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军训日记:十四亿人同一心,且看天下谁能敌

来源: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作者:天大经管18级连报

今年是新中国70华诞。从1949年到2019年,中华儿女与祖国共同走过了辉煌灿烂的70年,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70年,对于历史长河而言就那么短短一瞬,然而,对于祖国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富裕和谐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铭记于心的漫长过程。我们这一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处在这样的关键节点,应该不负先贤的努力,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们的伟大祖国母亲曾经有过令世人惊叹的辉煌,也有过太多的痛苦和屈辱。百炼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祖国母亲是在顽强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是在革命烈火和熔炉中锤炼出来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祖国母亲处于危难之际,她的儿女每每挺身而出,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人间正气之歌。北海放羊十九年没有变节的苏武,被辽军俘虏宁死不降、绝食六日而死的杨业,抬着棺材出征、收复新疆的左宗棠,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是祖国母亲的骄傲,是我们后辈敬仰的榜样。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流传给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正是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构筑起了民族精神的新长城,使中华民族在西方世界处于屹立不倒的姿态。百折不挠,见证了伟大中国的坚强砥柱,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强大动力。在巨大的地质灾害面前,我们无所畏惧,祖国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在家破人亡之际,我们不必痛哭流涕,祖国就是我们最好的家。救援现场指挥官兵的一句句“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第一任务是救人,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带给我无数的眼泪和感动,仿佛让我回到了当年在电视机前观看救援工作的时候,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而如今的我已是新时代的新青年了。

二、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2016年,“中国天眼”的开启,让世界强国对我们刮目相看。它的直径超过5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如此巨大,如此灵敏的望远镜,令美国、欧洲、日本等科技大国羡慕不已。它如同在群山中的一颗明珠,异常“闪耀”,不仅能够倾听宇宙深处的声音,而且还能观测宇宙的奥秘。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既让我国走在了世界通信的前沿,又推动了世界前进的步伐,它的问世意味着中国将领先欧美获得量子通信覆盖全球的能力。连接港珠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已成为全球已建最长跨海大桥。它的建成通车将充分发挥港澳优势,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便利。爱恋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故人,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这种感情赋予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力量、无穷的创造力和酷爱自由、坚韧勇敢的个性,使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仍不衰。心怀祖国,把它的博大、它的深沉、它的精髓化作一股温暖的潜流浸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什么我的心中如浪潮激荡着它的声音?因为我对伟大的祖国爱得深沉。

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是四万万同胞中幸运的一份子,我是祖国发展壮大过程中受益的一份子。我没有遭受过鸦片战争的屈辱,没有经历过长征的绝望远程,更没有体验过地震中失去亲人的痛苦……有这样的祖国,我是幸福的。这样的幸福生活并没有让我产生奢靡生活的心理,反而让我更加现在拥有的一切。因为我深深地明白我的幸福生活是祖国给予我的,是无数的同胞用他们的鲜血换回来的。同时我的幸运不仅仅因为我生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是因为我生在了这个国家进行深入改革开放的重要时刻。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国家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与日俱增。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让每个孩子都满怀希望地走进了学堂,迎接更美好的明天。而我,则也是那个幸运的孩子,当我现在漫步在美好的大学校园之中时,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时,享受青春和自由的欢喜时,我都深深感恩祖国母亲带给我的这一切。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不断进步。我在这五千年的风雨沧桑中感叹历史的变迁,祖国的的不易,由此而更加珍惜当下山河稳固、万众归心的大好局面,更加希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祖国做出一丝贡献。

“在一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时代坐标。”十四亿人同一心,且看天下谁能敌。 爱国不需要理由,这是融入骨血的本能。有国才有家,个人命运永远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信仰,“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因为懂得她的苦难,所以更加珍惜她的辉煌。

我是小家中妈妈的孩子,也是大家中祖国母亲的孩子。无论我身处何地,我的心都将紧紧地和我的祖国母亲牵连在一起。无论祖国母亲遇到了怎样的艰难险阻,我都将尽我作为儿女的责任,保卫我的母亲。我爱我的祖国,我为我是一个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代共发展,我与祖国共成长。我爱您,祖国!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之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终身!

http://www.dxsbao.com/art/2394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NE”调研团赴青岛特来电开展二次调研
为体验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了解充电网的建设及运营过程,8月31日,山东大学“NE”调研团部分成员前往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展二次调研活动。上午九时,调研团成员到达特来电。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
高新技术引领企业发展
7月18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发展绘壮美图,新型材料圆复兴梦”青年观察家实践团队成员成功到达柳州进行企业调研,旨在对企业的高新技术知识、企业发展张略、管理核心思想和企业宗旨进行深…
尽微薄之力,助托一片蓝天
尽微薄之力,助托一片蓝天青岛农业大学8月31日讯(通讯员:关虹蕊宁宁)为响应共青团中央开展2019年“七彩假期”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助力脱贫攻坚,聚力乡村振兴―巢湖学院扶贫攻坚成果调研团
为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解地区新形势下农村的扶贫攻坚成果,以实际行动投身于脱贫攻坚战,7月10日至15日,巢湖学院扶贫攻坚成果调研…
连报组特辑——带你走进文案组的每一位
在军训期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负责用他们的文字记录那些让你们感动的、让你们捧腹的、让你们深思的、让你们激昂的每一个瞬间。他们有时会为了五十个字的描述痛苦不已,有时又会滔滔不绝地写下洋洋洒洒的千…
三下乡感悟:传承红色精神我们在行动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走访红色刘集,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为了传承刘集的红色精神来到这片孕育了许多英雄先烈的沃土——广饶县刘集村,进行对于红色精神的寻访和调研。虽然实践过程艰辛劳苦,…
巢湖学院扶贫攻坚成果调研团赴夏阁镇柳南村产业园调研
为了解夏阁镇扶贫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入认识新形势下柳南村扶贫攻坚的成果,巢湖学院赴夏阁镇扶贫攻坚成果调研团于7月11日上午7点在指导老师许莎的带领下前往夏阁镇柳南村产业园进行实地调研活动。柳南村位…
齐聚刘集村,致敬英雄人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走访红色刘集,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广饶县刘集村开展了实践调研活动。刘集诞生了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保存并使用了全国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池院机电赴合肥自动化产业链实践调研
新时代、新未来,我们专注与实干——池院机电赴合肥自动化产业链实践调研合肥7月22日电(通讯员汪行)7月9日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赴合肥自动化产业链社会实践考察团前往合肥市蜀山区永屹智能制造学院学习和调…
助力脱贫攻坚 聚力乡村振兴 巢湖学院扶贫攻坚成果调研团赴夏阁镇五星社区开展调研
习近平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的开展与落实,并进一步认识脱贫攻坚成果,巢湖学院赴夏阁镇扶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