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平庸的恶”所引发的思考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01班 作者:蒲俊帆

读完《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此书中对“正义”的思考,对“平庸的恶”这一概念的提出,对艾希曼这场所谓“庭审秀”的反思,都使阿伦特的哲学智慧在本书中显露无疑。虽然刚开始因为对纳粹、反犹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等概念与历史不是很了解,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但在查阅一些资料后我也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于此同时,我认为本书也能为当代社会提供借鉴,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一、正义之殿——艾希曼的“庭审秀”

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出世,就引起了各界巨大的争议和舆论的批评,在前言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很多人没有完整的读完第一章,甚至没有看过她的书,就对阿伦特进行批判。尤其是她在第一章正义之殿中对以色列政府行为的嘲讽和将关于艾希曼的审判称为一场“庭审秀”的行为,更是遭到了各方的口诛笔伐。究其原因,作为一位有着哲学智慧的犹太人,阿伦特清醒的看到了以色列政府特地在耶路撒冷举行这次审判的用心——这不是一场简单单纯为了正义的审判,而是以色列政府为了唤醒犹太民众的民族情绪和展现政府的立场,向全世界进行的一个表演。这样激烈的言辞,的确会激起不满,在犹太民众看来,阿伦特的文章仿佛洗白了艾希曼的所做所为,不能为他们的情感所接受;在以色列政府看来,这仿佛戳穿了他们冠冕堂皇的伪装,自然也会激发他们的愤怒;阿伦特在本书中揭示了历史上犹太委员会组织着将犹太人送上死亡列车的行为,更是遭到了世界上犹太人权同盟的强烈反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围绕此书产生的争议延续了半个世纪,直到今天。

然而,阿伦特的观点真的像他人批判的那样吗?很多人以为阿伦特借本书洗白了艾希曼,但这是一种彻底的误读。阿伦特坚定地认为艾希曼是有罪的,甚至认为死刑也不能够赎清他的罪孽。他虽然没有亲手杀死过一个人,但他犯了不思考、对正义原则漠然的罪。艾希曼代表着一种“新型暴力杀人犯”,这些人没有人们所想的那样穷凶极恶,仿佛变态恶魔,而是表面正常,看似在不知情或非故意的情况下行凶作恶,在阿伦特看来,这种“平庸的恶”是一种更可怕的犯罪。如若不及时制止,这种恶将会导致人类良知泯灭,滑向道德的深渊。它让我们审视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在阿伦特看来,追捕和审判艾希曼这一事件中,“正义”并未得到真正的申张,绑架艾希曼可以说是这次审判的一大败笔,她担心此先例一开,会给之后的案件提供一个坏的榜样。如上文所述,当艾希曼的审判发生在以色列本国的法庭而非国际法庭,当总理积极的找来世界上的各方媒体齐聚耶路撒冷,审判就真的变为了一场“庭审秀”,这种法庭所追求的“正义”,只是政府为了唤起犹太民众民族情绪的一种手段,和阿伦特希望法庭所追求的“正义”——真正的、站在全人类立场上的正义,的确背道而驰。因此,当我们读到第一章时,能从人们高喊的“正义之殿”中听出阿伦特的讽刺与无奈。在结语部分,阿伦特甚至戏剧性地自己代表法庭宣判,从她的判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对正义的渴望,她对全人类的大爱令人敬佩。

二、纳粹德国与大屠杀——极权主义的深远影响

本书是收集阿伦特的庭审报告并修改而成的,因此它的确并非一篇以严谨性著称的著作,充满了阿伦特发散性的思维与讨论。《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在写艾希曼生平的同时,也对纳粹德国的行为和极权主义进行了探讨。此书中用巨大的篇幅描绘了二战期间由纳粹德国推动的、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为何纳粹要种族灭绝犹太人?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宗教种族方面,犹太人因宗教的原因在欧洲各国常年属于受排挤的状态,文化难以融入其余民族,反犹主义在各地盛行;二是从利益方面,犹太人往往把控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激起了其余民族不满的情绪。在灭绝犹太人方面,第一阶段是驱逐。第二阶段是集中营,第三阶段则是犹太问题的最终解决——屠杀。我们可以看到,纳粹德国用流水线一般的方式“解决”着犹太问题,这就是一种精密的国家机器的行为,细读之真的让人遍体生寒。也许正是这种精密的计算,使执行的人仿佛机器上的小齿轮,只用单纯的服从,无需进行良知的思考,当灭绝犹太人宛如一项普通的任务时,悲剧就这样发生在我们面前。

