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带着烟火气的距离感
在说张爱玲之前,我真的很想结合一下我的阅读体验来谈谈孙郁的这部《民国文学十五讲》,说实话,我没有看完这本书,仅仅挑了几个我感兴趣的作家:张爱玲、沈从文和萧红。但是虽然没读完,就我看的那几部分来说,我觉得他写的真的很不错。读他的文字,你会觉得特别的舒服,不得不提,他的学识真的很渊博,他会将他所能感受到的东西结合他人的看法传达出来他没有强硬地摆出高姿态,强加给你知识,而是自由自在的述说他的想法,他的感受,如果你能感同身受,那么会意一笑,如果你不认同这种看法,他也不会让你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好了,回到正题,之所以选择张爱玲,是因为我觉得我欠她一个解释,因为我在没读她的作品之前便对她误解太多。之前我总以为她的文字里是那种高高在上的高傲和不屑一顾,离现实生活太远,高姿态太多。更何况我认为一个专门描写男女爱情的女作家竟然会被一个大她那么多岁的汉奸耍得团团转,写作时的通透感全无,这让我觉得非常的难以接受。可是,在我真正接触到她的文字时我才发现我错了,她的作品带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带着烟火气的距离感,既让读者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又带有那种写作的疏离感。借用孙郁的话来讲:中国的女性文学,自张氏以来,有了冷傲的一脉,不再像李清照那么凄婉,柳如是那样柔软。张爱玲是个绝望得有些残酷的人,读她的作品,像遇到旧屋檐下的贵族女子,既想多瞅几眼,又亲近不得,只是远远地望着,觉得中间隔着一条河。
张爱玲的文字非常敏感,她的描写常常能直击你的内心深处,只要她想,你便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她的文字中散发出的气质,这便是鲜明的距离感。孙郁说人们从张爱玲的世界中感受到的是无望之苦,她不带一丝情感地描述了男欢女爱的各种不同而又相似的故事,早就历经了沧海桑田,一切不过都是演戏,看谁演得好,谁演的真,谁拥有一场完整的谢幕。《倾城之恋》和《金锁记》这两篇作品都在描写婚姻,婚姻本该是充满粉色幻想的,可是张爱玲为读者展现的内容却是灰色的部分,气氛是压抑的,情感是畸形的,没有所谓爱与不爱,只有选择的必要性和条件性,只有不得不和将就,只有降低风险的最好选择。流苏真的爱范柳原吗?范柳原对待流苏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妻子的候选者、女伴还是暧昧对象?如果没有战争的介入,两个人会结婚吗?曹七巧又是多么畸形的一个人啊,她因为家庭的原因被迫嫁给了一个残疾人,在想爱又不能爱的环境里生活了半辈子,最后选择了守护着自己的钱财孤独的活着,最后却生生地破坏了子女的婚姻,她不是最厌恶无爱的婚姻吗?为何最后她会变成儿女婚姻的终结者?孙郁说,张爱玲看人看事,眼光冷冷的,绝不施舍光明,廉价的情绪是不谈的。她犹如一个社会的诊断者,只冷冷地告诉我们躯体里的病灶,却没有开出药方。这种无力感贯穿在她的大部分作品中,而我从中感受到的是无可奈何的揪心感,这种感觉,在日常生活中难道不常见吗?
“寒天清早,人行道上常有人蹲着生小火炉,煽出滚滚的白烟。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煤炭汽车行门前也有同样的香而暖的呛人的烟雾。”这是张爱玲书中的文字,这样的文字让我有种刻骨的熟悉感,因为这样的心境,我也常常拥有。还有张爱玲描写上海的牛肉庄,伙计们的干净整洁,猪肉的多而新鲜,让人对这个地方充满向往。张爱玲是享受生活的,因而她的描写并没有显得与生活中格格不入,让人觉得有很强的代入感。而且张爱玲的小说,多是上海、香港两地凡人的琐事,没有什么大的叙事,趣味是流动其中的,市井的气味时时缠绕在读者心中。
故事的最后,灰姑娘没有跟王子在一起,丑小鸭没有变成白天鹅,天使的世界里充满着尔虞我诈和算计。张爱玲描写的作品从来都不是童话,她将人性描写的入木三分,她笔下的人物总是做着一些有失高贵的事情,但这恰恰却又是最真实的事情,没有完全纯洁的人,纯净物里也有杂质,更何况有那么多欲望的人呢?
张爱玲的作品里对女性的心理描画的十分细腻,而书中的男性的心理却总是让人难以揣摩,我想这也许与她的感情世界有关吧,胡兰成写张爱玲时说她世事经历得少,用这句话来描绘她在感情世界里的表现,在合适不过了吧?“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可惜这花朵是昙花,美好只是一瞬,而那错觉却在张爱玲的心中停留了许久。张爱玲的两端感情都是失败的,她有过人的才华,可惜这才华换不来爱情,更不会为她带来安全感。
我始终觉得我与张爱玲是有距离的,无论是华美的热闹,还是这繁华后的荒凉和寂寞。
http://www.dxsbao.com/art/3156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