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大家好
开宗明义。学者明星化就是学者被商业包装后,以学术为商品借助媒体传播并获得经济效益和个人影响力的现象;学术即系统的,专门的,理论性较强的学问。学术传播即以学者为主体,将系统专门的学问传播给大众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让严谨的学术得到传承与发展;歧途即错误的道路。故今天辩题的判断标准是学者明星化是否利于学术的传承与发展。我方认为学术明星化是学术传播的歧途,下面我方将从学术明星化对学术传播的主体、受众两方面展开论证。
第一,从主体来看,学者明星化不利于学者的自我提升。对明星化学者来说,曝光率不断增长,一定的出镜率必将使其用于学术研究的的时间精力大大缩减;由此产生的丰厚收入,高涨人气也必将带来浮躁功利的心态,使学者们很难静下心来专注研究学术。多次担任《百家讲坛》主讲人的纪连海,一个本来潜心教学的学者,明星化后,便开始参与喜剧拍摄,更大胆扬言“不介意向娱乐圈发展”,这样对待学术的态度显然不利于学术的传播。对传统学者来说,他们甘坐冷板凳,甘愿忍受贫寒孤独,他们才是实实在在做学问,真正值得我们推崇景仰的人,而现实却是那些善于自我营销的学者轻易名利双收,这也对传统学者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将会大打折扣,对学术研究产生浮躁心态,又何谈学术传播呢?
第二,从受众来看,受众对学术的接收往往是被动性的,某些明星学者的主观或错误观点,被不假思索地传递给大众后,大众的思想便极易被误导。就好比袁腾飞在其作品中公然鼓吹大汉族主义;中文系出身的易中天大谈《品三国》;微观经济学出身的郎咸平侃侃而谈房地产,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学领域的课题,信口开河却漏洞百出;于丹讲论语,不少受众由此误以为论语就是教人追求快乐,殊不知这与经典完全背道而驰。当这些微博粉丝上千万,视频点播量过亿的学者们将这些观点讲述给大众后,他们只是讲浅层次的内容进行讲解并没有把深层次的学术内容传播开去,其内容的狭隘与漏洞破坏了学术本身的系统性严谨性,让大众把极肤浅的内容当成真正的学术,误导了大众。学者明星化营造出一种“我已经知道了”学术已经传播出去了的假象,受众轻易陷入自我满足,真正的学术精神则被蒙蔽,学术传播的目的则无法达成。
综上,我方认为学者明星化是学术传播的歧途。
http://www.dxsbao.com/art/3187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