本书对极权主义的探讨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极权主义的温床与产生条件到底是什么?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在我看来,对所在地人类的孤立是极权主义的一个先决条件,当人们处在一种闭塞的环境中时,往往得不到外界的声音,会产生从众的心理,当无数这样盲从的人聚集起来,就会形成暴民;其次,他们还需要一个超凡魅力型的领袖,。在纳粹德国中,希特勒担任了这样一个角色,他从普通的一名士兵晋升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事迹引起了包含艾希曼在内的很多人的盲目崇拜,更引起了“我的荣誉是忠诚”这样的口号出现,以元首的命令为法律;其三是一种复仇主义与愚民政策的诱导,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希特勒正是煽动了民众的复仇情绪,才获得了当时民众的支持;其四,是一种极端集体主义的煽动,无疑当时的纳粹德国也信奉着集体主义,一种强调与集体相一致,消除个体的差异性的极端的集体主义,这就是无阶级社会与原子化的个人的体现,当一个人没有了个人的看法,他就只能成为国家机器上的小齿轮,任人摆布。如此看来,极权主义的确可怖,他能让人丧失良知,宛如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机器。我不禁想到了姜文的《鬼子来了》,其中被俘虏的日本兵花屋本是农民,在和村民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表现的非常善良,但在回到日本队伍后,在那种极权主义的熏陶之下,依然表现出冷酷的一面,面对屠村的命令也能毫不犹豫的执行。那么我们现代社会离极权主义远吗?我认为不远,就如电影《浪潮》所表现的,只要满足了几个小小的条件,哪里都可以成为极权主义发展的温床。因此我们能做到的,我想就是随时保持警惕,用批判的思维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

三、“平庸的恶”——对当今社会的反思

可以看到,“平庸的恶”作为本书的副标题,在书里出现的地方并不多。阿伦特是在本书的倒数第二章的结尾处才正式提出了“平庸的恶”这一著名观点及概念。“平庸的恶”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犯罪?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在意识形态的环境下,不思考、无责任的犯罪。例如,表现在艾希曼身上,他平日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人,对杀人也有着负疚感,但他明知会将犹太人送往死路,却能毫不犹豫的执行,在他看来,那是执行元首的命令,是忠于职守,是通往升迁的成功之路,他的思想是麻木的。那在当时的情境下,“平庸的恶”是怎么发生和蔓延开来的?首先,如上文所述,极权主义对此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当人们处于一种闭塞的环境,处于一种高度官僚科层化的社会,为着领袖提供的目标而狂热的奋斗时,他们将会丧失自己的理智与良知;同时,纳粹也为民众树立了一个对立面——犹太人,当一个群体中所有人都对此产生反感,那没有人会觉得不对,在纳粹德国的刻意的污名化以及洗脑教育下,犹太人在当地居民的眼里已经不属于一个种族;其三则是纳粹对思想的洗脑,当他们把屠杀当成“最终问题的解决”,把毒气杀人当做一起“普通的医疗事件”,他们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在犯罪。可以说,精神上的麻木促使了“平庸的恶”的诞生与传播。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最近看过的电影《狗镇》,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里面“每个人都做着罪恶的事情却不以为耻”,女主在被传是通缉犯后,遭到全镇人的猜忌,在得到男主表面的帮助后,却又被其出卖。在这样闭塞的环境下,村民们甚至没有认为自己做的是错误的,这样的残忍与麻木,不禁让我与现实中纳粹和文革时部分人的行为对应起来。在20世纪的中国,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显得狂热且麻木,从众心理、集体主义促使着他们趋同,即便有人还尚未泯灭自己的良知,在周围人的带动下,也不会感到自己做的是全然错误的事情。那个时候有一种风气,为了晋升或自保,妻子揭发丈夫,儿子揭发父亲……每次看到相关的历史资料,我都会感到十分的心痛。

