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传统教条的预备学院,一群怀揣梦想的学生,一位心怀自由的老师,他们在探寻人生与理想的过程中,逐渐领悟人生的真谛。1959年,在威尔顿预备学院,那里教育模式是固定的,教条单调,束缚思想。然而新教师基丁到来,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他鼓励学生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他崇尚以自由的心灵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些反传统的理念激发了年轻人的内心,引起很大的反响。然而不幸的是,一名叫尼尔的学生因为无尽的束缚最终自杀,使得基丁不得不离开学校。
基丁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魅力的老师,他的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虽然如此,但是我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限于各种现实条件,这种教育方法并不适宜广泛推广。基丁老师教的是英语,是属于语言类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该门语言,还有学会欣赏语言和文字。基丁老师认为:“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他不仅让学生学会怎样读诗,更是要教会孩子们怎样鉴赏,怎样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方向,教学生怎样写诗。从教学内容上说,基丁老师已经跳出课本的基本课堂内容,从英语诗歌本身出发,向学生传授更多关于诗歌与人生哲学方面的道理了。而基丁老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相当新颖。上课之前让学生安静几分钟让他们回过神来,喜欢拿着码尺在课室的过道上走来走去以便更加容易观察学生。喜欢站在讲台上“想提醒我自己,我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从上面看世界完全不同。”给我影响深刻的是在某节课上他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黑板前,用线条和阴影绘制出一份图表,表述莎士比亚的诗是如何胜过拜伦的。他鼓励大家撕掉书本,以显示自己挑战权威跳出权威的决心。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激将法帮助胆小的安德森写下了他的第一首诗。教学生边踢球边读诗,测验的时候播放美女幻灯片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新颖创新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也使得他们有机会去独立思考。对于基丁老师这种培养为独立思考而超越课程超越课本的做法,我个人觉得是十分值得赞赏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有很大的风险。老师无法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同时也是着影响学生三观的重要角色之一。
《麦田守望者里》有句话说“当年轻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光荣的死,当年长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卑贱的活。”光荣也好,卑贱也好,唯一不变的便是理想,梦想,或是幻想。
写到这里,忽然明白《死亡诗社》的真正含义:让不属于自己那部分东西在生命中慢慢的死去,让心灵没有禁锢,纯粹自由,以寻求真正的生,有意义的生。尼尔死了,托德以及其他的孩子们却没有放弃对梦想追求,基丁走了,一段新的生命理想也许正在孕育。有些东西从未停止,也永不停止!
http://www.dxsbao.com/art/2216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