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本书的初识源自八年级的名著导读,彼时,我对阅读的兴趣泛泛,不过是为应付考试而死记课本上的条条框框,自然对它没留下什么好印象。后来上高中,或是经过老师的启发又或是文科生的自觉,养成了闲时的阅读习惯,可是读来读去不过那些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能够吸引我,诸如此类书籍是不曾记起的。此次也算是身不由己,无奈翻开书本……意料之中的,没有读完小说时的感慨万千、心潮澎湃,平淡好比喝下一杯凉白开—— 说不上美味却是有益吧。翻读几遍,最后合上书本,好似在生活中结识了一户人家。
那样一个家庭伟大却也平凡。它伟大,那一家子在历史长河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父子三人各自出彩,在自己的领域里散发光芒,甚至于二老生命的终结也是何其悲壮,令人叹惋。它平凡,书信中读来不过是一个普通家庭话家常,各个家庭成员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父母的唠叨与孩子的小心思,二者间的矛盾和一般无二。
教之严且爱之深的父亲。正如楼适夷在开篇的代序中所言:“孩子在父亲的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傅雷教子之严可见一斑。实话说,对傅雷先生这样管束孩子的方法我是不以为然的,如要亲身体验怕是难以承受,在傅雷先生后来的书信中也能感受到他对此的悔恨,或是因旁观者清,字里行间能真切感受到背后的真情,再一想到平日里自己对父母教导的反感不免感到惭愧。书信中,傅雷先生对儿子的教导,小到每个字的笔顺、生活细节,大到学术探讨、家国政治,可谓是无微不至,一方面体现其对“要成人先成才”观念的深刻赞同,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他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如此地步最后却是愤而弃世,不难想到那个时代的悲哀,还应当深刻反思。
宽容且富有智慧的母亲。全书母亲朱梅馥女士的“出镜率”着实不高,在丈夫生病时代笔,偶尔在丈夫书信后面附上三言两语,又或是不时出现在丈夫的信件中作为教育儿子的实例。初读书本,朱梅馥女士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佳,总觉她太过依赖家庭、依赖丈夫,从生活细节、情感问题的处理到最终的离世,对家庭无尽的宽容却似乎缺少了一些自我。而后反复读来加上其它途径的了解,才惊觉这个女子的生活智慧,杨绛先生称其集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妇于一身。在那样一个时代里,既已嫁给了傅雷这样的丈夫,适当遮掩自己的光芒做一位贤妻良母无疑是最佳选择,我深信傅雷先生一生成就累累,定是离不开这一优秀的贤内助。我仍有过遐想,这样一位女子如是生活在现代又将演绎一番怎样的精彩人生?
才华横溢、多情的长子。作为一名音乐家傅聪的成功毋庸置疑, 他八岁半开始学习钢琴,1954年赴波兰学习,次年获得“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为了艺术背井离乡,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然而,从父子二人的交流中却能感受到他有些“生活白痴”,远赴异国,从吃穿用住到人情世故都需要父母操心。至于多情,我也是从傅雷先生的家信中感受到的,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艺术,他始终是位性情中人,以致父亲多次在信中提醒他要控制自己的感情,甚至要求他谨记要过几年僧侣生活的誓言,也就留下了“赤字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的经典名句。傅聪的一生深受父亲的影响,正如他自己所言:“自己从不读《傅雷家书》,因为所有的话都印在我的心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
默默无闻、平凡的次子。对比傅聪闻名海外,傅敏的确显得默默无闻,要不是因为对《傅雷家书》的编写,这个名字大概是难以被提及。通读家书,父亲偶尔也会提到他,但相对大哥的远在他乡,傅敏在国内与父母的交流更为直接,再加上十年浩荡大量书信被毁,留下的也就无几。书中可知,傅敏少时也曾流露对音乐的喜爱,却被父亲一句“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不适合”浇灭了满腔热火,难以想象那对一个孩子是何其残忍。终于,父亲一句“你是块教书的料”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诚然,他在教育领域有所成就,甚至真实地爱上了父亲帮他选择的职业,曾发出“至今仍想不通父亲看人为何如此准确”的感慨。可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许是因为尚且年青经历世事较少,我依然会忍不住替他抱怨,曾经的梦想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多么可惜。
《傅雷家书》无疑是傅雷一家子最真实的写照,又何尝不是如今千万家庭的刻画?固然,书信交流随时代发展而逐渐淡化——过去的书信,在今天被或是一条又一条微信,又或是一次又一次视频通话所替代,那份爱与责任却是从未改变。
http://www.dxsbao.com/art/3249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