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不仅是一部关于奉献和牺牲的英雄主义主旋律电影,它最核心的表达,是借用一名基督教徒通过自我救赎靠近神性光辉的故事,来印证拥有坚定信仰的力量。这是一个因敬畏上帝而内心澄明之的导演才能拍出的电影。
作为好莱坞最知名的保守主义者、最虔诚的基督教徒,梅尔·吉布森每部电影命题都是关乎基督教伦理对于人世的启迪和教化意义。十二年前,他拍摄了《耶稣受难记》,通过耶稣受难前一天十二小时内的遭遇,他强调了耶稣牺牲自己去警醒人世的意义:“为人类而死,代替他们所犯罪应得的惩罚”从而拯救世人;《血战钢锯岭》里的凡夫俗子亦可用拯救同伴,抵抗邪恶从而完成救赎,回报耶稣的恩典,与之刚好形成互文——信仰和救赎对应牺牲和奉献。
救赎和牺牲又有本质区别,牺牲是被动的,是无奈的,是人生考题的唯一选项,也是命运的必经之路。对应耶稣,是他职责最大的考验,必须由此才能拯救世人;但救赎是主动的,是积极的,是普通人面临考验时所要做的选择,方向由己,自由也由己。但不同的选择代表不同的道德伦理观的思量,“当真理被传讲的时候,你能听到它并识别它吗?”耶稣基督的反问正是普通人一世最大的考验。
因此影片一开始,就层层道出男主角戴斯蒙德·道斯的现实困境,透露出三重矛盾:因战争创伤而消沉嗜酒家暴的父亲与他想要保家卫国、抵抗邪恶的使命感的矛盾;恪守教义,坚持人生原则与不理解自己抱负的袍泽和上级的矛盾;几近地狱的战场里“不杀人,人便杀我”的现实,与自己坚守“不杀人,不施恶”的信仰的冲突。一重比一重更甚,但戴斯蒙德·道斯坚信“凡动刀者必死于刀下”——这句《圣经》中最有名的诫言之一,也是梅尔·吉布森想警告世人的。“人为朋友舍命,人间没有比这更大的爱了”,戴斯蒙德·道斯的战场施救战友甚至敌人,正是梅尔·吉布森所冀望的人类之最珍贵价值体现,从这个主题拓展的维度来说,《血战钢锯岭》远远不止于一部反战电影那么简单。
同样是一个人的修行之路,本片其实也可跟《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对应起来看。李安在那部电影里也是借着林恩对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择,而道出自己与命运的自处之道,但唯独缺少的关键要素,是坚定的信仰。本质上为无神论者的李安,因遍寻信仰不得而犹疑,在其影片里给出的答案有些软弱无力。这也是受东亚文化影响的原因,其后果是为实现目的而不择手段、随意改变原则,虽然入世却痛苦。纵观李安一生在银幕上的反抗都可说是为了抗衡这种价值观——个人应为家庭(集体)而牺牲自我。
梅尔·吉布森则是坚信又笃定,这份气质传递在影片之中,就化作戴斯蒙德·道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英勇。战场越血腥,就能反证信仰有多么坚定,越入世,痛苦反而因为信仰而消解,这就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真正的根基:强调个体的作为,因人人背负原罪,只能积极作为向善,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
除对个体的警醒外,《血战钢锯岭》还延续着梅尔·吉布森的喜好——在关键历史节点,哪怕是一名普通人,也可因坚守信仰而左右历史走向。在《勇敢的心》里,他通过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的一生,强调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关键的是对共同体价值观的坚守,即自由崇尚,警惕世俗权力。而在《启示录》里,他同样通过一个普通印第安人为家庭和部落奋战求生的故事,提炼出玛雅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委婉告诫当前遇到空前困境的西方文明,不要穷兵黩武。“一个帝国的衰落,往往最先从内部开始。”来表明他对美国政府发动伊战的厌恶。
除此之外,电影里还有个梅尔·吉布森藏得很深的价值观表达,即保证宗教信仰的法理基础——当军队或任何组织无视个体的宗教信仰,法律就应用来保护个体,永远优先维护个体的价值。这也足以印证梅尔·吉布森是名真正值得尊敬的保守主义者。
兰波(影评人)
http://www.dxsbao.com/art/176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