其实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在渐渐的往科层化的方向转变。阿伦特提到,每一种官僚科层制的本性,都在于把人完全变成职员,变成行政机器上的小齿轮,从而令他们丧失人性。而阿伦特对“平庸的恶”之后发展的猜想,更是让我十分动容,在这样高度讲求效率社会中,以后是否会将看似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如智力低于一定水平的人“消灭”?当我们处于这样的社会中时,谈何人性可言呢?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如同一记警钟,敲在了我的耳边。在我们当今社会中,是否还有“平庸的恶”呢?是的,平庸的恶还潜藏在我们身边。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自己踩入盲从的陷阱,以批判的思维思考问题。我也相信着,尽管我们只是一团小小的萤火,但向上走,也能成为一束照亮自己的光

http://www.dxsbao.com/art/3175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爱心行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携手同行中国大学生网恩施2月16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团中央书记处有关工作部署,湖北……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以爱携手,情暖童心——我与孩子们的故事

今天是支教结束的第四天,我想把艾青《太阳的话》分享给我们夏天遇见的小朋友们。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成为光,发散光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在仙桃涌动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每天早上把我从梦中叫醒的鸟始终沒有告诉我它轻捷的名字阳光纤细,像鲜明的学生们在树叶上闪出很多声“老师好”明信片一般的草坪,我就是邮票我发誓要给每一滴露珠写……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故事|在支教中,找到青春的意义

“支教”二字的背后不仅仅是热忱和责任,倘若你向往,倘若你热爱,来寻找答案吧!目前我国留守儿童697万余人,位于仙桃绿湾社区这所学校有百分之六十为留守儿童,假期在家里没有人教,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汇聚之处,希望生生不息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0日电(通讯员袁东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支教活动已接近尾声。8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与绿湾社区举办结业仪式。在结业仪……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趣味美育做手工,“童”样精彩伴成长,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8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紧跟党的步伐,积极开展美育,8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绿湾……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保护渔村环境,传承文化新韵

乡村文化和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

最新发布

武汉理工大学科协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功开展问卷调查
2020年8月28日,武汉理工大学科协暑期社会实践队就新冠疫情对公众心理健康影响及后期恢复社会实践成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结合当下社会现状与理论需求,从个人与社会两方面开展调研,调查疫情期间,影响民众心…
青春有你,遇见最好的我们
如果说遇见是一种“小确幸”,那么在社会实践中遇见《最好的我们》则是一场美好的青春盛宴。1个团队,9个成员,10天时间,从开始到结束,我们彼此之间多了默契,信任和相知,如星辰闪烁,耀眼苍穹,永远定格…
邵阳学子三下乡:敬老服务,从心开始
大学生网报网长沙8月30日电(通讯员龚文婷)邵阳学院文学院“青春建功七十年,志愿服务新时代”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团在颜如雪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志愿者结合自身主题“文明实践,青年参与”来到了湖南省长…
助力社区工作,共建美好家园
2020年8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2020社区社会实践个人项目正式完成。历时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不仅增进了当代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还让她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本次2020社区社会实践个人项目主要包括:…
由《旧制度与大革命》所想到的
最近读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我被全书对法国大革命崭新的解读视角所震撼,在以往,我了解的法国大革命就是历史书上的一小段话,甚至我常将它与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建立等事件混为一谈。但…
走进独秀陵园,访寻徽府红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当代青年成长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与道路。“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年一代健康成长,谆谆教诲、语重…
爱心成就梦想,我们一起同行
为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早日实现中国梦,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响应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留梦守心志愿服务队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本着“使命•成长•奉献”的主题…
德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调研活动
德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夏乡”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至8月12日对菏泽市、青岛市、泰安市,潍坊市等地区的地摊经济进行了调研。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为“地摊经济”松绑,因此,我院开展了地摊经济的调研活动…
《行政学研究》读书报告
本次的阅读书目为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在上学期的西方行政学说史上,我们已经对威尔逊在行政学方面的主要观点有了一些了解,而在阅读本书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则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次读书…
重庆学子三下乡:慰问孤寡老人,传递温暖关怀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气。近日,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返家学子在自觉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前往重庆市彭水县润溪乡凉水村,慰问孤寡老人,传递温暖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