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从繁漪到陈白露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 作者:瞿佳敏

从繁漪到陈白露

——读《雷雨》《日出》有感

1933年,曹禺满蓄激情的创作了四幕剧《雷雨》,第二年,刊登在巴金主编的《文学季刊》上,霎时之间震惊当时的中国文坛。之后陆续搬上荧幕演出,大获成功,《雷雨》的成功无疑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曹禺看来,《雷雨》的问世固然使他获得了艺术上的巨大成功,但这远远不能达到他对于艺术的追求,之后创作的《日出》,在题材的选择,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悲剧氛围的构成等诸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而我认为曹禺对于“繁漪”和“陈白露”这两个人物的不同刻画是最能体现《雷雨》和《日出》创作的不同的。

繁漪被称为是“最《雷雨》的性格”和“最不安宁的灵魂”,她在整部话剧中是最令人难以把握但却又是刻画的最为成功的人物。繁漪整个给我的感觉就是“困兽犹斗”,由于封建性的家庭和环境,她的性格抑郁乖戾,热情强悍,极端而尖锐,在周家受了十八年的折磨,使她最终决定做困兽的搏斗,她进行了极端的反抗,这绝望的可怕的前途使她走向了最尖锐而极端的困兽之斗。

而陈白露同样作为女性,面临的是另一种人生困境。她出身书香门第,是拥有学识和才华的高材生,但她离开家乡来到都市后,却在大都市看花了眼,迷失了自我。剧本中反复出现了陈白露的自吟,我们讲她陷入一场自我生命的自我剥夺的精神危机,由于欠账无法还清,她是金钱的枷锁下的囚奴,但当我们深究其因时,会清楚明白陈白露陷入精神危机是由于她倦怠,平庸的习惯,这习惯的桎梏使她的生命凝滞,成为黑暗社会的殉葬品。

从繁漪到陈白露,从《雷雨》到《日出》,是两次生命的创造,只不过一次是“人的挣扎”,一次是“人的被捉弄”,从“不安分的灵魂”到“习惯的桎梏”,从“渴望毁灭”到“呼唤生命之光”,我看到了悲观压抑的宿命,也看到对于乐观和勇敢人生的赞美。

感谢曹禺先生为我们带来这样深刻的作品,您是真正的大家!

http://www.dxsbao.com/art/2428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苦”中作乐
不知不觉,大家的军训都已过半。通过这几天的军训,让同学们学会了坚持,学会勇敢,同时也变得更加团结。初见教官,我们或许觉得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但是通过这么多天的接触,我们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既坚毅…
白日何长长 军训何难忘
2019年9月18日,是0211班师范学子参加军训的第九天,虽然已是金秋九月,但还是酷暑难消,列队走进操场,犹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阵势荡漾耳边。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同学们在已经熟悉了军训部队生活的快节奏。不…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举办“趣味游戏,喜迎国庆”活动
金秋送爽秋意浓,在这花果飘香的季节里,迎来了祖国70华诞。为增进同学间的友谊,锻炼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德州学院体育学院于2019年9月17日下午在操场举行“趣味游戏,喜迎国庆”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都积极…
读《第七天》有感
读余华《第七天》有感合上书,我笑了,发觉看余华老师的书总能带给我许多惊喜。正逢七月半中元节,关于“死后的世界”我开始多了一层思考。我想了想这些年中元节祭祖,家中老人首先对孩子打招呼的就是晚上不…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经人推荐在图书馆找到了《沉思录》,这是一本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是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可以说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大家通常把它作为一本如厕书来读,而我是把它置…
人生的三个觉醒
人生的三个觉醒曾在一篇推送上看到过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当时还疑惑为何“不可不读”,直到拜读完周国平老先生的《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方知这“不可不读”之缘由。自序…
八秩芳华 弦歌不辍
距湖南师范大学八十周年庆典已过月余,时间从未停止转动,却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与感动。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在校庆期间,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就是我们的校庆志愿者。学在师大,恰…
乡村教育感悟
人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接受者,如何办好农村学校,关键要解决留住人的问题:留住群众,留住教师,留住学生。怎么留?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时,因地制宜统筹产业规划、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等各…
我在特教路上
我现在是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在读生,我所在的教育科学学院素来享有“湖南师大第一院”“湖南师大门户”等美誉,为此,作为一名教科学子是值得骄傲的。我在师大已经生活学习一年半了,我了…
社会实践漫谈
育人理念之悟。人的思想是独特的,对每件事情的见解也不一样,于是就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局面。对于育人的理念,千百个人就有千百种说法与感悟。“博文约礼,经世致用”是某校育人的理念与根本。其实一开始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