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祯 黄伊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古文字,据考究,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
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当时的人们在龟甲兽骨上刻上一些符号来记录所发生的事情。系由清末金石文字学家王懿荣在作为中药的“龙骨”上首先发现,并确定为汉文字。因其所刻内容多为占卜、祭礼等,故又称卜辞。甲骨文是用比较类利的刀具契刻于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因而其特点突出,笔画以直冲的横直斜线为主,间有曲弧线。笔画瘦直,刀锋毕露。对称是甲骨文字结字的特征,如中、羊等。同时其形体不够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也有正有反,虽然结字较方正整齐,但其行文程式不一,有时依刻纹路而变,而且笔画直硬,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是汉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格局,具备书法的三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上看,甲骨文已经是有较严密系统的成熟文字了,也可以说,甲骨文是古老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性发明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不断地发现文字的新写法,因此,古文字发展从甲骨文开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大篆,再到隶书楷书,最后到草书行书。我们可以看到其发展的复杂,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人民勇于探索和发现的精神,因此,历朝历代不乏对古文字探索的仁人志士,《说文解字》,《古文观止》等都是后人对古文字出于好奇而进行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更是文明的载体,根据学者的相关研究,古文字具有图画性强、美术性强的特点,同时具有不断化繁为简、便于管理而统一化的演变趋势,目前,对古文字的研究也十分重要,1898年,人们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洹水河畔商代旧都址殷商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龟甲兽骨,这也标志着人们对古文字发掘和探索的开始。
自古至今,古文字的创造发挥了重要角色,一方面,古文字对中国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标志性的影响作用,是记录中华文明发展史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另一方面,古文字的的创造对其他国家文明的开辟有一定推动作用,就像日本的文字,便是借助我国的汉字演变而成,除此之外,越南文字的形成,马来西亚的简化字均与中国的文字紧密相关。古文字记录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史,历朝历代的更迭,为现代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资料。古文字艺术,是借助古文字资源如碑文、器物、史实、思想、艺术、临写等方面,所进行一次艺术推广、教研、乐学、参与的形式展出。古文字资源的研究和成果,被广泛吸收和运用于哲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乃至书法篆刻以及某些技术科学等学科领域。古文字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具有较高的社会反响和学术研究价值。
汉文化词汇丰富,它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见微知著,中华名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惨老悠久的古代文化,而汉字则从甲骨文到行楷体书延续演变,传承不衰,当然除了中国,其他古老的国家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如巴比伦、古波斯等国创造的楔形文字,而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些文字早已被废弃而改为使用拼音;古埃及圣书亦鲜有人破解,唯有中国的古文字,一脉相承,且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古文字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深人的了解古老的传统文化,实令无数炎黄子孙惊叹和自豪,但是在探索的同时,要尽可能的保证文字的正确性,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去研究,才能真正让中国文字做到经久不衰!
http://www.dxsbao.com/art/2904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