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20级法学吴金鑫 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在这本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的“私了”现象,这实质是一种法律规避的现象。举身边的例子来说,不论是汽车与电瓶车的轻微刮蹭,还是打架斗殴打伤他人,解决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先和对方单独谈条件,当条件谈不拢时才考虑报警,以法律方式解决。从前我对这种行为的理解是在中国长期以来流传着的诸如儒家的“仁”、“礼”思想的熏陶下,我们总会有一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想法。如果我们将一个人送进警察局,甚至监狱,哪怕是对方有错(除非是那种罪不可赦的),我们作为被害人一方既有“大仇得报”的快感,又不免存在一丝负罪感。而负罪大的源泉就来自于我们以及“坏人”一方周围人们的非议。从此我们可能就被打上“不好惹”、“心太狠”之类的负面标签,从而使自己与社会之间出现一丝裂缝。但是正如苏莉老师的理解,“许多人实际上是生活在不同世界中。人们看的似乎是一个东西,但看到的却又不是一个东西,因为他们所理解的意义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我们的中国民众之所以选择“私了”的方法,并不是他们不知道或者不太清楚现在的法律,相反,这正是他们知道相关法律情况下作出的其认为对自己最合理的方式。如果把“私了”提上法律规避这个层面,问题似乎严重很多。毕竟我们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对法律的规避似乎是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与其说是百姓对法律进行了有意识的规避,不如说是法律根本没有考虑百姓的真实情况,法律在制定的时候就没有完全契合我们真正的社会现实。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山村地区,那里国家的政策和教育贯彻得并不是特别好,国家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不够充足,更不要说国家制定的法律的落实。在这些地区,人们信服所运用的人就是他们习惯以来的民间法。这些民间法是根据中国以及当代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沉淀后形成的已经深深的刻入当地百姓的骨血之中。一方面,在当地政府对现代法律宣传力度的不够,人们对现代法律并不是特别的信服;另一方面,现代的法律或许根本不能完全运用到当地的环境之中。“一个民族创造它自己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就像在“秋菊打官司”一案中,秋菊所处的乡村长期以来主要依靠邻里的互帮互助而稳定生活。作为“领导者”的村长,平时需要观察村里各户的情况,在必要时伸出援手以及组织人员,例如在秋菊难产时身体力行带队救援;而相应的,他就会拥有一些“管教”村民的权利,就像秋菊默认的,她的丈夫做的不对,村长可以踢他。但是,在农村这样一个注重传宗接代的环境下,村长踢坏丈夫的下部,这是不对的。作为妻子的她,需要政府让村长给他们一家一个交代,这个交代就是村长的道歉。可是政府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刚救了秋菊的村长进行了行政处罚,便将这件事真的闹得无法开交。在这样一个地缘社会中,大家靠着邻里的互帮互助生活,政府强硬的切断了秋菊与村长的联系,那么我们可想而知,在之后的日子里,村长与秋菊一家会有无法抹开的隔阂,甚至秋菊也会被自己受伤的丈夫责怪。秋菊一家之后该如何在村子里立足?一个社会的形成其实就是在一个确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诸多解说相互冲突、磨合、融合的过程,中国的现代法律事实上还未真的与中国人民的生活完美契合。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知识都是阐释学意义上的“偏见”,中国的现代法律很大程度上是在借鉴西方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的,西方的文化很明显与中国截然不同,我们在搬运其法律的同时,似乎缺少了很多将其与中国现实磨合的过程。苏力不主张把法律视为一种抽象的、理想化的价格或体现了这样的价值的条文,而更倾向于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法律,把法律理解为与人们具体现实的生活方式无法分离的一种规范性秩序。我认为当今中国法律建设真正的立足点应该是中国的社会生活。因为没有一部法律甚至是一条法律,是可以永久适用世界的,法律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修改以及增进。或许如果根据本土文化建立的法律和外国的观点有很大的冲突,但是以西方的某些理论、观点、思想、命题甚至概念作为现代的和学术的标准,使
一切值得弘扬的中国文化中的因素,仅仅因为它们完全符合或大致符合外国的某种理论或实践,让我觉得那可不必,这和直接照搬外国法律有什么本质区别。

http://www.dxsbao.com/art/4017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医路相伴,志愿同行
8月5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个人社会实践组刘玲芝来到天等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主要参与核酸检测挂号、协助患者使用自助机器、为无健康码的患者登记入院信息等志愿服务内容。…
模式专业化成就画宝刚烧鸡
7月14日上午九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赴滑县暑假实践调研团带着对滑县画宝刚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一系列涉及金融扶持领域的问题一行乘车出发去往滑县新区南环路道口烧鸡工业园内画宝刚…
实践下乡,用调查解答疑惑
2020年的疫情突发,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仅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在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下,经济回暖,万物复苏。对于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梁山村的村民来说,仍然影响甚大。7月13号上午7:00,安徽工业…
倾听群众心声,探索破局之路——山东大学“鸿蒙披星”调研团线下调研活动系列之四
“鸿蒙披星”调研团聚焦鲁鄂津地区,综合调研对于鸿蒙系统的反应及评价。整理分析地区信息,探究“鸿蒙系统”推广应用情况,并以鸿蒙为切入口进行物联网、网络安全、隐私权和法律适用等多维度分析,探索技术…
展望企业未来 寄予殷切期望
金融助力发展讲述奋斗意义在调研过程中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调研成员介绍滑丰种业在种子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并向调研成员讲述滑丰种业的发展历程,及滑丰种业白手起家一步步发展…
湖北学子三下乡:共睹辛亥经典,弘扬革命精神!
夏日的阳光仿若我们澎湃激昂的心,朝气蓬勃又强烈刺眼。为推进红色传承,响应革命号召,传扬红色精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心助学志愿队在各属地展开了红色调研文化活动。此次抵达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关于十堰市柏林镇乡村振兴发展中不足之处的分析与探讨:
1的产业发展的不足:产业集群效应较差,特色产业的规模和产业链发展的不完善。同时当地的产业面临着急需转型升级和现有的现代化老旧的发展规划模式的矛盾:该地区一直延续着的三生融合式的乡村模式:生产、…
滑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
会议初金融学院暑期调研团相关带队老师与滑县各参会代表人员相互表达慰问与感谢。会中滑县县发改委负责人向参会成员介绍了2020年全年及2021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基本状况;滑县县人民银行、县金融办相关…
走进校园做志愿,服务精神暖人间
随着毕业季的来临,毕业生离校后的宿舍卫生打扫与剩余宿舍物品清理成为保洁阿姨面临的难题,为此,“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实践队队员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本部5B栋女生宿舍楼帮助保洁阿姨进行…
以“数字反哺”彰显文明的温度
当前,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让一部分老年人群体处于科技的边缘。老年人成为“数字弱势群体”,针对这一问题,2021年7月16——21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老骥有枥实践团在多个地区开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