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再劝我上学,我就跳楼自杀。”西南山区某贫困率超过90%的村子里,一名长期辍学在家的15岁男孩在面对当地村干部劝学时如此说到。如今在我国一些贫困地区,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厌学症”的土壤仍然在不断滋生于许多贫困家庭之中,在义务教育阶段选择辍学的学生数量似乎不见减少。
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某县,工作队多次去广东等地劝返辍学打工的孩子却被拉黑;广西某县扶贫办动员100余名适龄青年开展职业培训,最终仅去了40余人,其中还有6人中断培训提前回乡……“这些孩子宁愿每天在家打王者荣耀,也不愿意接受培训。”当地扶贫办干部叹息到。
古话说:“寒门出贵子。”而近些年来,我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不断滑落的现象却表明,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年至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2011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是什么导致寒门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少不了对于农村教育资源的探讨。优质的教育资源向上层流动且不断集中,造就了许多重点中学甚至是超级中学,它们大多位于省会城市,享有优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吸纳了周边的优秀学生与优秀教师,被人们称为“距离重点大学最近的门”。而农村孩子们,考入优质中学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更别说是重点大学了。中国高考版的“马太效应”,让不少人在通过改变命运的途径——高考之前,便已经被拒之门外。
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农村教育资源,带来的是差异极大的分流效应,家长的教育观也在其后推波助澜。与城市孩子相比,大多的乡村孩子们在小学初中这一起跑线上便开始落后,进入高中阶段,这种差距被进一步拉大。而在不少人的意识中,考不上好高中,便基本与好大学无缘,但让孩子待在乡镇上上学,其较为落后的教学质量和校风校纪也让家长担心孩子学坏。况且在许多农村贫困家庭的核算下,考上一个普通院校或者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后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相比,还不如让孩子学习一门技术,早日出门谋生,还能避免教育成本被“浪费”。
除此之外,网络在农村的普及,也冲击了原本盛行的“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不少孩子通过智能设备了解到许多网红主播,“不努力也能衣食无忧”的新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植入他们的脑海,新颖有趣的直播、游戏等内容比起粗放乏味的课堂,也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厌学症”的背后,是漫长的学业生涯与贫穷的博弈。知识变现的时间太长,太模糊不定,埋头书本时所能带来的满足感比起飘渺的未来并不能让他们坚持,于是他们选择了辍学,选择打工,选择了眼前的温饱。说到底,过去的我们被过于功利化的读书论调所束缚,也因此在如今这个有了更多选择摆脱贫困的时代,在这个充满了更多诱惑的时代,读书这一最辛苦见效最慢的路也就不再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读书当然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我们理应知道,即使命运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拥有更加有趣、更加丰富的思想和灵魂。或许我们仍然无法冲破阶级,但起码,我们能做一个贫而不穷的人。
http://www.dxsbao.com/art/1569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