领的法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人物传神的心理、细节描写,将这“最后一课”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身份、地位,可他们深沉的爱国之情却是相通的。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地道的法国乡村教师,一个平凡的老知识分子形象。这位老人以传授祖国的语言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是具有崇高的民族尊严的爱国者。而自此之后,再不能在祖国土地上教授法语,他的痛苦和悲伤无以言表!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他的不舍:穿上那套只有重要日子才穿的衣服、为这节课准备崭新的字模、用漂亮的字体写“法兰西,阿尔萨斯”等等。韩麦尔先生强烈的民族意识、高尚的爱国热情,在最后一节课上以无法压抑的力量迸发。他热情地赞美祖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楚、最严谨的语言,他要把反抗敌人最重要的武器交给孩子们,他怀着满腔的爱与恨写下“法兰西万岁”,这样的韩麦尔先生高尚的令人心碎。小说中既没让韩麦尔先生说一句豪言壮语,也没让他向孩子们说半句你们要爱法兰西的话,可是在整篇小说中,韩麦尔先生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和神态,都无不表达出他炽热的爱国热情。人虽将被迫离开学校,但他要把精神留下;课不能再上了,但要把爱国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幼小心田。都德用浓重的笔墨成功地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一爱国志士。

小弗朗茨是小说中的又一重要人物。作者正是通过他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最终完成了对先生高尚爱国者的形象塑造。小弗朗士顽皮贪玩、天真无邪、不爱学习, 甚至有时还会逃学。这样一个“问题学生”, 却会在最后一堂法语课里,深切地体会和感受到与祖国语言分离的悲哀沮丧。小弗朗茨从内心发出叹息:“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不许在自己国土上用自己的语言教授自己国家的语言课,这是多么残酷的命令。他看着先生发下来的字帖,望着挂在课桌前铁杆上用花体字写的“法兰西”、“阿尔萨斯”等字帖,幻想它们“就像许多国旗飘扬在课堂上”。这是多么美丽的幻觉,它既代表了一个孩子天真的幻想,也代表了全体法兰西人民的真诚愿望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从一个顽皮小孩身上透露出的爱国热情,时时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三、高超的叙事技巧

在《最后一课》中,都德表现出高超的叙事技巧,他并不着力于描绘法国人民与入侵者进行斗争的巨大场面,而是只集中描写了生活中一个极其简单的片断——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小学生的观察和感受,以小见大,把沦陷区人民悲痛的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深刻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被都德运用得出神入化。

这种注意描写生活横断面的手法,使构成小说主体的都是被集中加以描写的生活画面,并且画面线条简明、结构灵活,消解了小说的戏剧性,完全是属于生活的平凡现象。这就让小说具有一种散文化的特点。但是,都德并不仅限于平凡的生活场景,而是发掘日常生活中的深刻意蕴,这就使得文章充满了动人的情趣和深沉的情感内核。

在描写人物时,作者大量运用心理和细节描写,成功塑造了先生和学生。同时,还运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镇上的人们,一个个传神的形象跃然纸上。不同于其他小说的是,作者在讲述故事时并未遵循常理,而是运用了反常法,通过反常的人物语言、反常的人物行为、反常的生活事件、反常的环境氛围及反常的心理情态来揭示主题,这样的手法既引人入胜又激动人心。

四、简练的语言风格

都德被称为散文诗人,他温存而柔和,他这种充满了感情和诗意的散文化小说风格在《最后一课》充分体现。他以温和、亲切的眼光看待现实和人生,因此,他所表现出的都是温存的场景。即使是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他也是从缓冲的方面去把握。像法国割让阿尔萨斯省这样的巨大悲剧,他仅仅通过一堂课来体现。

《最后一课》既无惊险曲折的情节,也无华丽堆的词句,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描写,就像生活本身一样的朴实自然、简练传神。然而这种朴实自然、简练传神,又不显得平淡、一般。作者运用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的方法,使作品中要揭示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悲壮、沉痛的气氛越来越加强,人物性格越来越鲜明,对读者的感染力也越来越强烈,让人读完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在三千多字的篇幅内,竟能这样深入细致地为我们描述了生动、感人的最后一课,整个作品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这种悲壮的感情通过传神的人物形象描绘、高超的叙事技巧等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呈现出简练而温和的语言风格。

http://www.dxsbao.com/art/4519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图书馆查找资料活动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问卷调查活动

6月19日10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队长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万达广场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展有关连云港市……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召开线下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践效率,6月18日上午11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苍梧校区……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

6月12日上午十一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于通灌校区明德楼105成功召开。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同学参加……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 ——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

6月22日上午10时,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前往了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参观走访赣榆区海头电商商户,了解赣榆……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四站 ——东海第二站

6月22日上午,“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东海行”第二站顺利结束。本次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东海县不同区域对于……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 ——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

6月21日上午9时,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连云港市东海县,参观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园区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锦瑟》阐释空间分析
《锦瑟》阐释空间分析对于一首诗,重要的不是找到诗人表达的本意,这是历史问题,重要的是发现多种解释的合理性。这种对于诗歌的阐释,可以从以下四个空间维度着手。我们以《锦瑟》为例分析。(一)从作者入…
人文党建“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与玉堂桥社区合作
人文党建“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与玉堂桥社区合作2022年7月2日,湖州学院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跟进,“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今天来到玉堂桥社区,并…
蓄力时代新征程,喜迎党的二十大
蓄力时代新征程,喜迎党的二十大恰逢七一建党之际,为庆祝建党101周年,加强团队思想政治建设,将社会实践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7月1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生环学院赴师大花津校区植物多样性调研团队特邀…
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 樱你心动实践队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
本网讯(通讯员:文芳)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6.25日,武汉东湖学院樱你心动实践队邢炎佳,方幼君,苏雅琪,马梦婉,王磊一行人来到了十堰市城关镇八里村,以“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组织了一系列的实…
武韵实践团:走进武当文创
历史长流,武当山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陪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也在这期间留下了许许多多文创产品和传统文化,在这个暑假期间,有我们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学子组成的“武韵实践团队”来带领你们看一看我们眼…
红歌唱响庆七一佳节,助力社区文化惠民
大学生网报7月2日讯(通讯员林炜黄娜丁艺菲丁佳琪)今日,由集美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开展。正值七一佳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助力社区文化惠民。音乐学院“青韵会”实践…
人文党建“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手工绘画课程圆满结束
人文党建“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手工绘画课程圆满结束2022年7月2日,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党建中心“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湖州市吴兴区的玉堂桥小区,为社区儿童开…
了解湖笔精髓 守护传统文化
2022年7月2日,湖州师范学院暑期实践团开始了对湖笔文化的了解之旅。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调研,了解到湖笔的诞生地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南宋时期,宣城的部分笔工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湖州,开始了改进制笔工艺,湖…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2022年7月1日上午数学与统计学院“拾忆中原“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团队)对河南中原各地进行了党史学习情…
宋诗之美
宋诗之美——宋诗“以文为诗”特性浅析关于宋诗的特性,南宋末年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有过公允的结论:“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