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静修身,俭养德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秦淑敏

静修身,俭养德

——浅谈《唐诗三百首》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词呢?因为诗词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而且是照亮漫长岁月的一点光和度过寒冷时代的一些火。时至今日,这些火和光依旧明亮温暖,或许在这个时代,我们拥有更富足的物质,更加先进的科技,但我们的心灵呢?或许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月色不再迷人,大地不在多情,人心不再温暖……放慢脚步,我们重拾那些古老的歌谣,穿越茫茫时空,那些历经时光淘洗的文字,和干涸的心灵相遇,,我们改变方向,诗意栖居。

古人有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背后,自然是与唐人的诗歌一脉相传。唐人的白日放歌,月下独酌,以精血铸就煌煌诗篇,其对于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传承与发展的作业不容小觑。文明的力量可以源远流长,此精神至今仍旧鞭策着中原土地上的中华儿女们,立德修身,以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追寻自己的梦想。

唐朝,这个传奇时代,孕育了多少卓尔不群的诗人,陆时雍曾赞:“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要论沉郁顿挫,当是杜甫;再谈情致深婉,张九龄的五言律诗最佳;要说潇洒豪情,诗仙太白当仁不让。前有“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中有杜甫、张九龄、王维等人,还有最熟悉的诗仙李白,后有柳宗元,李商隐。众多优秀的诗人如同夜晚缀于深紫色夜幕中的繁星,令人注目惊叹。

读他们的诗,可以感受到千百年前古人的喜怒哀乐,更可以为我们自己修身立德之旅指南。现代人常常囿于一室之中,突破藩篱的渴望泯灭,因此我们需要向外看的勇气。屋子里的憋闷,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疲倦,懈怠,更可怕的是凝固了的视角,循规蹈矩的动作。当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将自己发霉的心情曝晒在阳光之下,天地似乎突然间就更加宽阔,心中即使有千千结,也会豁然开朗。极目舒昂,尽显人生气度。

强大的国力,给了唐人门窗俱开的勇气和实力。“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日日目之所及的是这样恢弘的风景,怎么能让人生发出狭隘之气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江河湖海,凭栏远眺,天地间凝结的浩然正气尽收眼底。这一句句动人的诗歌,已不仅仅是一篇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包容的胸襟,一个当时精神风貌的缩影。唐人的天地从来与宋人不同,宋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人的山水隔着迷蒙的雾气,犹如清梦一般让人捉摸不透,比唐人多了温婉,却也失了气度。唐人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永远引领着我们书写自己的人生。

那么,人这一生究竟应该如何度过?“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生匆匆,浩大的天地之间,我们永远渺小如一粒芥子。及时行乐?或许留给自己的,只有茫然的空虚和无尽寂寞。诗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从未停止,李白醉后发问:“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陶潜于竹篱茅舍间慨叹:“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我们不能否认,也无法逃避。我们绝对无法忍受浑浑噩噩的一生,忍受命运的摆布。我们忠于内心,尊重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我们不懈的追求,将会让生命无限接近梦想,让自己闪闪发光。

除了关注自身,我们不可避免的要与世间种种人事产生联系,对于底层人物,我们应当多一些责任感,多一些关注。除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想改变这个社会,让这个世界更加可亲可爱。在白居易的诗里,我看到了他对于民间疾苦的深刻体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诗读起来仿佛被刺骨寒冷贯穿,心里充满了酸涩和深深的不安。这种不安来自现实的力量,在诗人白居易的笔下,这种现实得到更加有力的揭露。试问,当今社会,是否还有“卖炭翁”存在?我们当然知道,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不可否认这样的不公平一定还在身边上演。社会需要那些勇于表达不同声音的人,需要那些敢于为弱者发声的人,需要那些为底层人民做实事的人。那么,在反映和批判社会现象之后,我们需要自我批判,我们是否只将这些口号停留在嘴边,而没有做出实际行动呢?未来需要热血的青年一代去建设,我们是时候该承担起这些责任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国家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需要国家,爱国精神尤为重要,爱护这个生我养我的祖国,用尽一生去为他效力。王昌龄曾经在诗中说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豪放旷达的艺术风格,反映出盛唐国势的强盛,给了国民们信心,他们背后有强大的祖国,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胜利,因此他们也有股一往直前,不畏生死的英雄气概。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我们不好战,但是我们勇于捍卫国家尊严,面对敌人的无端挑衅,我们绝不退缩。热爱国家,了解国家历史,维护国家形象,或许就是当代爱国精神的最好体现。

诗词,短小精悍,寥寥数语却往往力有千钧,短短几句令人回味无穷。精益求精的金句,人生哲理的警句,那些世态人情的名句,在今天,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直指人心。我知道,诗词并未远去,他活在今天。我将继续我的诗词之旅,迎着月光,踏着歌。

http://www.dxsbao.com/art/2434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在三达,带你玩转魅力数学
说起数学,我们总会联想到那些单调复杂的函数图像,那些总是记不清的数学公式。在星空大讲堂,带你体会不一样的数学之美。本次我们邀请到的是公共课教学部的卢丑丽老师,9月25日19:00,三达书院意空间,卢老师…
“重走百年长征路”团队2019年第二期简报——征途
到达长沙已然入夜,凌晨十二点的长沙展现着和家乡不同的生命力。小队几人经过一天的奔波,下火车后直奔住宿的地方休息,为第二天的活动蓄满精神。8月16日,在闹铃的催促下,同学们陆续起身、洗漱。整顿好就出…
“重走百年长征路”团队2019年第一期简报——启程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河南工业大学隆重举办了以“追寻红军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的重走长征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8月15日清晨,三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修身,俭养德——浅谈《唐诗三百首》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词呢?因为诗词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而且是照亮漫长岁月的一点光和度过寒冷时代的一些火。时至今日,这些火和光依旧明亮温暖,或许在这个时…
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共奋进——法学院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团日系列活动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青春主旋律,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法学院团总支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带领全体团员青年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团日系列活动。…
外院1705支部九月团日活动:辉煌历程七十载 初心依旧话时代
(通讯员马钰莹)9月25日上午,1705团支部于东区八栋学生宿舍活动室举行了以“辉煌历程七十载初心依旧话时代”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本次团日活动由团支书刘静仪主持,活动分为“爱的大闯关”“把你的爱我的爱画…
铸铁道兵魂队专访襄渝铁路建设的铁道老兵唐孟林战士
7月24日,为了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铸铁道兵魂队选择重走襄渝铁路,深入研究铁道兵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于是,铸铁道兵魂队整个团队来到了武当山老营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
铸铁道兵魂队在老营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和传承精神
情系襄渝线,缅怀铁道兵。7月2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铸铁道兵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十堰市武当山老营烈士陵园举办了缅怀先烈的活动。为了更加深刻的知道襄渝铁路的国家意义、社会意义,了解那些为建设襄渝…
铸铁道兵魂队队员来到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访谈
7月29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铸铁道兵魂队来到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的宣传部副部长谢艳梅女士热情的接待并带领了铸铁道兵魂队参观荣史馆,她耐心的向队员们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铁道兵二团…
陕西理工学子三下乡:走进略阳高级中学,开展多彩寻访
中国青年网汉中8月20日电(通讯员杨冰)为帮助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方面的积极作用,引领青年学生努力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8月16日,陕西理工大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