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失了魂失了魄——还魂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唐巧巧

不想写,一开始就不想写。

最后还是决定写,像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2017年我不知道是怎样挺过那些失了魂丢了魄的艰难日子,高考之后突然有一种一无所有的崩塌感,即使到现在,我依然一无所有,但至少,还有梦想在怀。

人生在世,总是需要一段静好的岁月,除却喧嚣,摒弃杂念,让自己沉下心来想想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而后我们要如何把自己锻炼的刀枪不入,能够勇往直前,这便是‘‘还魂’’二字的由来。

不知从何时起,成了一个爱做梦的人,习惯了给自己编织的一个又一个虚迷而又繁芜的梦境,渴望着一飞冲天的快感,沉湎于其中无法自拔。但,梦总是突然醒的,就像泡沫一般越吹越大最后哗啦的破灭。什么也没有,除了空虚。因为没有脚踏实地建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2018年的高考给我很好的上了一课,他残忍的将我的梦境击破,将哭哭啼啼懦弱又自大的我从虚无中拉出来重新认清自己,也让我知道任何事,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但你骗不了这世界的因果,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选择复读并不是意外,借口再多,无疑还是自己的实力无法掌控自己的野心。林清玄言:“能喜能悲,有觉悟知心,获得与失去都是很好的;不能观照,执迷与外相,得到与失去都是不幸。”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过往的现实是一潭死水,已告别微澜无需眷恋,沉溺在过去的悲伤幻影,只会让灵魂干涸在无所希望的迷途说来好笑,去年高考一结束我便预知到了自己复读的命运,不堪入目的分数,无尽的尴尬,家人的叹息与失望仿佛只是在经历程序化的事情。悔恨再多已没有了意义,我坚定的复读的决心,不甘平庸,不甘失败。

明达这地方挺好的,在明达的日子很纯粹,单调却异常充实,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条件给你分心你才会全神贯注地做好手头的事。也许这一年我错过了华灯初上的繁华,却收获了满天璀璨的星空。

总结两个高三,终于承认一切不过是因果报应。“我也曾在周末支在学校学习,我也曾饭都不吃在教室坐一天只为突破物理,我也曾为一道数学圆锥曲线奋战凌晨三点。”可能打败我的绝非坚定,而是坚持。所有昙花一现的坚定只会预示着将来你惨烈以结局你的无法坚持则是杀死你却毫不费力的凶手。不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就叫坚持,每当你面对难题、面对困境时,你的逃避躲闪和完美借口才是真正披着羊皮的狼。

复读的确是我干过最了不起的事儿,而我也就是相信,经历过高复的人会有一点那么不一样…之前的18年里我确实是一个特别欠揍的人一路过得顺风顺水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全是怎样的叛逆,自以为拥有了一个丰富曲折,像青春小说一样的青春,经历了一些摇滚中的爱与痛,便自以为经过大风大浪懂得人生真谛了。直到高考迎头一击,我才彻底傻了眼。来到明达的第一天,所谓的人生低谷,不是你矫揉造作地在短信里给朋友发我要崩溃了的时候,而是你发现你在一个地方你什么都算不上的时候。那时我是永世难忘的,那比什么都励志。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明达教会我的第一点便是放下过去,直面眼前。我可能在高中并不是一个讨老师欢喜的学生吧,但东西搞坏了就搞坏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是的,人生的轨迹走错了就走错了吧,大不了重新来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次我又来读书了~忘不了那时刻随带的单词小本,忘不了吃饭时百米冲刺,也忘不了百日誓师时喉咙都吼哑了的那个傻傻的自己。随着铃声的一次次响起,而任然傻傻的我,放下过去,直面眼前。

“勤学如早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损,日有所亏。”勤学刻苦,这是明达教会我的第二点。是的,你越努力,你无能为力的事情就越少,生活会辜负努力之人,但不会辜负一直努力之人。你所羡慕的生活,都是别人多年努力才换来的结果:你所羡慕的一切,都是有备而来。于是,日记里日日写着奋斗的号角,晨跑前背诵着优美诗文。上午八点到十二点,认真的听着老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认真记下老师讲的每一处要点,认真思考每一处知识的内涵外延。中午时分,静坐在床上补习作业耕笔不辍直到睡着。下午两点,当午后的第一铃声翠然响起,最后一丝睡意便被时间无情的敲碎打醒。伸一个懒腰,接延上午余下的斗志缝合中午睡后的饱满激情, 我便又整装上路。直到晚上十点半,终结一天学习的劳苦,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回寝室,但晚上依旧是学习的大好时光,一条小板凳,一张小书桌,一本书,一个人,开始用勤奋书写自己的无悔人生。

