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离异女嘉宾。图片来自微信公号“孟大明白”的视频截图。
当时我想,年龄相差十九岁的刘强东和奶茶妹相恋、结婚收获的是人们的祝福,而将男人和女人掉过个儿,一个女人吸引了比她小十七岁的男孩,为什么她就变成了大逆不道的扫帚星?
据我自身的经验和观察,年轻男孩被年长一些的女性吸引是很常见的社会现象。我各个年龄段的男性朋友中,都有人向我提到过这样的经历;我的女朋友中吸引来年轻许多的男孩的也不鲜见。只是因为社会主流对此现象的低容忍度,且坚持诋毁三十五岁以上女性的包括性魅力在内的个人魅力,所以很多女性不会像某些男人那样,将其当作炫耀的资本到处吹嘘。所以,台上这些人看到23岁男孩被比他大17岁的女性吸引,吓得仿佛天都要塌下来,是可以理解的。
这一现象是在心理学上是有依据的。为她亮灯的23岁男嘉宾。
神话中“母亲—儿子”情人是最初的亲密关系状态。荣格在《移情心理学》中就阐明了亲密关系中的血亲移情,这是人类心灵寻求归属的其中一种表现。其实,无论男女,年轻稚嫩时都会渴望年纪长一些的异性指引,这样,他或她未完成的、与母亲一体化的分离议题会再次浮现。对男孩来说,这还包括性方面的指引,他可以从一个相对成熟、有经验的异性那里去了解另一个性别。如果此人对此有足够的觉察,那么他或她就可能真正实现心理上的断奶。无论男女,都应该被鼓励去做这个功课,以便“长硬了翅膀后飞走”,只有这样,此人才会发展出既和本源保持联结,又是独立个体的成熟人格,才能和另一个异性健康地结合。
仔细观察会发现,我们这个社会在这方面对男女实行双重标准。社会主流自动认为女性不必发展自我,无须开创自己的世界,因此一辈子可以恋母,既不需要长硬翅膀,因此也不需要飞走,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所以社会对老男少女的伴侣类型十分宽容,甚至还暗中推崇,找一个父辈年纪的男人做丈夫,正好可以让女人一生都去做“小女儿”“小女人”,待在一个安全的窝里,没有多少人会担忧这位丈夫到迟暮之年时会成为他年轻妻子的绊脚石。
反过来,社会对男性的标准是另一个层面的苛刻。它早早地让他担负起成年男子的责任,全然不顾他心灵的一部分可能还停留在婴儿化状态。他还是妈妈的男孩,他的成人功课还没有毕业,就被冠以父亲的帽子,去照顾另一个心灵的一部分也停留在婴儿阶段的女性。如果他妈妈本身也有母亲情结和父亲情结,那么他就会被他妈妈紧抓不放。他在生理上渴望一个成年女人,心理上渴望母亲,这样的冲突状态会持续上演。他内在的另一个冲突是一部分渴望与母亲分离,另一部分渴望与母亲永不分离,他的一生就在这场战争中消耗殆尽。他只是一个伪装的成年男人而已。
在他的心理发展进程中,最初的“母亲—儿子”情人的亲密关系就成为一个无意识的行为。公众领域极少谈论老女少男的伴侣类型,实际上,据我自身的经验和观察,这和老男少女的组合一样常见和普遍,只不过它们以更隐秘、更精神化的方式发生着。男嘉宾妈妈展开攻击。
这就使得男孩的成人功课可能比女孩更艰难。女孩的恋母情结是可见的、被放大的,她相对弱势的地位又使得她对自身的遭遇更敏感。一旦这个女孩觉醒,她就可能冲破“母亲”(母系法则)管辖的领域,努力构建自我,比如她会宁愿冒着终身孤独一人的风险,拒绝进入传统的婚姻。她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不断地与“父亲”(父系法则)作斗争,但无论如何,她已经在意识发展的阶段大大往前进了一步。
而男孩,他这个伪装的成年男人,在无意识中仍被“母亲”统御,他处处显得孩子气、不成熟,这个社会却时刻在夸耀他的性别,以他丁点的成就为荣,压抑他脆弱和稚嫩的面向。他到底是大男人还是小男孩?他到底是父亲还是儿子?只要他的“母亲”不退出他心灵的舞台,他永远都只是妈妈的儿子。
而这个不肯对儿子放手的妈妈呢?无疑就是没有冲破“母亲”领域的女孩,她受母亲情结和父亲情结的支配,她没有成为她自己,她无意识地生养、哺育她的儿子,认为他是她的产物和所有物,又将他当成心理上的丈夫和父亲,要求他为她的心灵和人生负责。
这又印证了荣格心理学中的补偿性原理。男权社会在意识层面受父系法则主导,而在无意识深处,统治者却是大母神,并且更多地是大母神的阴暗面:不是滋养而是窒息,不是促进生长而是意图毁灭。看看这档相亲节目中那个23岁小伙的妈妈,就能感觉到这一力量有多大的统治威力。
http://www.dxsbao.com/art/182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