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雨天,刚好走过花园前的丁香时,我总是在想象:我会不会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提起丁香花,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诗人戴望舒的那首《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戴望舒用这首《雨巷》让无数男生爱上丁香,让多少男生将丁香一样的姑娘当作自己的梦中情人去苦苦追寻?从这略带忧愁的情诗之中,便可感悟到丁香花所独有幽怨郁结气质及其背后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文化。
丁香别称情客,鸡舌,也叫百结花,被人们尊称为花国君子,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的代表花种。丁香喜欢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主要分布在北方;可以高达五米,树皮往往呈现灰褐色或者灰色。丁香最晚在三国时期便开始栽培,是中国常见的一种花,自唐以来人们常用丁香来表达自己的愁思与哀怨。很多人会不解,丁香开花时,朝气蓬勃,细密的花朵攒集成一个个圆锥花序,密集的花絮一簇簇的怒放,一点也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这样朝气蓬勃的丁香花,为何成为“愁怨”的象征呢?
丁香花虽然开的丰硕又斑斓,单独看的时候却纤小文弱,枝条柔软,给人一种欲放未尽的感觉,因此被人比喻为愁思百结不解。明万历年间的彭大翼所著的《山堂肆考》中记载;“江南人谓丁香为百结花,丁香枝条相互缠绕纠结生长。古人更是将丁香的这种现象称为“丁香结”。唐宋以来,诗人常以丁香含苞不放来比喻愁思郁结,难以排解。有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吕的“一丛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李璟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古代文人大多怀才不遇,丁香便成了他们思想的寄托。在几千年的文化引用中,丁香就成了愁思,郁结的代名词。
到了现在,丁香被赋予了更多含义,它象征着生机,纯洁的初恋以及最美好的时光。正是这延续千年的文化,成为了中国人相互共通的情感,文化是什么,我们很难说清,但这份情感却可以引起共鸣,这便是丁香文化的魅力。
站在中心花园的长廊边,静静的看着在雨中依旧绽放的丁香花。我突然对丁香有了新的理解,丁香无刺,没有玫瑰的炙热,却有一份简单的执着。这就像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理解生活的苦与怨,但依旧热爱生活。
http://www.dxsbao.com/art/4370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