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观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在大一,那时感动得泪流满面。今日再次观影,依旧感动,但更多地是去思考影片中涉及的教育问题。
最初的感受和大家一样,认为教育都需要三心,即爱心、耐心、责任心。现在则认为除了大家公认的三心,教育更需要高专业化水平的教师。教育是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学生的过程。校长坚持执行“行动-反应”的教学理念,学生一犯错就立刻给予惩罚,甚至如蒙丹那样,在没有查明结果之前,校长仅因为蒙丹逃课的时间巧合和以往的表现,就判定是蒙丹偷走了钱,将他送进监狱。这样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也因此影响了蒙丹一生的轨迹。这让我想起曾经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堂上,自闭症孩子成为教师们的大烦恼,他们往往“固执己见,不服从命令”,或躲在某个角落,或四处跑窜,课堂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混乱无序。有些教师因为对自闭症的不了解,专业化水平低,只看到了自闭症孩子们的外显行为,不知他们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他们采取了看似有效的“暴力”手段,将同时有多动症的孩子禁锢在地上,或冲他们吼等等。这些方法或许暂时有效,但却是违背孩子们发展规律的,不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
而马修老师却不一样,面对伤害马桑大叔的顽皮的学生,马修老师的惩罚方式充满爱和包容,他没有把孩子送去校长办公室接受校长残酷的惩罚,却是让学生照顾马桑大叔,在照顾的过程中,孩子看到了马桑大叔的痛苦以及善良,这样的惩罚方式让孩子又重拾了自己内心善良。面对偷了钱的郭邦,马修老师也很生气,但他依旧是先找到学生,耐心地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他听到郭邦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买热气球的梦想时,他释然了,他坚持在不将郭邦的名字说出来的基础上,说出真相,告知校长蒙丹不是偷东西的人。马修老师时刻都懂得“共情”,理解学生,又站在比学生更高的位置去正确引导他们。
当马修老师发现了学生喜欢唱歌,甚至还有几个有唱歌的才能时,他及时地组织了合唱团。在合唱团活动中,马修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嗓音特点给他们安排合适的位置,有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还有充当“乐谱架”的,甚至连不会唱歌的佩皮诺也被他安排到指挥助理,帮忙拿乐普和指挥棒,在这里,马修老师肯定了每一个孩子的价值,每一个孩子都是被尊重的。在发现莫杭治有唱歌的才能之后,马修老师因材施教,根据莫杭治自己的特点给他“开小灶”进行专业化的指导,给予他合适的个别化教育,帮助他上音乐学院,充分挖掘他的潜能。
在这里的孩子,曾经都被认为是偏执、叛逆、顽固的,但他们内心和其他孩子一样,同样渴望着被人理解,渴望着美好。作为老师,马修能够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刻以人(学生)为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他们,平等、自由地和他们相处,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肯定他们的价值,挖掘他们的潜能,以身作则教他们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影片的最后,马修老师离开了,但是,马修老师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他们的爱、平等等重要的品质却永远地留下来了。
http://www.dxsbao.com/art/2273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