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感恩资助,让爱伴我前行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 作者:徐璐璐

感恩资助,让爱伴我前行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加大投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资助政策,不断完善了“奖、助、贷、勤、补、免、减”相互结合的资助体系,再加上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公益助学等,解决了广大莘莘贫困学子上学难的问题,减轻了许多贫困家庭因教育带来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顺利完成学业。

俗话说“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经历过”,我想没有什么比亲身经历能更加令人难忘和动容。今年我有幸被评选为困难生,接受国家政策的资助或社会的帮助,万分感恩,溢于言表。我来自一个小城镇,家中有父母,弟弟和我,本应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却应突如其来的疾病而靡靡低垂,大学之前并未察觉狂风骤雨欲来之势,上大学后经济压力便如大山般压在心头,让人难以顺畅的呼吸,幸而得到了国家困难生资助的名额。国家资助如春风轻轻拂过,抚平了心底的伤痛,抚平了父母脸上的褶皱,父母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国家资助的甘露轻洒而过,留下的必将是无际的青青草地。

感恩意识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孟子·哭竹》的传说和“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为人处世的信条中表达出的感恩之情着实让人敬佩,受到这一传统美德的影响,深深植根于心中的感恩之情被激发出来。让我们也学会感恩吧,就像生命离不开水的滋养,我们也离不开感恩的相伴。上善若水,感恩当如泉,就在于让这个世界在感恩的滋润中变得更加美好吧!

郭沫若老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作为被资助的一份子,受益匪浅,由衷的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社会、感谢学校,给我们的无微无至的关怀,我会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资助不仅仅改善贫困学生的物质生活,在精神方面也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所以在被资助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前、后生活、精神的变化,感受到很多的温暖,激发出内心的感恩之情,坚定不屈不挠的学习信念。

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受资助后,我的生活有了改变,经济压力下降,不用过分省吃俭用,也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学校资助中心联合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力量,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将困难资助与勤工助学相结合,学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为目标,将以往“授人以鱼”的经济资助助学模式转变为搭建“授人以渔”的勤工助学平台育人模式。得到贫困生资助名额的学生都有资格申请勤工助学,经学校核实、审查通过的学生就可获得勤工助学的岗位,利用课余空闲时间进行有偿劳动,既磨练意志、锻炼能力,又得到相应的报酬。精神生活上,首先经济问题解决,能让我更加安心的去学习,而且增加我的感恩之心,让我更加懂得知恩图报,培养了我对生活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再者,它可以自我激励,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每当我松懈时,不想学习时,脑海总会及时浮现助学政策这个字眼,让我在松懈时有一种罪恶感,是它抑制了我的松懈,每时每刻提醒着我要专心、认真,要努力学习知识技能,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人性最深层次的需要是受人感激。”感恩和感激虽然是人与生俱来所需要的,但并不是与生俱来懂得的和愿意付出的。总有一些人,道德缺失,为了得到资助名额不择手段,争名逐利,得到资助后,认为给予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出现上课旷课、考试挂科,盲目、炫耀及超前消费,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集体意识、同情心等。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德育受到高度的重视,大学生接受资助应常怀感恩之心,让资助活动富有深刻含义。作为其中一份子的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负青春时光;要参与实践,丰富经历,通过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阅历,我们受资助学生经历的或多或少和普通学生不一样,一但参与到实践中能够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主动性;要回报父母,独立自强,在家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排忧解难,在外独立自强,自力更生;要投身公益,传递爱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通过义工、支教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要感恩他人,回馈社会,对于大多数受资助的大学生来讲,国家、社会对我们的帮助让我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我们都有着感恩回馈社会的心,都会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像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感恩资助,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籍、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感恩能让我们更快乐、幸福。感恩资助,让爱伴我成长,让我在萧瑟的秋风中感受到丝丝温暖;让我在阵阵金黄中,看到一抹热烈的红;让我在云卷云舒的清朗天空,寻到充满爱的形状。

http://www.dxsbao.com/art/3331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暖阳更助志愿情,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实践队在行动
周六的清晨,太阳已经升起,阳光铺在大地上,把大地染的金黄。看到今天格外暖和的天气,志愿者们的心也随之变得暖暖的,早早的就集合完毕,准备去巢阳乐社区开展这周的快乐课堂的志愿实践活动。经过了一个半…
远古的声音之他的骨笛
远古的声音之他的骨笛“嘟滴嘟……”悠扬的笛声传来,仿佛在召唤着什么,只见一名身穿草衣头戴骨饰的男子吹奏着手中的笛子,停住,目视远方,眼神中似乎在期待着什么,喃喃道:“什么时候会来到呢?”“又是…
嗨!你好呀!
你好:我是20年前的你,此时的我已进入大学校园,选了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当时在上学和复读之间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可是每天的日子过得也是浑浑噩噩,在学习上面一直有心无力。对自己以后确实有过规划…
嘿!你好呀!
你好:我是20年前的你,此时的我已进入大学校园,选了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当时在上学和复读之间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可是每天的日子过得也是浑浑噩噩,在学习上面一直有心无力。对自己以后确实有过规划…
钢铁燃烧着的爱国心
钢铁燃烧着的爱国心——读《红岩》有感“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是叶挺将军在渣滓洞的生命呐喊。“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人壮志不屈!毒刑拷打是太…
赛青春风采,倡廉洁新风——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廉洁文化社线下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2020年11月5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廉洁文化社于田径场外侧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线下宣传小活动。在这三天里,社团成员本着宣传廉洁、服务同学的宗旨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中宣传廉洁之风,使廉洁新风在欢声笑语…
泪影中的宝藏
泪影中的宝藏炎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校园里充盈着朗朗的读书声、清脆的欢笑声,声声入耳好不和谐,榆杨阴里窜出震碎耳膜的哭声打破了校园里一派和谐的气象。寻声而至,只见一面容娇好的女孩和三两男孩扭打在…
让我们相遇在一起,共庆“中国节”
中秋,举家团聚;国庆,举国欢腾。当中秋与国庆相遇,家心与国心相融。在这个特殊的时间上,我系大二同学于307教室,大三同学于305教室,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中国”节。在中秋圆月时,在举国欢庆时。金秋佳节…
缅怀革命先烈,铭记无畏英魂
今天,九月三十日,全国第七个烈士纪念日,为缅怀革命英烈,增强文化认同感,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机械工程系大二学生于B2-213教室开展了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大三学生在宿舍观看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
“自强不息,筑梦青春”2020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报道之陈昱洵篇
陈昱洵,光电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8级同学,优秀共青团员,团委宣传部部长。曾获校一等奖奖学金、校特等奖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科创积极分子。在各级大小比赛中均有获奖。在学习与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