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这部电影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传奇狙击手瓦西里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也是一场关乎国家存亡之战。这部影片着重渲染两人以及两个国家之间的种种恩怨与对决,并且加入了一段爱情故事作为线索。
一、人物的塑造
1、神枪手瓦西里
电影中描述瓦西里是从小和祖父在乌拉尔长大,多年的放牧生活练就了他精准的好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后,他应征参军入伍,在经过德军的各种狂轰滥炸下,终于从乌拉尔抵达了两军战场——斯大林格勒。百发百中,一枪毙敌,在几天的战斗里就单独狙杀了40多名德国士兵。
因此,丹尼洛夫开始大肆宣传神枪手瓦西里,一开始瓦西里被丹尼洛夫推上神坛的时候,他是喜悦的,他和丹尼洛夫拥抱在一起,他们欢呼、雀跃,大喊“我们成名了”。但是当康尼少校出来的时候,他懵了,他根本不是康尼少校的对手。但是他不能输,他得赢。此刻他背负的早已不再是自己作为普通人的生命,而是全国人民寄予的期望。
瓦西里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他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将敌人一个个的击毙。他尊重生命,当看到被派遣去做间谍的小男孩沙查被残忍吊杀时,他虽然异常愤怒但仍是能保持冷静及时判断机会在队友的帮助下,最终击毙了敌人。
2、政委丹尼洛夫
在开始的战争场景中,当他的战友们都倒下了,只剩下他的时候,他知道躺在死人堆里装死,保全自己,等待时机为战友报仇。
当赫鲁晓夫质问所有军官如何让士兵重振旗鼓的时候,大多数军官不是默不作声就是回答一些馊主意。就当司令失望摇头的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从人群中传出。丹尼洛夫说“给予他们希望”。相对于其他政委他更清楚士兵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希望。
丹尼洛夫在军事谋略方面很厉害,他通过自己强大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无孔不入的宣传能力,使瓦西里一举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还鼓舞了全苏联人民的士气。
他有很大的奉献精神。影片最后他用自己的生命作为靶子帮瓦西里找到敌人位置。
3、康尼少校
康尼少校是德国顶尖的狙击手,既高贵又残忍卑劣。他优雅的吸烟姿势,精致的狙击步枪,每次伏击回来都要沙查帮他擦亮皮靴等等。
但同时,他利用沙查作诱饵,他不断接近与瓦西里熟识的男孩沙查,透过他来了解瓦西里的行动方向,直至杀害沙查,又显示出他残忍卑劣的一面。
影片中,康尼少校把这个勋章授予一个在战争死去的少尉,便是他的儿子,可见他也是一个充满父爱的人。
4、塔妮娅
影片中的一个主要线索是瓦西里与坦妮娅的爱情。从瓦西里在火车上暗恋坦妮娅开始,直至两个人堕入热恋之中,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英雄美女的故事。塔妮娅刚毅勇敢,敢爱敢恨,不因为自己是莫斯科大学的毕业生就瞧不起文化水平较低的瓦西里,也不愿接受丹尼洛夫的帮助而调离作战一线。
5、小男孩沙查
为了帮助瓦西里赢得胜利,自己主动去当内奸骗取康尼少校的信任,小沙查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为苏联军队搜集重要情报。
但是他最后被康尼少校识破并且吊死在火车站,但是他的牺牲为瓦西里的胜利做了铺垫。
二、情节的变化
电影开头:影片一开始就是一种激烈的战争场面,德军空投炸弹,炸毁了海面上众多前来支援苏军的救兵和船舰。德国战机的一顿扫射,运兵船上的士兵就会因为受不了而选择跳船,只要有人跳船,而负责工作的士兵就会对着这些士兵一阵开枪;刚刚来到战场的士兵们只能两个人用一把枪,一人在前,一人在后,前面人牺牲了,后面的人拿着枪继续冲;面对敌人埋伏好的阵地,德军指挥官不经思考就让一堆士兵直接来一波冲锋,当看到一波波攻击下依然无法挺进敌人阵地,后面士兵理智选择撤退,却被后方督战的人用机枪一阵扫射。这也让大家感到提心吊胆,明明实力不够,还要往上冲,这不是去送死吗。
电影高潮是神枪手瓦西里和康尼少校的对决,中间加有一段瓦西里和塔妮娅的爱情故事,塔妮娅是一位犹太裔的女大学生,真真的女汉子为父母而战斗,想着为犹太复国的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但父母已亡。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选择与瓦西里相爱。和康尼少校的一次对决中,德国处于弱势,当库里科夫和瓦西里一起去执行任务时,遇到一次断层需要跳过去,库里科夫被射死,瓦西里却跳了过去,瓦西里哆嗦地看着库里科夫的尸体。这使得剧情更加激烈的进展。
电影结尾康尼少校找到了沙夏,他识破他的计划并将沙查吊死在火车站,被塔妮娅与瓦西里发现后,两人分别开始了复仇计划,塔妮娅利用善意的谎言,让沙查母亲离开斯大林格勒,安排她的去处,而塔妮娅在路中不幸被敌军飞机射伤。而丹尼洛夫回去找瓦西里,告诉他塔妮娅的不幸,并且利用自己让敌人暴露,瓦西里最后成功的杀死了康尼少校,苏联胜利,瓦西里和塔妮娅重逢。
三、镜头语言的运用
电影结尾丹尼洛夫主动暴露自己的目标,被康尼少校射死,康尼少校看外面没有动静便从掩蔽处出来,这时少校暴露了自己,镜头暂停,一转发现瓦西里正拿着枪瞄准了他,康尼少校摘下帽子,面对瓦西里,被瓦西里射死。瓦西里将少校的枪取下,把枪放到死去的丹尼洛夫手里,看向了远方的光明,暗示了苏联的胜利。
瓦西里按照地址去医院找塔妮娅。可医院的护士告诉瓦西里这里没有塔妮娅这个人,瓦西里不信,说她给他写过信,信中就是这个地址,这时他抬头往里面看,恰巧看到塔妮娅也往这边看,接着他就来到塔妮娅的床边。
四、音乐的不同
电影开头瓦西里在炮声的掩护下,打死4名德军官兵后,躺在池子里舒气时,背景响起的振奋人心的苏联音乐。
当瓦西里遇见爱情,同时背后又有杀敌的压力时,他去找丹尼洛夫说不要再写他了,他只想像一个普通士兵那样打仗,丹尼洛夫问起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改变了态度,瓦西里犹豫了,接着响起了悲伤的音乐。
丹尼洛夫主动暴露自己的目标,被康尼少校射死,康尼少校看外面没有动静便从掩蔽处出来,这时少校暴露了自己,镜头暂停,音乐声响起,惊心动魄,一转眼发现瓦西里正拿着枪瞄准了他。
五、在电影中对于宣传的使用
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政委丹尼洛夫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一天杀了多少个德军,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成为军队制胜的关键。
德军伪造瓦西里死亡的情况,趁机打击苏联军队的士气。赫鲁晓夫怒斥丹尼洛夫把英雄夸张化,现在瓦西里死了事情无法收拾。
在战争中,正义的一方往往一开始很弱小,而邪恶的一方很强大很凶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弱小一方的人民经过不断的觉醒和反抗,渐渐凝聚成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强大力量,不投降,不放弃,在这样的影片中往往能够体现出强大的家国情怀,在同敌人的斗争中从一开始的连连失败逐渐转向相持和反攻阶段,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http://www.dxsbao.com/art/4378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