“即便是虚张声势,也一定要抬头挺胸。”《我的英雄学院》应该是给我影响最大的动漫了吧,一个小小的出久真的告诉了我太多太多。孤独中有无尽繁华,自在中另有风景,工作的时光毕竟会占据人生的大多数,而学习的时光却只有这几年,我不想认输。每当一个人吃完饭,迎着逆流的人群,低着头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如何出人头地。无论是该死的偏头痛、浅表性胃炎,还是已经作为基本操作的失眠,都毫不留情的告诉我人是有生理极限的,一杯又一杯的黑咖啡只为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了,你知道那种在厕所吐到浑身发颤的感觉吗?我现在知道了。果然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高三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条件却不知道发狠读书,偏偏要跑到这该死的复读学校来活受罪,果然以前的罪还是要赎回来的吧。

真正体会到了那一句话,在明达收获的不仅是分数。经过一年才发现,改变,真的是极难的事,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好在我没有放弃,虽然,有时我的抗争只是徒劳,但我一直挣扎地与自己抗争着。外表总是风轻云淡、貌似放纵的自己,任其发展,其实内心的挣扎自己最懂。每晚躺在那拥挤的小床上,反省、激励、看着自己一点点被自己说服,每次打击,一定会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会因为数学没考好而躲在教学楼后一个人默默的抹眼泪,也会因为物理不开窍而猛锤自己。我真的感谢我的性格还处于可塑期,明达的这一年,我一步步看着自己变得的坚毅、冷静、豁达,终于可以站在一个不同的高度去评价以往的那些年少轻狂、懵懂无知。高考再一次结束,我的人生才是刚刚开始,我依旧有太多的不足,等着我去改变,去完善自己这场还未结束的战斗。没有什么不可能,就算本性难移,那也只是难而已,并不是不可能。做一个理想主义者,永远用梦想来激励自己,同时做一个现实主义者,看清脚下的路,一步步的走向成功,可能我现在的中南梦再一次被高考数学击碎,但我考研的路正刚刚开始,时光尚早,努力总有出路。

达材一年,幸福一生。高考已经结束,能否幸福一生,能否功德圆满,能否涅槃重生?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经享受了这个过程。有人说想要得到你从未拥有过的东西,你就必须去做一些你从未做过的事情,褪去原来的轻浮与骄躁,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或许多一年多沉浮意义就在于此。

“如果一场考试都能把你吓到,那还没有踏入高考的大门时,你的脚就开始发软,你拿什么去战?拿什么去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读万卷书,方可行万里路。

横莽苍,短兵迎刃,征途坎坷,但我们注定要走,为何不走得坚韧些?为何不走的疯狂些?

纵然难以翻云覆雨,焉能挡我绝世云气!

今日不做懒惰之人,勤勉踏实,明日方可问天狼,开天地!

http://www.dxsbao.com/art/3218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中矿大“五角星爱国主义”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进脱贫攻坚,教育精准扶贫
少年兴,则国家兴。为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调查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教育情况,信控学院红星实践团于8月26日至31日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正式活动前,实践团…
生活兮教育,淳朴兮孩子
“生活兮教育,生活兮教育,我们生命的唯一伴侣。为汝勤力,不分旦兮……”这是北平幼稚师范学校的校歌。1920年10月,熊希龄、陶行知、张雪门创办了北平香山慈幼院,北平幼稚师范学院则是慈幼院的第三校。今年…
“最美逆行者“寻访实践
“最美逆行者”寻访实践报告本文以“青年的榜样最美逆行者”为主题,对坚守在岗位上的村口志愿者、外卖员、医院医护人员等进行寻访实践,在慈溪市人民医院参与测量体温、指导群众使用自动挂号机等志愿工作。…
青春助力脱贫·改革振兴乡村
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多种形式记录广东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精神风貌,8月21日,艺摄实践队前往张槎村用镜头记录张槎村历史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风貌,观城乡…
合工大资环学子暑期三下乡:线上云游“春风也度玉门关”
[导读]总是从学姐学长口中听到灵璧县砂坝小学和那里可爱的小朋友们,心里暗自期待自己去砂坝村和他们相遇的那一天。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赴安徽省灵璧县砂坝村开…总是从学姐学长口中听到灵璧县砂坝小学和那…
百年非遗 匠心造物-狮鼓制作工艺大揭秘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
专访副连长杜严军
你的目光是否会被阳光笼罩的训练场上迎风飘扬的27连连旗吸引,进而看到那个举着艳红旗帜的挺拔身姿。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那就是我们的副连长——杜严军。倘若用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来比喻军训期间的整个2…
评散文《孤独中有无尽繁荣》
独处也是一种修行,自在中另有风景。在当今社会,孤独早已成为常态,即使人们群居在一起,人心却渐行渐远。尽管在当代的物质社会,物质和欲望共同催生了许多负面的东西,但毫无疑问,孤独的意义获得了前所未…
在贫穷时,握住心灵的微光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境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贫穷时迷失人生的航标。唯有握住心灵的微光,矢志不渝,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
学四食堂开业啦!
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之后,同学们一定发现了校园的诸多变化:快递站点从学五食堂门口变为小西门;澡堂的机器全部更新换代;鹏翔公寓取外卖只能到二五斋或四五斋之间取……在我们的校园生活被这些变化影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