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在总结报告中说到:“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天下为公是中国外交的胸襟;公平正义是中国外交的坚守。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的追求;服务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使命;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宗旨。”中国外交正以一颗冉冉升起的红星般闪闪发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色于大国之担当、大国之风范、大国之智慧,特色于为国亦为世界。
近期中美阿拉斯加战略对话中,杨主任在会谈里说出了那句让十四亿人都沸腾的话:“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话,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
率先示范、以身作则的大国担当。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打破了本该属于中国春节的热闹与祥和,不久,这场疫情席卷全球。正所谓“病毒面前无国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中国勇于承担大国责任担当,为全球抗疫凝聚强大合力。在政治方面,中国领导人密集开展了“电话外交”、“书信外交”,先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别峰会,亲自主持了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在经济方面,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超出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各国民生带来重创,面对共同挑战,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转正”,中国以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为陷入衰退的世界经济增添亮色。在社会方面,中国郑重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无论是推进疫苗研发,还是通过健康码进行数据监测,中国一系列抗疫举措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评价,作为抗疫典范,中国向全世界证明,新冠病毒是可以被战胜的。从倡导建立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到表示将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疫苗,中国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向世界展现自己的担当。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向世界各国伸出援助之手,提供经验和帮助,体现了大国率先示范、以身作则的责任担当。
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大国风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体系不断健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世界资本与客商创造优质的投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外交场合主动回应外界关切,系统宣介中国发展新政策、新理念,全面阐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内在关系。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两届“上海进口博览会”,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中国开放的新前景、新宣示鼓舞世界。世界也进一步见证了中国合作大手笔的榜样力量。关于“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结合疫情形式,习近平同志更是提出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携手各国共同发展的务实行动和长远考量。“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对中国带来的理念之变、价值之变,感触正日益加深。瞩目未来,中国完全有信心、有底气做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与各国一道,共享机遇,共同发展,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合共生,求同存异的大国智慧。
一个人有自己的价值观,一个国家也有自己的价值观。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历来具有“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和平是中国人民的永恒期望,也是中国发展的鲜明特征。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议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当代中国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主张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应对挑战,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与世界的情谊日益浓厚,向缅甸国务资政山素季赠送珍贵老照片;为柬埔寨太后莫尼列郑重佩挂“友谊勋章”;在中老两党两国重要关键时期,同老国家主席本扬再次通话,进行治国理政深度交流。中国与世界利益更融。中欧双方宣布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并决定共同打造绿色合作伙伴、数字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更加命运与共,面对新冠疫情,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云外交”,为全球战“疫”凝聚起强大合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我们更要把准方向,掌握好节奏,团结合作,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为人类谋健康,为世界谋稳定,彰显大国担当、大国风范、大国智慧。迈入大变局时代,面对政治病毒对合作的破坏、认同政治对团结的破坏,中国坚守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广交朋友,与世界情谊浓厚,与世界利益更融。
大国之外交,为国亦为世界。
这就是大国的样子。
http://www.dxsbao.com/art/4280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